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怎么预防胃癌这种人离胃癌最近


  1、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
  这是种主要分布在胃粘膜组织中的细菌。
  据《第五次幽门螺杆菌诊治共识》发布会的信息,中国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约50%,感染人数有7.68亿。
  虽然看起来依旧很多,但这已是细菌得到控制后的数据。
  它像个诡异的狼牙棒,有很多条尾巴提供动力,加上特殊的螺旋结构,能很快地穿透微黏膜表面的黏液,跑到适宜生存的地方去。
  生活中很多不经意的细节,都在为这种细菌创造"毁胃"的机会。
  宁波一个16岁的男孩,一天和家人吃完火锅后,突然呕吐腹泻不止,而且带血。家人急忙把他送到医院。医生检查后发现,男孩感染了幽门螺杆菌,而且胃溃疡已经很严重。
  男孩的爸爸想起两年前单位体检时,自己的报告显示有幽门螺杆菌,但因为没有不舒服就没在意。医生随即也给男孩的妈妈、奶奶做了测试,结果都被查出已感染。
  宁波市某医院主任医师任辉在接受采访时说,中国"共餐制"的就餐习惯,大大增加了患幽门螺杆菌的患病概率。
  "成年人感染,主要与喜欢在餐馆吃饭有关。而家里一旦有人感染,家属往往也会受传染。"
  这种主要通过唾液传播的细菌,是首个被世界卫生组织确认可对人类致癌的原核生物。
  不过感染了它,不代表就和胃癌划上等号。
  幽门螺杆菌一定会引起慢性活动胃炎,但除了少部分人会消化不良、溃疡、患恶性肿瘤,70%的患者都没有症状。除了炎症,它在其他与胃癌相关的病症中,也会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即便不是感染了它就会得癌症,可感染人群发展出胃癌的可能性,仍然是未感染人群的4-6倍。
  2、喜吃高盐、烟熏、油炸、烧烤类食物,常吃剩菜剩饭
  从全球范围来看,胃癌在东亚地区尤其高发。
  2012年,每百万人中因胃癌死亡的人数,颜色越深,人数越多。图中紫色圆圈位置是中国。 / 世界卫生组织
  这一区域的中国、韩国、日本,在饮食习惯上都有相同的特点:中国人喜欢吃腊肉、香肠等熏制食品,韩国、日本喜欢吃泡菜、腌制海鲜、虾酱,这些食物的盐分含量都极高。
  过量摄入的食盐,直接损伤胃表面黏膜,引起胃粘膜细胞改变,导致胃酸分泌异常。
  而且在发酵和消化过程中,高盐食品会产生强致癌物——亚硝酸胺。它们影响人体内的基因表达,破坏DNA信息,从而诱发癌症。
  经亚硝酸盐处理过的肉类在油煎、烧烤、烟熏时,还会产生大量的亚硝基吡咯烷——一种更强大的致癌物。
  除此之外,高盐分还可以协同幽门螺旋杆菌,促进胃癌的发生。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为了在满足人体需要的基础上,不增加胃癌发作风险,人每天摄入盐分不应超过5g——刚刚盛满一个啤酒瓶盖的量。
  3、抽烟喝酒——中年男性居多
  人人都知道吸烟有害健康,酒精也不是好朋友,可还是烟酒不能离手。
  浙江50岁的王先生平时身体都很硬朗,因出现吞咽不适、身体消瘦的症状去就医,结果被查出同时患上了食管癌和胃癌,连医生都很震惊。
  他从十几岁开始一天抽一包,到病发已有40年烟龄;黄酒白酒按斤两地喝,也有30多年。
  抽烟百害无一利已是共识。烟中含有的尼古丁、亚硝胺等致癌物质,除了会引起胃癌,还可能诱发肺癌、膀胱癌、口腔癌等多种癌症。
  人总能为酒精总能找到其他开脱理由。市面上还有不少保健酒、药酒,几十种中草药都在一瓶里,让人觉得喝了就能"防百病"。
  有人可能觉得这些都是极端个例,量过大才导致后果严重,"少喝有益"还是合理。
  但有意大利学者在研究喝酒与患肿瘤等疾病的关系30年后发现,即便是每天只摄入25g酒精,也会增加各种疾病的风险。
  虽然酒精本身不致癌,它在体内代谢成的乙醛却有极强的细胞毒性。在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中,与酒精饮料摄入有关的乙醛属于一类致癌物。
  很多中国人一喝酒就"上头",满脸通红,是由于基因缺陷而无法代谢的表现。
  东亚地区的人,乙醛脱氢酶基因多为突变型,因而酶在代谢方面功能低下,无法一步步地将乙醇-乙醛-乙酸的代谢过程完成,所以在体内积累的乙醛,就成了致癌的凶手。
  中年男性工作、生活压力大,男性中吸烟、饮酒的比例也较女性大,这也是男性更易罹患胃癌的原因。根据临床大规模的分析,男性患胃癌风险通常是女性的2-3倍,且在35岁之后,胃癌的发生率快速增高。
  2012年全国胃癌不同年龄段发病率,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年以后,胃癌发病率快速提高。/ 《中国胃癌流行病学研究》
网站目录投稿:安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