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鲁印第安人的"儿子"阿马鲁(1742年~ 1781年) 拉丁美洲民族解放运动的先驱,秘鲁印第安人反对西班牙殖民统治起义的领导人。原名何塞?孔多尔坎基,出生在秘鲁廷塔省苏里马纳村一个印第安人酋长家庭。他 10岁人教会学校读书,在校期间,聪慧好学,博览群书,学会了拉丁文和西班牙文。德拉维加所著《印加列王传》一书使他深受感动,引起了他对印加故国的向往。毕业后回到故乡。26岁继任了父亲管辖 3个村子的酋长职务。 孔多尔坎基继任酋长后,深切同情当地人民的悲惨遭遇,尽量减轻人民负担,因而受到人民的拥护和爱戴。西班牙殖民当局怀疑他有反叛之心,一度撤了他的酋长职务。1770年,他前往利马,向殖民当局陈述印第安人的不幸,为自己的同胞请命,被殖民当局拒绝。回乡后,他正式袭用其先祖、末代印加王图帕克?阿马鲁一世的名字,自称图帕克?阿马鲁(史称图帕克?阿马鲁二世),表明追随祖先,为恢复印第安人的权益而斗争的决心。1777年,他再次去利马向殖民当局递交请愿书,恳请西班牙国王废除米达制(一种徭役),革除政府弊端,遭到殖民当局的严厉斥责。阿马鲁寄希望于殖民当局的幻想破灭了,于是下决心使用暴力手段,发誓推翻西班牙的殖民统治。返回廷塔以后,着手准备起义。 1780年 11月 10日,阿马鲁在通加苏卡村召集群众大会,当场处死廷塔省督阿里亚加,正式宣布起义。他号召印第安人、黑人、混血种人和土生白人团结起来,为消灭"西班牙佬"而并肩战斗,并提出"打倒坏政府"的口号,颁发解放黑奴的法令。库斯科城殖民当局闻讯后,慌忙调集殖民军前往镇压,被起义军在加拉拉镇一举击溃。起义的声威随之大振。为给库斯科城士生白人准备起义的机会,阿马鲁率起义军南下,向秘鲁高原和的的喀喀湖一带挺进。大军穿过拉拉 亚,攻入拉姆湖,直指阿赞加罗。起义军所到之处,成千上万的印第安人挣脱殖民统治的枷锁,积极参加起义军,投入战斗。在很短的时间内,起义军便在秘鲁的 50个省中控制了 24个省,人数发展到 9万。为了加强对起义的领导,阿马鲁建立了 5人内阁,委任了法官和省督吏,并实行新的税收制度,开始履行政府机构的职能。 阿马鲁起义使西班牙殖民当局感到震惊,迅即调动大军,分别从利马和布宜诺斯艾利斯出发,向起义军发动钳形攻势,并高价悬赏收买阿马鲁的首级。1780年 12月底,阿马鲁率领起义军 6万人围攻印加故都库斯科城。后因情况变化,估计难以取胜,遂决定放弃强攻该城的计划,于 1781年 1月10日乘夜暗撤围,向南方实行战略转移。西班牙秘鲁总视察官德阿雷切和巴列元帅获悉,立即统率殖民军跟踪追击。3月 21日,阿马鲁率万余起义军,在殖民军必经的一个狭谷里设下埋伏,准备聚歼这股敌人。由于叛徒告密,这次伏击失利,殖民军不仅逃脱了被围歼的命运,而且摸清了起义军的主力所在。随后,在 4月 6日的切卡库佩战斗中,起义军被强敌打败。阿马鲁被迫突围,然后向南方转移,但在途中又被叛徒出卖而成俘虏。5月 18日,他在受尽酷刑后被西班牙当局判处四马分尸之刑,壮烈牺牲,年仅 39岁。 阿马鲁领导的这次起义虽然只坚持半年多,但它为秘鲁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革命斗争开辟了道路,标志着拉美民族独立战争时代的开始。阿马鲁为拉丁美洲民族解放运动而抛头颅、洒热血的献身精神,他反抗殖民统治的思想,教育和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革命家和拉美人民为自由和正义而斗争。1980年 11月 10日,在纪念他起义 200周年的大会上,秘鲁总统庄严地发布命令,授予图帕克?阿马鲁以"秘鲁解放先驱、贤哲和烈士"的光荣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