饱受雾霾之苦的今人,不免感叹:"要是在古代该有多好啊!"古代没有现代工业,没有汽车尾气,环境污染没有现在严重,但不能说古代没有雾霾。《诗经》已有关于霾的记载,且"霾"字在甲骨文卜辞中就有出现,说明霾很早就出现在人类的生活中了,并非现在独有。 古代也有雾霾 在古代,霾主要指由于刮风、雨雾和尘土飞扬,造成空气混浊,大面积灰蒙昏暗的现象。《晋书天文志中》对于霾有确切的解释:"天地四方昏蒙若下尘,十日五日已上,或一月,或一时,雨不沾衣而有土,名曰霾。" 可见,霾就是尘土飞扬,天气混浊,持续时间长,视线极差的状况。只是,古代的霾和现在的霾物理含量可能有较大区别,过去的霾,空气中的悬浮物主要是尘土,现在除了尘土,还有大量的工业排放的颗粒状污染物,如硫酸盐、硝酸盐、有机化合物等。 古代的雾霾虽不如现在频繁,但搜罗史料,仍能发现不少关于雾霾的记载,只不过有时候并不使用"霾"或"雾霾"一词,而是当成一种现象描述出来,如《汉书》中的《五行志下》"蒙黄浊"、"蒙,微而赤";《翼奉传》"天气溷浊,日光侵夺"。 也有直接用"霾"字或是"霾"字与其他字组合记载的,比如《明宪宗实录》记载,成化四年(1468年),"自春徂夏,天气寒惨,风霾阴翳,近一二日来,黄雾蔽日,昼夜不见星日。"明成化十七年(1481年)四月,"连日狂风大作,尘霾蔽空"。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正月丁末,京师阴霾蔽日,自辰至午乃散。""三日后阴霾又起,五日不散,致漕运舒缓,京师官仓存米告急。" 清代亦然,康熙六十年(1721年),";今日(会试)出榜,黄雾四塞,霾沙蔽日。"嘉庆十五年(1810年"京师入腊月以后,时有雾起霾升,连宵达旦,宛平、大兴具有上报。""琼岛(今北海)雾锁霾封,难见真容,煤山隐于风霾土雨,宫人隐于殿中,时有探望。"咸丰六年(1856年),"入冬以来,雪少雾多,土雨风霾时临京师,以昌平、宛平为浓重。" 古代诗人在诗句中也偶尔提到雾霾,如李白在《上安州李长史书》:"属早日初眩,晨霾未收。"柳宗元《与杨京兆凭书》:"眊眊然骚扰内生,霾雾填拥惨沮。"足见古代也有非常严重的"霾灾";。 遇上雾霾,敬天畏命 面对严重的霾灾,古人如何治理呢?这有点像请教和尚如何梳头,现今科技发达,能上天入地,对雾霾都没有什么好的治理方法,古人能有什么好办法呢,他们并不能对这些自然灾害进行科学的解释,只能用神秘主义的办法来应对,皇帝下罪己诏算是一种"治理"之法。 原因是,中国有"天人感应"之说,汉代董仲舒加以理论阐述,其中"灾异谴告"之说,将国家政事与灾异完全联系起来:"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将灾异的发生视为帝王治理国家失职所造成的结果,一旦发生灾异,皇帝就有可能下罪己诏,对施政进行反省,以求得上天的原谅。 《汉书》记载:"成帝建始元年(公元前32年)四月辛丑夜,西北有如火光。壬寅晨,大风从西北起,云气赤黄,四塞天下,终日夜下著地者黄土尘也。"从文字看,这是由大风卷起尘土所形成的黄霾天气,情形相当严重,范围很广,朝野震恐,以为上天出灾异来"谴告"当政者。汉成帝看这阵势,也慌了神,缩头回避已不可能,赶紧下罪己诏说:"朕承先帝圣绪,涉道未深,不明事情,是以阴阳错缪,日月无光,赤黄之气,充塞天下。咎在朕躬。"黄霾散去显然不是皇帝罪己所致,但天下百姓都会感戴皇帝的洪恩,这与其说是治霾,不如说是治人心。 第二个治理的办法是推荐贤才,贬黜奸佞和贪腐。这是皇帝罪己的一部分,因为自己失政失德,所以上天用极端天气雾霾来"谴告",帝王检讨自己的种种失职,自然包括任用奸佞小人的用人之误,要认真纠错,就要"亲贤良,远小人",起用贤良方正之人,免掉一些不称职的官员,处罚一些违法犯罪的官员,甚至大赫天下,以响应上天的谴责警告,期望以此诚意打动上天,获得上天的原谅。 《后汉书郎顗传》载,汉顺帝阳嘉二年(133年)正月,"自从入岁,常有蒙气,月不舒光,日不宣曜",就是说,自进入新的一年以来,经常有灰霾,一派天昏地暗,日月不明,世人忧忡,视为异象。名士郎顗就向皇帝举荐黄琼、李固,理由是,"霾雾蔽日","天地混浊"是因为皇帝没有选贤任能,上为之生气,如果"爵贤命士",彰显帝王仁德,天气会转好,阳光明媚,月朗星列,一派安定详和之象。这个方法治霾当然无益,但起用贤良却间接有利于国家治理,有利于民众福祉,也算是因祸得福了。 第三个治理的办法,是要求文臣武将斋戒数日,禁止天下屠宰,并焚香祭天,祈神灵驱赶。这大约是古人将雾霾视为妖孽作恶,横空来世,人力无可抗拒,只"求神打鬼"。 《元史》记载,至元六年(1340年)腊月,元大都发生了一起大风霾,"雾锁大都,多日不见日光,都门隐于风霾间","风霾蔽都城数日,帝恐天神之怒,遣礼部焚香祭天,祈神灵驱风霾而散。"这次风霾来势凶猛,强度委大,持续时间较长,皇帝分明感觉这是国家朝政有不妥之处,让上天生气了,赶紧召集礼部官员,点上高香,对天祭拜,恳求上天息怒。 也有皇帝亲自焚香祭天的,如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正月,发生了一次大雾霾,数日不散,能见度极低,为安全起见,通惠河上的漕运不得不停止,结果粮食运不进来京城,各大粮仓告急,眼看要影响官员的俸禄发放了。乾隆皇帝于是派官员到天坛祭天外,自己则率王公大臣在紫禁城太和殿前焚香祷告,以期感动神灵,战胜雾霾。而民间则依葫芦画瓢,遇到"霾灾"时,到龙王庙去焚香祭拜,求龙王"驱霾祈雨",这固然也不会有效。 第四个治理的办法,就是在生产上作些应对,如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初春,发生风霾,京畿之农人"芸锄时令苗稍疏,预防风霾"。这一看就不是治霾,而是防风,为让庄稼免于被风霾吹倒。 在古代,霾是一种"不可抗拒外力",没有什么好的治霾办法,取法古人显然走不通,但其敬天畏命的精神是值得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