"我走了很远的路,吃了很多的苦,才将这份博士学位论文送到你的面前。二十二载求学路,一路风雨泥泞,许多不容易。如梦一场,仿佛昨天一家人才团聚过。"近日,黄国平博士的论文"致谢"部分在微博、豆瓣等社交平台热传。 这篇令人动容的博士论文写于4年前,如今以这种方式再次出现在人们面前。山坳、留守、水田、欠学费,狗追、蛇咬、落水、亲人离世,"人后的苦尚且还能克服,人前的尊严却无比脆弱"。在这种情况下,他"把书念下去,然后走出去"。有网友感叹,"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学习真的是获取尊严、摆脱贫困最便捷、最踏实、最合法的途径"。 来自贫困农村的孩子,大都有这样的经历,但能像黄国平这样读到博士的却凤毛麟角。并非这些孩子不能吃苦,而是农村生活存在太多的不确定性,导致他们最终没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有人说要"感谢贫困",在笔者看来,要感谢的不应该是贫困,而是贫困中伸出的一双双热心的手。正如黄国平所言,"人情冷暖,生离死别,固然让人痛苦与无奈,而贫穷则可能让人失去希望"。在最困难的时候,一句鼓励都弥足珍贵。 60后、70后们虽已毕业多年,不少人还是会每年或隔几年回去看望老师。那时候的绝大多数老师都像父母一样爱学生,学生完不成作业,老师会把其领到自己家里,一起吃饭后辅导其写作业。每年寒暑假,老师都会家访,家庭实在困难的,老师会帮着申请减免学杂费,有的老师甚至帮学生垫付学杂费。学生取得一点成绩,老师、校长会在大会小会上多次表扬。正是这样的帮助和鼓励,让学生们不忘母校、不忘老师。 再看60后、70后们的孩子,物质条件确实好了,但还有多少学生回到母校看望中小学时的老师?这或许是感动之后更值得思考的问题。不是学校和老师不爱学生了,而是一些学生不懂感恩了。 在别人生活困难或精神困顿时,伸出手帮一把,所谓的难关可能就过去了。同时,受助者也会把这种助人为乐的精神扩散出去,给予更多人温暖。正如黄国平文末所说,"最后如果还能做出点让别人生活更美好的事,那这辈子就赚了"。 4月19日,黄国平向网友回信表示谢意,他列举了曾经学习的学校和工作单位,表示"自己受益于多方帮助和众多老师培养,才能走到今天","还有许许多多没办法列举的好心人,在此一并感谢"。救助制度的完善,社会各界的帮助,会让更多人实现自己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