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在水语音译为"解(吃)荐(正月)",就是汉族的春节。三都水族自治县九阡地区有几个村寨,还有周覃地区、阳安地区的某些水族居民,既不过"端",也不过"卯",而是跟汉族一起过春节。其中历史最久的要数阳安的谢姓居民。据传,这部分水族原是唐应州刺史谢元深的后裔,至今这些人不仅在节庆方面与一般水族不同,在丧葬与语言方面也有自己的特色,他们可能是三都县境内早期水族居民中的一个单一的氏族群体。九阡地区的一些寨子受汉族文化的影响较早,清代中叶,就有法国传教士在这儿盖了教堂,并开办教会学校,因此这些居民不仅在节庆方面仿效汉族,丧葬习俗也不同于其他地区的水族。这是水汉两族人民长期共同生活、文化交融的结果。清朝以后,随着大批汉人的迁入,水族聚居地区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变化。在节日习俗方面,汉族的春节已逐渐引入水族聚居地区。清朝初年,由于"改土归流",水族聚居地区全部纳入中央王朝的直接统治之下,汉文化对水族的冲击尤其明显。清中叶以后,汉族的春节已成为除端节和卯节之外水族的另一个较大的年节,有的地方甚至把汉族的春节当成最大的年节来过。比如三都县塘州乡板良村的吴姓水族和九阡镇的部分潘姓水族就只以春节为自己的年节,而不像其他地方的水族过本民族的年节。荔波县的部分水族原来以卯节为年节,后来在汉文化的影响下,改以春节为年节。至于既过端节又过春节或者既过卯节又过春节的水族村寨则更是十分常见。在水族聚居地区,春节的影响力在不断扩大,逐渐取代水族传统的节日已成必然趋势。新中国成立后,过春节在水族聚居地区越来越普遍,其原因除汉文化影响加强外,与水族人民政治地位的提高,大批水族干部得到培养也有很大的关系。参加工作的水族干部往往文化知识水平要高于一般的水族群众,他们的工作、学习、生活的方式与当地汉族干部完全一样,春节以及"三八"妇女节、"五一"劳动节、"六一"儿童节等节日他们都是最先认可并乐于接受的。春节期间,他们回到农村老家,总是会备上一些年货,准备一桌丰盛的酒菜,跟汉族一样度过春节。春节期间,人们除了燃放鞭炮、祭祖(祭祖不再忌荤)外,大年初一还要拜石神菩萨。节日期间,人们也串门拜访。 水族自秦汉时期定居在现今分布地以后,由于历史和自然的原因,与外界接触交往较少,一直处于相对封闭状态。据史料记载,直到唐、宋时期,水族的社会经济发展仍然十分落后,其地"宜五谷,为畲田,岁一易之。众处山,巢居,汲流以饮,无赋税,刻木为契"。"虽有舍田,收谷甚少。但以药箭射生取鸟兽,尽则徙他处,无羊马桑拓。"元、明时期,由于水族地区土司制度的建立,中央王朝对水族地区统治的加强,水族地区与汉族的接触交往日渐频繁,水族地区社会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特别是在明代,中央王朝利用南征的汉族军士就地安置,屯田戍边并担任土司的做法,对发展水族地区社会经济有着积极的意义。大批汉人的迁入,水族地区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变化。在节日习俗方面,汉族的春节已逐渐引入水族地区。清朝初年,由于"改土归流",水族地区全部纳人中央王朝的直接统治之下,汉文化对水族的冲击尤其明显。清中叶以后,汉族的春节已成为除端节和卯节之外水族的另一个较大的年节,有的地方甚至把汉族的春节当成自己最大的年节来过。比如三都县塘州乡的板良村不少当地的吴姓水族和九降镇的部分潘姓水族就只以春节为自己的年节,而不像其他地方的水族过本民族的年节。如前所说,荔波县的部分水族原来以卯节为年节,后来在汉文化的影响下,改以春节为年节而放弃了本民族的传统节日。至于既过端节又过汉族春节或者既过卯节又过春节的水族村寨则更是十分常见。 在水族地区,汉族春节的范围在不断扩大,汉族的春节逐渐取代水族传统的节日已成必然趋势。因为与有数千年悠久历史的汉文化相比,水族的文化明显处于劣势。而优胜劣汰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新中国成立后,汉族春节的范围在水族地区越来越扩大,其原因除汉文化影响加强外,与水族人民政治地位的提高,大批水族干部得到培养也有很大的关系。特别是1957年三都水族自治县成立以来,水族人民的政治地位得到显著提高,大批德才兼备的水族干部得到提拔重用,水族人民充分享受到当家作主人的权利。参加工作的水族干部往往文化知识要高于一般的水族群众,他们的工作、学习、生活的方式与当地汉族干部完全一样,汉族的春节以及现代社会的节日如三八、五一、六一等节日他们都是最先认可并乐于接受的。春节期间,他们回到农村老家,总是会备上一些年货,准备一桌丰盛的酒菜,跟汉族一样度过春节。这些水族干部自觉或不自觉地成为了传播汉族春节的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