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劳动教育早该回归课堂了


  看着菜地里的蔬菜,浙江农林大学现代农业172班班长朱瑜很是兴奋,"萝卜、菠菜已经很大了,估计再过一两周就可以吃了"。到农作园种菜,是浙江农林大学农学院学生的必修课,也是"农业生产综合实训"的重要组成部分。朱瑜说,农作园的菜地就是课本,农具就是实验器具,同学们平时上课的地点在菜园里,期末考试也是在这里。(11月27日中国青年报)
  作为农学院的学生,倘若不到农作园去躬耕践行,学以致用恐怕就是一句空话。当下,不管是高校还是中小学校,劳动教育似乎都变得可有可无、若有若无。学生劳动机会减少、劳动意识缺乏,出现了一些人不会劳动、轻视劳动,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现象。与此同时,"懒癌""丧文化"反倒成了一种潮流,一夜暴富、不劳而获思想有所蔓延。
  意大利教育家蒙特梭利曾经说过:"不劳动,儿童的活动就会走向衰竭。"美国哈佛大学的学者在进行过一项长达20多年的跟踪研究后发现,爱劳动的孩子与不爱劳动的孩子相比,失业率为1∶15,犯罪率为1∶10。这也正是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青少年劳动教育的原因所在。
  劳动教育最重要的作用,就是让人通过劳动去校验知识、平衡思考与操作实践。不经劳动教育,不仅会让年轻一代好逸恶劳,更会使他们眼高手低。有小学生不会剥虾、望"虾"兴叹,一些中学生甚至大学生不会洗衣服、带数百双袜子上学的消息,无不是这种现状的反映。
  事实上,早在1956年教育部就规定,小学各年级均设一门劳动技能课;1981年,劳动技术课纳入中学课程计划表;2015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小学、初中、高中各阶段都要开设劳动技术课。按照教育部人才培养方案,高校也必须开设相关的劳动实践课程。由此观之,劳动课作为必修课不是没有规定,而是在实际操作中落空了。
  如何让劳动课真正成为必修课?笔者认为,一方面需要教育部门继续出台细则及相应的考核指标,使大中小学不再将劳动课边缘化、形式化,而是真正纳入教育计划,纳入教材和劳动实践;另一方面需要从家庭到学校都改变错误的教育观念,劳动教育也是素质教育,要重视孩子劳动能力的培养。同时,社区、街道等要多给学生创造参加社会劳动的机会,进而营造劳动光荣的氛围。只有多方合力,方能让劳动教育真正回归课堂。
网站目录投稿:冬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