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学生有生活经验,也有话可说,可一下笔不是流水账就是"兔子尾巴",这让很多老师感到棘手,感到无奈。如何才能写成思路清晰、内容清楚的作文?此时,习作前的习作提纲的编写就显得很重要。老舍先生说:"有了提纲心里就有了底,写起来就顺理成章;先麻烦点,后来可省事。"编写习作提纲可以用课文的写作提纲来给学生作参考,这既整合了本单元的内容,也较好地指导了学生如何编写作文的提纲,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完成习作,从而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关键词:习作提纲;编写 教了二十几年语文,一直觉得作文教学是个老大难,一上习作课,很多学生就唉声叹气,提不起兴趣,感到是在老虎吃天。而我们的老师呢?状态也好不到哪儿去:穷其智慧,使出浑身解数,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又是做PPT创设情境,又是开展实践活动,意在诱发学生创作的情感,丰富学生写作的内容,催生学生表达的欲望。满以为,这样指导出来的习作应该会很满意了吧。遗憾的是,总还是会有学生的习作不尽如人意。最糟糕的是,老师辛辛苦苦讲了一节课,学生辛辛苦苦写了一节课,交上来一看——偏题了,好没有成就感啊!这到底是为什么? "孩子们写文章之前像小时候老师教我们那样,先列个提纲,还会不会骗题呢?"我冒出了这样一个想法。印象中,叶圣陶先生就非常看重提纲的作用,"教学生练习作文,要他们先写提纲,就是要他们想清楚后写,不要随便一想就算了??提纲越详细,也就是想得越清楚,写成整篇越容易"。据我所知,一些著名作家、記者在写文章时都重视编拟写作提纲,有的即使没有写在纸上,但心里却有谱。于是,我打算把"编拟提纲"这种传统的教法在写游记的习作指导课上试试看。 怎样编拟提纲呢?给学生一个示范应该会更有效,先来个"依样画葫芦"。上课伊始,我以课文《颐和园》为例,师生通过讨论、交流得出:在写游记的时候,除了顺序要清楚,还要注意详略得当,不要面面俱到,最后还要注意字里行间融入自己的情感,做一些简单的议论或抒情。 在指导学生总结了《颐和园》的写作方法后,我指导学生拟出了以下的提纲: 中心:主要通过描绘北京颐和园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颐和园的赞美之情,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民族自豪感。 第①自然段:总述颐和园的美丽,与结尾相呼应,衔接自然。 第②~⑤自然段:立足于不同的观察点,分别描写了长廊、万寿山(佛香阁、排云殿)、昆明湖(长堤、湖心岛)及十七孔桥)的美丽景色。 第⑥自然段:表达了对颐和园的赞美。 运用的写法:作者按游览顺序(又叫移步换景法),采用了"总-分-总"的方法,通过"进了、绕过、来到、走完、登上、下来"这些游览过程的词语,把各个景点串联在一起,结构清晰,给读者一种完整的美感。 指导学生编写完提纲后,我让学生各抒己见,先说说自己游览过的地方,然后问学生:想想看,你游览了那么多地方,你准备写哪个地方呢你准备按怎样的顺序来写?你的重点是什么?你想表达什么样的中心?想想看,等会我们来交流。在学生静心思考几分钟后,我指名几个说说自己准备写的地方。学生说完后,我说道:"请大家拿出笔来,给自己的游记先列个简要的提纲。在编拟提纲的时候,要想清楚:写作顺序是什么?重点写什么?想要表达自己的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开始吧。" 十来分钟后,很多学生的提纲都列好了,其中一个学生是这样列的: 中心:主要通过描绘张家界的美丽景色,表达对张家界的赞美之情,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张家界的喜爱之情。 第①自然段:总述张家界的美丽。 第②~⑤自然段:立足不同的观察点,分别描写金鞭溪、黄龙洞以及电影《阿凡达拍摄地的美丽景色。 第⑥自然段:表达对张家界的赞美,首尾呼应。 运用的写法:按移步换景法,采用"总-分-总"的方法,通过"来到、进了、沿着、走完、乘坐、下来"这些游览过程的词语,把各个景点串联在一起。 最后,我对学生说:"提纲写好了,相当于房子的框架已经打好了,恭喜你们!现在,就请你按照提纲写成习作,相信今天你们的游记会写得很精彩!" ?? 学生的习作交上来后,我迫不及待地想看看列题纲的效果怎样,便一口气看完了所有的文章。大部分学生既写出了自己游览过的景点,又做到了思路清晰,较好地达到了本次习作的要求,部分同学还能在一节课的时间里完成400字而且内容清楚达到要求的作文。虽然还是有孩子因为平时的积累不够而写得很短,但是没发现一个偏题的,这让我欣喜万分。从此,每一篇习作我都让学生先拟提纲,学生的习作能力已经逐见成效。 编拟作文提纲的过程,看起来似乎有些复杂,也比较费时,以至于"列提纲"这种写作传统也被慢慢"淡化"甚至完全"淡出",已经是中、小学写作教学中难得一见的"风景"了。其实,磨刀不误砍柴工。编拟提纲可以使思路畅达,结构层次安排清晰,写起文章来就会胸有成竹,一气呵成,行文思路也会清楚得多,可以避免出现层次混乱、主次不分甚至杂乱无章的现象,作文的质量自然就会高人一等。正如老舍所说:"先麻烦点,后来可省事。" 参考文献 [1] 李祥.如何引导学生编写作文提纲.云南教育,2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