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学分制背景下高职高等数学课后学习模式的几点思考


  摘 要:本文以学分制为背景,从优化教材、改进考核评价、课赛融合和构建第二课堂四个方面阐述了笔者学院的高等数学课后学习模式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学分制 高职高等数学 课后学习
  课 题:本文系校级教改课题为,基于网络学习平台下高职学生课后学习模式的探究与实践(主持人:吴鹏;编号:XJG201707015)研究成果。
  随着高职院校的发展,现有学年制教学管理模式的弊端越发明显,学制改革势在必行。
  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是以学分为计量单位, 衡量学生学业完成状况的一种灵活的教学管理制度。学分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因材施教和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为高等数学课后学习模式的开展提供了契机。
  笔者学院的学分制实行弹性学制,基本学制(修业年限)为3年,修业年限最长为6年,最短为2.5年,学力水平高,提前完成学业、修满毕业所需学分的学生,可以提前毕业;在基本学分中,选修课学分占总学分的20%,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和兴趣爱好选择一定的选修课。另外,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更大的发展平台,设置了非课程学分,学生可以通过参加国家和省市各种专业技能竞赛、校内外举办的各种文体活动,以及申请校内外各种专利,根据获奖等级获得一定的非课程学分,非课程学分可以置换选修课程学分。
  一、优化教材,提高教材的有效供给,便于学生课后自主学习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依据,一本好的教材必须具有较好的编写体例,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下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申请免修,因此,开发适合学生自学的教材尤为重要。
  目前,笔者学院所有专业的高等数学统一使用一本教材,虽然在授课内容上每个专业有所不同,但针对性较差,也不利于学生的课后学习。应根据不同专业对数学知识的要求,在相关知识后面加入专业课相关知识应用,便于学生课后学习。在每一个章节前加入本章的思维导图,便于学生自学和厘清知识结构;每一节前加入数学知识在专业课中应用的小视频,以便学生课前预习,提高学生学习的动力。思维导图和小视频均以二维码的形式出现,学生可以通过扫码直接进入学习。
  二、改进评价考核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下采用学分绩点衡量学生的学习质量,学分绩点以学生课程成绩为依据,平均学分绩点等于总学分绩点除以课程门数。课程成绩与学分绩点的折算方法为:百分制得分60~69,绩点数记为1.5,每增加10分绩点数增加1.60以下绩点数为0,补考合格绩点数为1。
  对于上学期平均学分绩点达到"4",并通过自学确实已经掌握有关课程内容的学生,可以在开课前一学期提出免修申请。学分制管理模式下这种免修的形式,对于学生的课后学习是一种促进。为了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课程成绩的核算必须慎重。
  在高等数学课程成绩核算中,笔者学院采用最终成绩=期末成绩×60%+平时成绩×40%。注重过程性评价,平时成绩的计算一部分是学生的上课表现、作业完成量、上课出勤等,还有很大一部分是通过超星网上学习平台对学生课后学习情况综合评价所得的分数。
  为了便于学生课后自主学习,笔者学院将课前预习题目、讲解视频、课后习题以及数学文化等相关知识上传到超星学习平台。学生下载APP用自己的学号便可以登录进行签到、完成相关知识学习,平台自动记录学生学习的时间段以及所做题目的正确率等;同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自学情况,进行留言以及和其他在线学生互动等。教师登入后台,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测,把此项结果记入学生的平时成绩,作为检验学生学习质量的依据。
  学分制改革是学生个性化的需要,学生不但可以选择部分上课内容,而且可以选择学习方式。在信息化发展迅速的时代,网上学习平台的使用是必不可少的,笔者学院课后学习模式也正是以网络学习平台为依托的一种探索。
  三、课赛融合,以赛促课
  在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中为了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加了非课程学分,即学生参加技能大赛、各种竞赛及文体活动,可以根据获得奖项置换选修课学分。
  与高等数学相关的两个竞赛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和山东省大学生数学竞赛。从以往看,笔者学院学生参加这两个竞赛的积极性很高,而且确实有一些学生有巨大的学习潜力。因此,要以学分制这个改革的良好背景为依托,继续发挥这两个竞赛的作用,同时为了适应学分制改革和使更多的学生从中受益,应把竞赛融入课堂,以竞赛带动教学的发展。
  山东省大学生数学竞赛的竞赛内容是对平时所学知识的提高,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穿插数学竞赛的内容,同时,把数学竞赛的一些题目放在超星学习平台供学生课后学习,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对学生进行考核。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不仅考查学生的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平时的授课过程中把数学建模中的一些小问题作为课题的引入,另一方面,把生活中的一些实际例子,比如公交线路的设计、公选课的安排等作为学生课后讨论的任务。这样,一方面让学生理解数学建模的作用,另一方面,启发学生思考,锻炼学生分析问题,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
  四、充分利用数学建模爱好者协会,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
  数学建模爱好者协会是由笔者学院数学教师精心选拔优秀学生组成的科研型社团,目的是通过定期组织各种讨论活动,努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为广大数学建模爱好者提供一个交流平台,通过少数带动多数的学习行为调动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学习科学知识、投身科学实践的积极性,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学习氛围。
  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的目的是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而数学建模爱好者协会本着这一原则,开展了诸多丰富多彩的活动,如每月出版一期数学建模爱好者学报,学报内容包括数学建模优秀论文、趣味数学小知识,还设置了智慧园地,每期设置一个趣味竞赛题目,激发学生的探索意识。数学建模爱好者协会还自发组织了数学学习兴趣小组、专升本学习小组等学习型组织,定期开展讨论,这一形式为学生提供了更大的学习空间。由于数學建模爱好者协会的学生都是来自不同系的优秀学生,教师可以通过他们了解学生的学习诉求,进一步改进教学,实现教学相长。
  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给学生提供了一定的自由选择空间,也为学生课后的自主学习提供了更大可能,但课后自主学习的形式、网络学习平台以及对课后学习的评价有待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傅伟.基于学分制的高等数学教学改革途径研究[J].机械职业教育,2012(12).
  [2]何嘉.学分制条件下高职教育第二课堂培养体系的构建[J].西部素质教育,2016(6).
网站目录投稿:灵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