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感受到老炮儿的排外情绪了吗犀利


  这两天朋友圈都被《老炮儿》刷沸了,这通儿感慨,好像自己年轻时也那么牛逼似的。其实呢,你还不是那个经常在校门口被小痞子劫的怂孩子,没钱就挨一大嘴巴,现在把自己角色记混了。
  《老炮儿》点燃的,是北京人股子里的优越感。因为外省青年更勤奋、更拼,混得好,所以一直没机会抒发,这可逮着机会宣泄了。虽然是土生北京人,但还是感到一点不安,就是讨厌这种群情激奋的感觉。老话讲叫:"怂人搂(lōu)不住"。
  从哪体现的,你见过汉语字幕还自带中文翻译的吗?自打解放就推广普通话,这回北京话还得加普通话注解,相当于纯正伦敦口音吧,就不想让苏格兰乡巴佬听懂喽,潜台词是:你们丫懂吗?
  很多北京观众回来都眉飞色舞地描述那些俚语:"我旁边一女的,问她男朋友什么叫‘生’,她男朋友说,就是生猛,喔靠给我逗的,生猛海鲜吃多了吧……"
  片中言之凿凿的强调"北京人的规矩",那谁不讲规矩呢,外来的呗。打电影一开始骑车男女问路不下车不说称谓,这种暗示就在涌动。城管打人这说谁呢,最后的敌对势力还是外省贪官的儿子。所有矛盾都带地方主义色彩,而北京人都被描绘成最局气、最勇敢、最善良的一伙。
  很多常住北京的外省人都跟着燃起来了,但我很想知道这片子在北京的票房和在外地票房的比例是多少,目前没找到数据。
  片子这么叫好,豆瓣评分高达8.7,29号看票房3.3亿,而《恶棍天使》的评分仅3.9,票房5.5亿。出席影片宣传活动时,冯小刚直言: "华谊是个老实孩子,不会搞点映。不像其他电影,在别人的档期里疯狂地点映,这是不规矩的行为,《老炮儿》不搞这套。"又提到规矩。
  还说"有些影片让影院多分账,排片量自然就上去了。而《老炮儿》走的是正经路子,所以会挨欺负"。最后表示:"如果电影票房不高,会对观众很失望"。
  冯小刚是不是老炮儿
  显然不是啊。老炮儿最初指的是老进局子的顽主儿,那时候监狱俗称"炮儿局"。小刚成长于单亲家庭,自小比较怯懦,身子骨又淡薄,他属于跟着大哥混那种。叶京在《与青春有关的日子》中,描绘的那个特能白话、特爱哭的冯裤子,据说就是按冯小刚设定的人物形象。
  冯裤子
  所以六爷这个形象,是小刚从小特羡慕,天天挂在嘴边和别人吹嘘的那种大哥,能打、有面儿,罩得住。小刚这次演绎,相当于《甲方乙方》中的好梦一日游,过一把当大哥的瘾。有些评论说感到一种流氓YY的气氛,是有那么点。
  小刚的怨气
  冯小刚的怨气可不是从《1942》的票房惨败开始的,他很早就有怨气。说一句题外的,《1942》是他近年创作的高峰。
  冯小刚最初是北京电视制作中心的一个美工,画布景的,不是科班,又没人脉,他能挤进影视圈,靠的全是自己的聪明和努力。这种情况下,他当然要想办法结交有用的人帮助他,抓住一切机会。《编辑部的故事》最初剧本被毙了两回,大家都放弃了,只有冯小刚觉得还有戏,拉着王朔一起改剧本,最后得到拍摄机会。
  所以当时的朋友圈里,觉得这人有点急功近利。王朔的发小儿叶京曾经这么描述冯小刚:
  "冯小刚最大的聪明,就是善于借鉴和利用比他还要聪明的人,如果听到别人说了什么段子,他第二天就能用上。冯小刚渴望成功,做梦都想出名,为了成功,什么架子都能放下来,他很会做人。多少次他都在王朔面前痛哭,光在我面前就有好几次。"
  后来冯小刚拍贺岁片有钱了,朋友对他更是羡慕嫉妒恨。北京人懒,也看不惯有人机关算尽后得势,这可以理解。
  除了朋友的挤兑,还有体制的夹持,电影《爸爸》被毙后,冯陷入事业低谷。应该说他股子里有血性,但是在体制面前也甭想炸刺儿。所以后来他就想出一个处事之道,把溜须拍马当成一种游戏,带啊Q精神。这在他的自传《我把青春想给你》中都有描述。
  当时他和刘震云一起,逢人就拍,拍晕一个就算是一场胜利,这也是他在夹缝中求生存的策略。《甲方乙方》中,葛优和刘蓓也干过这种上街夸人的事,算真实写照。
  可以说小刚这些年是夹着尾巴一路怂着走来,现在岁数大了,钱也赚够了,心脏病让他过了鬼门关,老母也去世了,所以近两年他呈现一种混不吝状态,动不动就骂街,他说我不能对得起所有人最后对不起我自己。特别在《老炮儿》里,他真把能用的脏话都使上了,算是把这些年的怨气宣泄出来。
  《老炮儿》算不算好电影
  我觉得算半部好电影,前半部算。后边按说给了10万把儿子赎回来故事就可以结束了。又来什么发现汇款对账单这都太扯了,贪官能把自己把柄放在儿子车库里吗,一看我就出戏了。不知道这是不是为了适应总局主旋律,要不这戏除了亲情和打架就没正能量了。
  还有冰湖打架那场煽得有点过了,一个人前边跑后边一堆人看着,隔岸观火啊,打群架怎么会这阵势。最后那帮人从监狱放出来,怎么还乐了,六爷不是死了吗?追求现实主义就得真实到底,一分神就射不出来了。
  但还是得承认,冯小刚在这部戏里的表演是登峰造极的,那种火候,沙哑嗓音表现出的苍劲儿,整个演艺圈也想不出第二个人了。特别是他和李易峰那段喝酒诉衷肠的戏,感人。
  做一点背景分析。冯小刚在一次采访中提到:他自幼父母离异,跟着妈过,所以在他的记忆中,说出爸爸这两个字都有极大的心理障碍。应该说,他才是那个缺乏父爱的晓波,六爷的道歉是冯小刚替父亲表现出的愧疚,他在剧中给了自己一个交代,那些眼泪,是真的。
  所以这戏他必须演,不知他爸有没有机会看这片子。这段关于亲情的演绎,是可以拿来和《金色池塘》比的。
  行了,跑题了,就那意思吧。不是想黑谁,客观评述,不喜欢那种流氓假仗义式的盲目沸腾。
网站目录投稿:醉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