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文章是阐述逻辑、讲明观点重要,还是抒发情绪、陈述感受重要?很多人读了本书之后都认为是前者,但我在读了本书之后反而觉得后者是绝不能被忽视的。一篇无法清楚表达自身观影感受的影评,它对于观点的论述也一定是不深刻的。 先说说电影一词的内涵与外延。狭义的讲,电影是在一定的时间之内对于声音、图像的有选择的记录,又或者通过特效、剪辑等技术,对于音画的重新整合。广义的讲,一部电影是对一群人关于某一个或几个主题的思考与表达的特殊形式。它承载的不只是导演或编剧的个人意志,还是一个所有电影制作参与人员的意识与潜意识的集合。这些人包括但不仅限于拍摄、后期、化妆、投资公司、电影观众,甚至包括现场送盒饭、扫垃圾的。当然,这里的影响有大有小,但对于一个专业的影评人来说,这些都应该是关注或事先排除的因素。 《如何写影评》一书,不是一本关于电影或影评的深刻的著作,但却是一本对于初学者来说极佳的入门书籍。一方面,它阐述了影评写作的基本逻辑,如建立立意、设定主题、收集论据、合理表达、开始与收结等。另一方面,本书也为初学者科普了电影的基础内容。从电影术语到影片分类等部分的论述,帮助观影者理清一部电影的头绪,也解决了其在面对满脑袋的观影感受时无从下笔的问题。 然而,一些人对于理性的过分强调,会让一个渴望写出理性与智慧俱佳的影评的评论者,很容易陷入对于自身观影情绪的恐惧之中。甚至更多的人认为,人的理性和感性是不能共存的。这其实是把一个完整的人简单地二元划分了。 一个完整的人,从来都是理性与感性的集合体。就像我们愿意在电影与影评这个板块中不断深入,不正是因为良好的观影感受和阅读感受吗?人的思维与认知具有指向性与选择性,而这些特性都会受人的情绪的影响。在一部电影中,我们之所以会忽略电影的配乐与服饰,而专注于对于演员演技的研究,不是因为前者不好,而往往是因为后者激起了我们更深层次的观影感受。这些感受把我们的意识指向并集中于电影里面的演技的部分,从而激发了评论者深入研究的兴趣。 从电影制作的角度来讲,编剧之所以愿意写出这样的题材,并且导演愿意拍,投资方愿意投,无不是因为电影的某个部分戳中了他们,让他们觉得这个事情非常重要。注意,这个"重要",就是感受。理性与感性从来都是互为因果的。它不是简单的"蛋生鸡"、"鸡生蛋"的问题,而是在相互影响、相互补充、相互深入的进程中,不断演化的一个过程。因为有了感受,才有了为此付出的理性而深入的研究。同时,这样的研究也让我们的感受变得更为深刻。所以,一篇好的影评不仅能关注到电影制作者们讲了什么,更能关注到他们没讲什么,也就是冰山下面的内容。 从观影的角度来讲,观众对于内心感受的觉察,是引导他们走向真正读懂电影的第一步。这个"懂"甚至可能是制作者都没有意识到的自己已经表达出来的内容。在人的"刺激——应对"模型中,情绪的反馈往往是先于认知反馈产生的,而且也往往是最真实的想法,很多经过二次加工的思维认知却往往离真实更加遥远。很多人看完电影之后,又去读别人的影评,就否定自己,甚至觉得自己理解错了或是没有看明白,这样的做法大可不必。电影是一个集体的产物,是无数人表达的行为集合。就像读小说会出现"一千个人的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看电影也是。所以大可不必为了追求政治正确,而忽视自身内心的真实感受。这甚至会妨碍你的理性思考。 《如何写影评》中认为,理性的思考与表达往往能改变之前的一些观点。这个改变,我认为用词是不准确的,改为深化更恰当一些。最初的观点是不能论对错的。因为它来自于观影者固有认知与电影表达内容的碰撞,也就是由观影感受形成的观点。这个观点是我们第一时间从电影中感知到的信息,极端点讲,也可以叫由直觉形成的信息。一个好的影评人,是能够从这个第一手信息出发,去深入挖掘它背后的因素的。比如,我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感受?电影中的哪一句对话或独白激惹到了我?电影实际的目的真的是为了激起我这样的感受吗?有没有别的线索也很重要?通过类似的不断深入的思考,我们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又从理性回归感性,循环往复。最终使得不管是感受还是观点都更加深刻。 最后,作为一个普通观影者,未入门的心理咨询师,有些人可能会注意到我在下意识地去关注和研究电影中关于心理的部分,这个观点是很对的,也是我无法避免的。但就像文章在前面讨论的"写好影评是理性重要还是感性重要"一样,不管我们的关注点在哪里,都不能忽视甚至是无视其它客观现实的存在。因为,正视现实才是走向真理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