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浅谈慢教育背景下懂而不会问题的解决之道


  摘 要:"懂而不会"是当前"高速度""快节奏"社会背景下产生的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达到更高层次的困境之一。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如何实现对知识的掌握以及运用,成为各个学校教育工作者探索的重点。"慢教育"便是在这种需求之下出现的一种教学方式,其体现了对教育最本质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解决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懂而不会"的问题。本文以"慢教育"为基础,在贯彻落实本质教育理念的基础上,从教和学的角度入手,减少"懂而不会"问题的发生,提高学生们对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而非仅仅停留在"懂"的层次,真正成为所学知识的"主人"。
  关键词:慢教育 懂而不会 现象 解决
  听课和解题是中学生学习过程中两个非常重要的过程。然而,随着教育的应试化,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反而逐渐退出了评价学习好坏的舞台,成绩成为评判学习质量的唯一标准,这也导致学生的学习往往是浅尝辄止,学习背后的理论和技巧,不如学习几个选择题的快捷技巧和大题的解题套路,在高速、快节奏的社会节奏影响之下,快节奏的教育也成了时代主题。许多学校将三年的数学压成两年,只为多拿出一年的时间复习,抛开教材一味做题、刷题,使用电脑PPT等各种手段求快,导致"懂而不会"不仅仅成了一个"教"的问题,也成了"学"的问题。在出现的各种问题之后,人们开始寻求慢节奏下的"求会"之路。
  一、概述
  1.何为"慢教育"
  "慢教育"是针对当前数学教育发展现状的一种反思,是一种与"快"有着本质区别的教育方式,其更倾向追求知识的本源和质朴存在时的样子,其追求的不仅仅是速度上的放慢节奏,而是对品质的要求,对教育的质量和优质性的追求。"慢教育"符合数学学科知识解读和解题的过程,数学中的概念和理念,是经过无数先辈、无数时间的沉淀和总结而成的,高度概括和抽象,在学习这些概念、定义乃至公式规律的时候,人们所看到的是简单的话语、简练的列写,但是需要教育工作者去做的,是从这些简单阐释出丰富的内涵。并且数学的解题过程也是一个慢过程,虽然实践限定极短,但是在这个阶段当中,学生的大脑需要进行读题、审题、找到关键点、串联解题方案、书写完成等多个步骤,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还涉及将图像、文字、方程式等多种表达方式进行互相转化和运用的步骤,而这些不断重复的步骤,恰巧是不可省略的"慢教育"中的一个方面。
  由此可见,"慢教育"已经是当前时代背景下,教师教授数学知识、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标尺和衡量依据。在不同时代中,"慢教育"自然有着不一样的内涵,当代社会中,慢教育的重点便是: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不盲目求快,不追求一蹴而就,以理解、掌握和练习多加沉淀。于师者而言,慢是一门艺术;于学者而言,慢是一种心境,一种沉淀。
  2.何为"懂而不会"
  "懂而不会"泛指学生在课堂上或者在老师的讲解带领下,对于某些知识点或者题目,觉得已经听懂了、会做了,但是一旦让他们自己解题或者变化一下题目的样式之后,他们便束手无策。"懂"与"会"其实是对知识两个不同层次的掌握,"懂"是跟着老师的脚步时,表示理解,而"会"则是更高层次的要求,其不仅仅表现在懂得老师所传授的内容,更重要的是达到会说(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会认(透过现象看本质)、会做(能举一反三)。"会"是能融会贯通的会,"会"是掌握知识本质的会,"会"是哪怕故布疑阵,也能抽丝剥茧找到掩盖点的会。
  在很大程度上,我们提倡的"会"与"慢教学"之间存在着相似之处,一樣的寻求知识点的本源,一样的重视知识的积累、沉淀,二者最终共同归结为提高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在快节奏时代,用心锻造、打磨。只是,"慢"教学侧重点在教学的方式,而"会"的重点在于结果,即最后显示出来的程度,"慢教学"是"会"的一种方式和途径,"会"也是"慢教学"追求的最终目标之一。因此,在"慢教育"的大背景下,破解"懂而不会"尴尬局面,达到最终目的,也是一种教学的方式和技巧。
  二、"懂而不会"的原因探究
  出现"懂而不会"的局面,并非学生或者教育工作者一方造成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也并非一朝一夕导致如此的局面,这与我国当前的教育政策和趋势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从教育工作者方面来看,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已经有所偏离;其次,当前师范类学校众多,招收规模扩大,以及教育模式所限,无法保证师范类学生进入教育系统后的教学质量和教授能力;再者,教师考核模式,分散了教育工作者的大量精力,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学生之中,部分教育工作者盲目生搬硬套教材,自己尚未有融会贯通的一套思路和方法,教育工作疲于应试,没有关注和检测学生究竟学会了多少。从学生本人而言,应试教育对学生学习的方式、方法、心态等各个方面都会产生影响。如不认真预习、复习、课堂听讲一知半解、人云亦云或者不好意思提出来自己不懂,其实还有一种可能性,就是学生也不知道自己懂到何种程度,这时候就需要通过教师的课后练习和检测来进行学习质量检验,但是偏偏针对性的练习和检测也是应试教育下所不愿涉及的。再者,一样的东西,不一样的人有着不同的理解,这就导致了老师所教授的和学生理解的、接收到的信息之间可能存在误差、不对等,这也是导致无法到达"会"之层次的原因。对学生而言,兴趣和爱好也是十分重要的,感兴趣是他们钻研和学习的动力,之所以表面懂了而不深究,与缺乏兴致也有较大关系。
  因此,无论是教还是学,比较多的因素影响导致最终结果,教师无法阻断这些因素的干扰,只能追求尽量减少"懂而不会"的现象。
  三、"慢教育"背景下"懂而不会"的应对之策
  1.适当调整教学理念,改变教学思维
  在备课过程中,有意识地加入数学思维,让学生养成数学思维,真正做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比如几何题型中常有的例题:将正方体拆开,按一定的形状摆好,每一个面上标好数字,需要选出是或者不是原正方体拆出来的一个?如果是针对考试,绝大多数老师会选择告诉大家怎样怎样的规律,记住规律在考试中去套用。但是要真正培养数学思维,就要引领学生树立空间的概念,在理解这些规律的基础上,知道为什么那两个面会是相对的、为什么是相邻的,并且在多次实验、动手的情况下,熟知规律,而非生搬硬套。endprint
  在课堂中,应当注意观察学生的表情和神色,了解他们接收信息的程度和能力。在课堂后,应当针对性地选择练习题进行巩固练习,既能加强学生练习,也能测出其掌握的层次和程度。无论是课前、课后,教师所要求的,无非"用心"二字,教书育人,应当有自己的信仰。
  2.课堂教育、课后练习
  不可一味求快,应当给予学生思考和思维养成锻炼的实践机会,一种思维、一种习惯、一个知识点的融会贯通,非千锤百炼而不深刻,非反复辗转反侧而不通透。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当前形势下,很能理解多数数学老师选择将技巧规律填鸭式地塞给学生的心情,但是这样的填塞,未必能有想象中的效果。本就是一些高度概括的产物,这些规律和技巧只是学习过程中的工具,而非最终成果,切不可本末倒置。与其一知半解,不如引导他们发现、解出规律,抑或走出他们自己的路。比如:2,4,6,8……100,这一列数字求和。首先,可以引导学生发现数字之间的规律,进行概念教学,得出等差数列的各个概念名称;其次针对求和,当下大多数老师的做法是,判定是等差数列后,直接运用首项加尾项之和再乘以项数除以二,这樣在运用中,便是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在"慢教育"之下,应当引导其发现找出这样的规律,首尾两项与之第二项和倒数第二项之间和的关系,以此推出求和公式,并且适当提出质疑:当项数分别为奇偶时,是否会影响?为什么?在概念教学之后,更应当培养学生解题的思维和说出来的能力,只有能说出所以然,才是真正懂得所以然。
  3.基础教育不可缺
  纵观考生的试卷,发现很多难题反而会,解到最后简单的,反而丢分。这就是只顾冲击难题,忽视基础训练的结果。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高屋建瓴,也是要一步一个脚印、一砖一瓦不断累积、叠加。"慢教育"在量的要求上,也要保证足够的训练量,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学好每一个知识点。
  无论是"快节奏",还是"慢教育",在教育过程中,"懂而不会"都是会存在的问题,只是多或少以及程度的问题。只是"慢教育"更符合大众的知识掌握和接受的规律以及能力,在适当放慢的节奏中,让学生不断锻炼基础能力,不断掌握规律和技能背后的道理,培育数学思维,千锤百炼,日积月累,才能真正达到质的变化。教书育人,所求也不过如此。
  参考文献:
  [1]赵煜政,李春兰,代钦. 数学学习中解决"懂而不会"的教学策略[J]. 教学与管理,2013 (34).
  [2]宁连华,惠群. 数学的"教"与"学"皆不可"纸上谈兵"——谈数学学习中"懂而不会"现象之对策[J]. 江苏教育,2013 (34).
  [3]丁蕾. 纸上得来终觉浅,须知此事要躬行——"懂而不会"现象浅析[J]. 数学教学通讯,2014,(09).
网站目录投稿:飞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