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吐了!" "刚吃了多少?咋又吐了?" 刚到小环家,就听到屋里有声音,凑近一看,原来是小环的宝宝吐了。小环一边收拾,一边给婆婆递过去给宝宝换下来的衣服。看到我进来赶紧问我:"这孩子咋回事啊?吃完奶就吐,这才一个月,是我喂奶的喂多了吗?宝宝吃太饱了吗?" 我上前查看后跟她说,这孩子不是吐奶,是漾奶了。老人说,漾奶是"漾胖",漾奶的孩子长得胖。虽然没啥科学道理,但也不用太担心的,这不是吐奶! 什么是漾奶? 所谓的漾奶,说的是宝宝在吃奶后,嘴边会流出一些奶液,这种情况是漾奶。还有的漾奶是喷射状,直接喷一米多高。这种情况大多发生在出生的前几周,也就是还没满月之前。 大宝刚出生也有漾奶的情况,当时我也吓了一跳,怎么忽然吐了这么多? 医生说,这样不一定是宝宝吃的太饱,还可能是下面的几种原因导致: 1、新生儿胃容量小,胃部呈水平状。吃奶后容易出现食管反流,奶液又回到口腔中; 2、喂奶时太过着急,并没有让宝宝很好的衔接好R晕,造成大量的气体进入体内; 3、奶嘴不合适,偏大或者偏小,宝宝喝入气体导致漾奶; 4、喂奶姿势不正确,宝宝喝下奶后不能及时吞咽下去。 这些问题,都是造成漾奶的原因,有些宝宝漾奶很可怕,喷射状直接喷出来。但并不是吐奶,和日常的护理不当有关。 漾奶与吐奶有哪些区别? 在漾奶和吐奶的问题上,我常常听到身边的妈妈们说一些自己带娃时的表现,对此做出了一些分析: 漾奶:漾奶量通常不大,且宝宝表情不痛苦,是新生儿特有的生理现象; 吐奶:在宝宝吃过半小时后,大口吐奶,有些奶液已经属于半消化状态,粘稠、块状。吐奶时宝宝表情痛苦,可能会张开嘴巴、伸长脖子,大口的吐奶。 宝宝有吐奶的情况,可能是由于消化功能紊乱,或者是消化器官受到刺激(寒凉)后的反应。如果吐奶情况严重且频繁,则需要及时就医。 如何减少漾奶情况的发生? 漾奶后要及时收拾,宝宝吃下的奶少了,也会影响到他的生长发育。对于妈妈来说,也会更加担心和焦虑。那么,如何减少漾奶情况的发生呢? 首先,在喂奶前就更换尿不湿。因为喂奶后再翻动宝宝,是很容易漾奶的。喂奶前半个小时,就先给宝宝更换尿不湿,这样就能减少漾奶情况的发生。 其次,按需喂养。有些妈妈会习惯定点给宝宝喂奶,这样其实是不对的。新生儿喂养中,建议按需喂养。也就是宝宝饿了就喂他,每2~2.5小时,就喂奶一次。 最后,喂奶时注意姿势。喂奶尽量抱着宝宝,一边的手臂向上倾斜,让宝宝身体呈现45度左右的倾斜,这样可以减少漾奶的概率。 喂奶后及时拍嗝,有利于排出空气。拍嗝可以竖抱宝宝,在肩膀上垫上小毛巾,以免拍嗝后吐出的奶,弄脏衣服。如果不习惯竖抱,也可以让宝宝趴在你的大腿上,轻拍他的后上背,也能拍出嗝音。 我更习惯的是竖着拍嗝,边拍嗝边走动,宝宝会看着周围的事物,感觉很新鲜。当然了,这时候最好是护住他的头部,避免后仰。拍嗝后再竖抱几分钟,基本上就不会漾奶了。 枕边育儿寄语: 吐奶或者漾奶,还是要注意区分。随着宝宝的月龄增长,吐奶的情况也会逐渐减少。在喂养上,妈妈们还是要多注意,尽量用科学的方式。如果发现宝宝不仅吐奶,还有发烧、腹泻的情况,就要及时送去医院做检查了。 【本文图片均来源网络,侵立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