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就放在白璧墙角,你不动它不言,只是静静躺着。 灰黄色的书面显得陈旧又有些厚重,看上去硬生生的,像是缺了人气许久未曾翻动。四个泼墨大字—"文化苦旅",生生印在封面上,提名余秋雨所著。书角处被人精精细细的用胶带粘合住开口处,想必同是爱书之人。翻开来看,泛黄的纸张挤满大小相当的黑体字,言论处则略浅一些。全书共有三十七章,后续一篇后记,同别书一样开篇约用二三页笔墨来写自序。 书是借来的,看的很急,以便能早些还回去。信守翻来一张就读,初读"夜雨诗意"。对于名家之作,我断然不敢造次,只得一字一句细读,慢品。分四小节,分别从"夜雨"由来,夜雨旅行,夜雨中的历史轮回来写,最后叙述自己对夜雨的款款情意。度的入了神,竟幻听到了雨声,宛若此时置身雨中,任由雨水和肌肤做最亲密的接触。看那雨花摔在地上碎了模样,那般清丽。 余秋雨先生把夜雨写活了,诗意浓浓— "在夜雨中想象最好是对窗而立,暗淡的灯光照着密密的雨脚,玻璃窗冰冷冰冷,被你呵出的热气呵成一片迷雾。你能看见的东西很少,却似乎又能看得很远。风不大,轻轻一阵立即转换成淅沥的雨声,转换成河中更密的涟漪,转换成路上更稠的泥泞。" 先生写的真好!全篇看来只觉身心舒畅,像是被夜雨洗涤过似得。 这下便来了劲头,以下读了几个章回,填补了整个下午的时光。 由于我本人对海一直情有独钟,读文字时总也有意找寻。前些日子一时兴起做了几句,倒也算不得诗。 一直都想去看海 喜欢咸咸的海风吹乱衣裳, 浪花弯成美丽的弧度打在心房上, 在海的沿岸说出我所有的希望, 帆船会载着梦想带我远航, 再不用不知流落何方,我的希望。 关于海,书中未曾详写,只在《都江堰》中提及—海水是雍容大度的聚会,聚会的太多太深,茫茫一片,让人忘记它是切切实实的水,可掬可捧的水。仅一句便将海水写的淋漓尽致,直直流入心底。 风放肆地挤进窗内,浮动着纸张,给了书本活跃般的灵气,好一席墨香油然而生,只得食指按住,生怕风给抢了去。已近迟暮,黄昏的余晖映红了半个脸颊,岂能辜负这般诗情画意。追随书中的"旅程"走了一遭,身心收益。这里借用林和靖的诗句"暗香浮动月黄昏",并非咏梅,只叹油墨飘香。 纵然全书还未读完,着实按捺不住了,索性提笔,便有了这篇文作。 从《藏书优》中得知,先生是惜书之人,却也为书所忧。一是怕借书,借去的书急用找不着或者送回的书灰头土面。二是自己死去这些书将何去何从?这点忧虑倒也完全不必,对于先生这样的人来说,对书的情意自然比之甚多。我想大多爱书之人都不愿借书,并非吝啬,个中缘由也无需多说。故我也如此,不过碍于面子只得拱手相送,只愿有完璧归赵之日足矣。 仅读书的一半也有所不及,硬生生的书也活跃了些许,兴许是空气挤了进去添了些生气罢。先生的文字美极了,至于美在哪里,我浅薄的学识怎么能道得出? 阅一案清卷,世间喧嚣如潮褪去,只留我一人,看得见最清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