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身份很复杂,产品经理?创业者?创业服务者? 借着前几天在杭州云咖啡和创业者们交流的机会,从产品经理的视角,想了一下自己创业、做创业服务几个月以来,经常看到或自己犯过的错,其实,在公司里做产品也大同小异。 暂时有6点,没有体系,只有体会。 ▌1、"我们就差个程序员了" 当然,我们说的创业是有创新的创业,而不是开个店做生意。创新成功,必须要克服两个风险——市场风险(真的有用户需求),技术风险(能做得出来)。不同类型的产品,主要风险是不同的,如果你要做一个治疗高血压的特效药,那么风险主要在技术,但我们更常碰到创业者,做的产品,一个App、一个网站,更大的风险显然是市场。 但创业者常常认为自己的想法没问题,就差一个程序员来做了,于是,大家创造了太多的没人需要的产品,最后不了了之。其实,比程序员更缺的,是产品经理,没找到真的用户需求,务必,不要开始,不要开始,不要开始。 ▌2、"别急,我们要憋个大招" 有的创业者,前期确实做了很多功课,然后觉得想清楚了,就开始憋大招,封闭开发三个月,一举成名天下知。这个过程很像"发射火箭",各种准备都做好,按下发射键,就做不了什么了,等着结果。但,创业之所以难,就是因为在过程中,会不断碰到新的问题,获得新的信息,如《精益创业》所说,更像是"开汽车",你不知道前面那个路口,会碰到红灯还是绿灯,你不知道什么时候旁边有不太守规矩的车又要强行超车,你不知道接下来的一段会不会很堵…… ▌3、"我觉得用户一定喜欢" 有一种冷叫"我妈觉得我冷",有一种用户喜欢叫"我觉得用户会喜欢"。做产品过程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去不停的接触用户,每当你觉得自己的产品已经不错了,拿去给用户看的时候,都会发现用户很困惑,就是不理解你要表达什么,就是找不到某个功能,就是给你一副困惑脸——我为啥要用这个玩意儿。 所以,还有一句话——如果你觉得敢拿着产品去见用户了,那肯定已经晚了。 ▌4、"给我盯着XXX,先抄后超" 盯着抄,不管是盯一个还是盯多个,都很难超,最多跟在后面。这背后是个竞品分析的思路问题,不能仅仅盯着别人的产品功能研究,而是要思考同类产品到底是解决什么用户需求的,有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案,还有什么新的产品形态没有出现。 打败新浪微博的肯定不是腾讯微博,而是微信;打败C2C平台的可能是B2C平台,所以淘宝自己做了个天猫;对出租车司机这个用户群体,打败汽车电台的不是另一个电台,而是打车软件。 ▌5、"不怕,我们有资源" 这句话经常出自一些传统行业想转互联网+的创业者,没错,就是大热的"互联网++"催生的土豪们,有钱、有关系、有各种行业资源。 资源很重要,因为人类社会经历了上千年的短缺经济,供给驱动的模式是常态,只要能把产品做出来,不愁卖不掉。但最近几十年,互联网行业越来越偏向丰饶经济,我们要一个导购App、一个拍照App、一个天气App……选择都太多了,需求驱动变成了常态。 这样的时代,创业者必须有强烈的用户意识,认识到懂用户、了解需求才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 ▌6、"找到风口,找对赛道…" 这点肯定备受争议,首先,投资人就会把我喷死,因为投资人和创业者的目标、逻辑,本来就是不同的嘛。 我认为,每一次创业,都是过往经历的一次变现,我认可的创业者,他做的事情是可以看到一条轨迹的,初心绝对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一种使命感,比如陈琪从"琳琅国货"到"卷豆网"到"蘑菇街"。既然都创业了,这么折腾,干嘛还为了别人,从为了公司的老板打工,变成为了投资人打工,没意思。创业就应该做一件,自己非做不可,而且就算失败也心甘情愿的事情,这才是原动力。 如果发现正好在风口,那是祖坟冒青烟。 所以,小结一下,我想说的,就是"产品经理能力,对于创业者很重要",于是推荐一下"好产品": To 创业者:做产品,碰到困难,需要帮助,就上"好产品"。 To 产品经理:每个产品经理都是潜伏在公司里的创业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