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确立扩大就业的优先原则


  这场金融危机已经并将较长时期对全球劳动力市场产生巨大冲击。欧盟委员会2009年1月的经济预测报告显示,2009年欧盟失业率将从7.0%升至8.7%,欧元区失业率将从7.5%升至9.3%。国际劳工组织总干事胡安·索马维亚2009年6月3日在日内瓦召开的国际劳工大会上发表讲话指出:"从以往的危机中我们知道,相对于经济的全面恢复,就业率要想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通常需要多花4到5年的时间。这就意味着全世界可能要迎来一场持续6到8年之久的就业和社会保障危机。"国际劳工组织预测,2009年全球将有2.39亿人失业,即全球失业率将达到7.4%;并指出失业率的增长态势将持续到2010年底或2011年初。
  现阶段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主要包括经济增长,扩大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就像2009年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所阐述的,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城镇新增就业9D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4.6%以内: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4%左右;国际收支状况继续改善。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以"经济增长"为首要目标,而且其他目标也是以"经济增长"为追求,例如1995年通过施行的《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三条认为:"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1994年颁布1995年实施的《预算法》第一条这样表述:"为了强化预算的分配和监督职能,健全国家对预算的管理,加强国家宏观调控,保障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根据宪法,制定本法。"也没有明确涉及扩大就业。
  上述法律的诞生背景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从1980年至1995年的15年中,中国经济持续高增长,反映在社会就业上,是就业率快速普遍的提高。而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的就业弹性即经济增长对就业增加的带动作用不断下降。根据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的研究报告,在"九五"时期,国内生产总值每增长1个百分点能带动90多万人就业。到了"十五"时期,却仅能带动80多万人就业。2006年和2007年,仅能带动50多万人就业。审时度势,笔者认为当务之急必须确立扩大就业优先原则,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目标。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语序变化,其意义如同从"又快又好发展"到"又好又快发展"的转变。这是因为:
  确立扩大就业优先原则是中国国情的客观需要。我国是个人口大国,人力资源十分丰富。我国的就业人口总量大约是7.7亿人,而美国就业人口总量仅1.5亿,也就是说,我国的就业人口总数是美国的5倍。美国的劳动力增长缓慢,每年仅有30多万人,我国2009年光是大学毕业生就有611万人,江苏一个省的大学毕业生就达到46万人。我国劳动力总量供大于求的状况将长期存在,就业总量矛盾十分突出。今后几年,每年新成长劳动力约1000多万人,失业人员800多万人,国有集体企业下岗职工600多万人,城镇每年需要就业的人数将保持在2400万人以上。按照经济增长率8%和现有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能力计算,每年新增就业岗位数为800万人,加上自然减员腾出的岗位,城镇就业岗位约1100万个,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缺口在1300万人左右。
  确立扩大就业优先原则是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发挥低成本劳动力优势,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在保持国民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带动了大量有效就业的增加。但是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经济的高速发展主要是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忽略了经济增长"三驾马车"之一的消费的作用。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消费在中国经济中的比重一直呈下降趋势,目前的消费率不仅远远落后于美国,甚至和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相比也有相当大的差距。有专家对未来的经济增长进行了预测,其中乐观的场景是经济增长率在2008~2020年期间仍将继续保持9.3%左右的增长率,但有两个不容忽视的负面因素,一是政府管理成本膨胀的趋势,二是最终消费率下降带来的效率损失,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影响会更加严重。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出现另一个场景,即经济增长率将从近期的10%降低到2008~2020年的平均6.7%左右。因此,如果希望扩大内需,仅仅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是不够的,从根本上还需要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只有收入水平提高了,才能扩大消费,使真正的需求被调动起来,从而使促进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进入一个良性循环。没有收入,何来消费?按照奥肯定律,失业率每增加1%,GDP减少2%。
  确立扩大就业优先原则是社会和谐的有力保证。从国际失业警情理论来看,失业警情有五种类型:1、安全,失业率低于4%:2、基本安全,失业率在4%~5%之间:3、有风险,失业率为6%:4、有重大风险,失业率在7%~9%:5、危机,失业率在10%及以上。所以,国际上通常把6%的失业率定为失业警戒线。2002年6月发布的"2001年度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指出,到2001年底,全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6‰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2002年度《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发表的调查失业率,已经到了有重大风险的区间。2008年以来,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加深,快速蔓延,加上我国经济生活中尚未解决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失业人群有增无减,这实在需要引起注意和警惕。数字往往是冷漠无情的,但是每一个失业者对于每一个家庭来说,都是百分之百的残酷现实,是对社会和谐的影响和损害。经济学家茅于轼有篇演讲,题目叫做"吃饱饭有点储蓄,就很快乐"。就业是最好的社会保障,有了工作,才有收入,才可能满足衣食住行的基本需求,社会和谐才有保证。
  确立扩大就业优先原则是科掌发展观的本质体现。当前全国都在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活动,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突出强调的一个重要思想和基本要求。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2009年5月17日报道,经济学家李稻葵发布了中国GDP在年底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的预测。过去四年中,中国GDP先后超过意大利、法国、英国和德国,每一次超越都能引起欢呼,而这一次却没有引起太多关注。如果说以往人们希望从GDP的增长中分享自豪,那么现在人们更愿意从GDP的增长中感受生活质量的提升。GDP增长淡出公众视野的核心范畴,折射出了中国普通民众的需求发生了变化,标志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如何使中国的经济发展超越GDP的视角,更加适应国情,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如果经济增长的同时没有带来扩大就业,那么这样的增长只是"见物不见人"的增长,只是统计公报中的数字而已。
  综上所述,就业率是衡量国家经济状况是否良好的第一位指标,这个指标的含义超过其他的一切指标。确立扩大就业优先原则,不仅仅是应对当前金融危机的权宜之计,而且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选项。
网站目录投稿:曼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