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孙子兵法第十四讲令之以文齐之以武


  兵非益多也,惟无武进,足以并力、料敌、取人而已。夫惟无虑而易敌者,必擒于人。
  "兵非益多也",是孙子的一个重要思想。也就是说,决定战场上的胜负,兵多并不是最重要的因素。我们曾经学习过孙子对十万之师费用的计算,那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数字。过于庞大的军费开支,会拖垮一个诸侯国的综合实力。所以,兵力的适度非常重要。关于决定战争的胜负,我们在《孙子兵法》的开篇,就讲到"经之以五事"。
  历史上一些著名的战例,比如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等等,都是以少胜多。可见,兵力并不是越多越好。那么,如何运用有限的兵力,取得更好的效果呢?孙子说:"惟无武进,足以并力、料敌、取人而已。"首先,不用凭武力冒进。在战前不肯下功夫做功课,只凭一股猛劲儿去打仗,打到哪儿算哪儿,打成什么样算什么样,把战争的胜负交给老天。如果对方有一个精通兵法的统帅,那么,胜负其实不是交给老天,而是交给了对手。所以,首先切忌武进。
  然后,孙子讲了并力、料敌和取人。
  并力,就是集中兵力。如果能准确地预测战地,或者能把对手引到预先设计好的战地,就有可能在局部上占据兵力上的优势,从而通过一点上的突破,改变整个战局。所以,兵力不在多,而在集中优势兵力打击敌方一个点。
  料敌,就是洞察敌情,上面我们已经学习过许多非常具体的洞察敌情的方法。掌握了敌人的基本状况和动向,就可以获得战场上的控制权。获得了控制权,就可以左右战局的方向。
  最后一条是取人。这个取人有不同的解释。有人认为,取人,就是指战胜敌方,消灭和俘虏战场上的对手。还有的人认为,取人是指用人。能够识人用人,把适合的人放在适合的岗位。
  这两种解释都说得通,而且各有所长。第一种说法更符合字义。"取"字的造字就和战争密切相关,"取"字的早期字形和现在我们见到的这个"取"字没有太大的差别。左边是一只耳朵,右边是一只手,会意用手割取对方的耳朵。可以是对方被杀士兵的耳朵,也可以是俘虏的耳朵。用割取耳朵的多少来计算战功,是一种比较容易操作的办法。
  而第二种说法更符合这里的文义。并力、料敌、取人,是三种取胜的保障。
  "惟无武进","并力、料敌、取人",是一种情况;另一种情况则是"惟无虑而易敌"。无虑,就是没有思考;易敌,就是轻视敌人。不善于动用头脑,轻易地进入战地,和敌人交战,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必擒于人"。也就是做了人家的俘虏。擒的本义是俘虏,通常引申为打了败仗。会打仗的擒人,不会打仗的擒于人。
  卒未亲附而罚之,则不服,不服则难用也。卒已亲附而罚不行,则不可用也。故令之以文,齐之以武,是谓必取。令素行以教其民,则民服;令不素行以教其民,则民不服。令素行者,与众相得也。
  这一段讲官兵之间的关系。一支军队是否有战斗力,官兵之间的关系非常重要。所以,孙子在本篇的最后专门论述。
  所谓亲附,就是亲近、依附,亲附与否,其实说的就是士卒与将领之间熟悉的程度。如果将领和士兵之间还不太熟悉,士兵还不太亲近自己的将领,这时候就轻易地惩罚士兵,士兵就很难从内心信服,如果士兵不肯信服自己的将领,队伍就很难带了。
  如果将领和士兵之间已经很熟悉,士兵对自己的将领很亲近,这时候该罚却不肯罚,这支队伍同样也指挥不灵了。
  那么,到底是罚还是不罚呢?孙子教给我们的办法是:"令之以文,齐之以武。"文武不可偏废。文,就是施恩,讲仁义;武,就是严明军纪,讲刑罚。带一支队伍,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找到文和武的平衡点。文过了,队伍就容易散漫;武过了,就会伤害感情。
  现代企业的管理也有类似问题。一方面要建立企业文化,对员工有人文关怀,让员工感觉到团队的温暖,从而带来工作中的动力。一方面要有健全的管理制度,需要承担责任的时候就要承担责任。那么如何找到平衡点呢?关键在这个"令"和"齐"字上,要有符合人情又符合企业运作机制的制度。员工所受到的惩罚,是来自于被大家认可和接受的制度,而不是哪一个人。因为这个制度符合企业和大多数人的利益。
  所以,孙子说:"令素行以教其民,则民服;令不素行以教其民,则民不服。令素行者,与众相得也。"
  素,原义是一向、总是。那么,如何变成一向、总是呢?那就是把它变成纸面的制度,变成每个人都看得见、每个人都习以为常的制度。变成了大家都习惯的制度,大家就愿意遵守;如果虽然有制度,但是今天执行,明天不执行,愿意执行就执行,不愿意执行就不执行,那就没有人信服,队伍也就变成了一盘散沙,没有了凝聚力。只有总是严格按照制度办事,大家才知道该怎么做,把该做的事情变成一种工作习惯,这样就会得到团队成员的支持和拥护。
网站目录投稿:忆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