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世界经济迈入21世纪,传统的以低成本优势为基础的规模经济模式日渐退出世界经济舞台的主导位置,知识取代资源(自然资源)、资本及低成本人力等实体经济要素在以往人类经济发展史上曾有过的领先位置,跃升为企业及组织的战略核心竞争要素,主力推动了世界及各国范围内宏观区域与产业经济发展,及微观层面的企业及组织发展模式向知识与创新价值为核心的知识化创新型可持续新经济模式的快速演变。来自各方针对知识的认识与知识价值挖掘及升级方法路径探寻的不断思考,对于整个知识管理相关发展领域的各方参与主体提出了进一步的探索需求:什么是知识?什么是知识管理?知识管理究竟可以为企业组织及个人带来怎样的价值与发展驱动?影响知识管理的关键因素是什么?知识管理的目标及原则是如何的?推动知识管理顺利高效实施的组织架构、流程、活动及相关文化制度应该是怎样的?组织应该构建怎样的知识管理概念及过程模型?…诸如这样的思考与疑问出现在知识管理探索与实践的过程初期是普遍而不胜枚举的。在国际知识管理业界与学界在研究及实践中已不断地摸索及推出众多版本基于不同的侧重角度的知识管理标准化提议与范本,以此来实现更科学有效地指导区域与组织未来的知识管理领域持续创新性研究、实践与发展。但对于中国知识管理发展而言,企业、政府及各类研究机构的相关探索及实践尚处于初期阶段,但其发展又基于我国经济发展正从成本规模化经济向知识创新可持续经济转型的关键拐点背景下,未来知识管理发展与推进对于国家及各行业企业组织及政府发展都将具有关键而令人瞩目的推动作用,其前景非常可观。在此种背景下出台的国家知识管理框架标准以及后续出台的经持续完善更新的新版本知识管理国标,将担当未来中国知识管理研究及实践的更科学高效开展与相关发展目标达成的掌舵者及护航员,具有非常重要的持续的推动实践及科学规范性指导意义。 一、 国家知识管理框架标准制定的意义-----我们可以通过标准化获得什么? 1、 共同语言、共有理解----界定了知识管理的基本概念及术语,使相关业界主体能以更具兼容性与可交换性的同一种语言与思路来思考与交互,更快更好地达成共同理解:可以推动知识管理相关主体集合在一起,在进行知识管理相关交互时能用"一个大脑"、操"一种语言",从而更加易于达成科学客观而又统一广泛的共识,使得知识管理相关活动与主体交互在更透明规范的环境下更高效而畅通地进行,并进一步推促与保障目标策略达成; 2、 合力发展、竞争有序----厘清界定了知识管理的不同利益受众对象,以帮助业界各利益主体基于各自的立足点更有针对性地对知识管理发展发挥应有的推动作用,形成有机的发展合力,并进而更有效达成自我发展的利益反馈:知识管理发展推动离不开整个研究领域及实践范围内各利益相关成员与组织的共同思考及努力。有目标性有规划性的价值合力将大大优于单个受众对象的单方面发力价值。对于不同的利益体而言,在这场永无止境的知识管理推动征程中所处于的立足点与发力点有所不同,标准的相关厘清与规范将有助于推动处于各方利益体的组织成员在未来的知识管理相关探索实践中更有目标及章法地进行整合发力与利益获取,并进而共同推进知识管理在我国的快速高效的科学发展。本次知识管理国标框架中对于相关利益主体的界定分为三大部分: 1) 买方市场:通过实施知识管理提高竞争力的组织。如对于知识与知识管理有明确需求的企业、组织及个人; 2) 卖方市场:为组织知识管理提出服务的机构。如知识管理相关管理咨询机构、软件系统供应商、培训教育等服务提供方及相关人员; 3) 第三方:评价组织知识管理的机构。如审核员、行政执法机构,认证(注册)机构及相关人员等。 3、 高起点化、品质安全-----明确了知识管理标准化的组件范围、要素内容及发展模型,以更有效地指导与推进企业及组织知识管理以更高标准高起点地进行相关落地实施与行为实践,并从而获得高品质与安全性的目标成果:"标准化"规范认定了知识管理相关的实施流程及活动、知识管理目标与原则、知识管理模型、规范性引用文件及知识资源、知识管理支持要素。标准的普及与执行可以使未来业界各行为主体的理论研究与管理实践行为与活动能更加目标聚焦、策略完备、方法可依地更高标准高起点推进与实施,从而带来更高水平的产品与服务提供的质量和安全性。并进而为未来更强调细节化人性化的面向未来前瞻性客户需求的专业及个人解决方案的提出者们提供更广泛而个性化的创造平台与空间。 4、 机制优化、落地有道-----通过现有标准的颁布及后续持续的知识管理最佳实践的标准化融入,更有利于企业与组织内部知识管理最佳实践的提炼推进机制与专家机制的信任与优化,从而更高性能地指导推进企业与组织新一轮知识管理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二、 国家知识管理框架标准制定思路及内容概述 1、 国家知识管理标准制定的框架思路:知识管理国家标准制定的重要性一方面来自于众多在实践中来自各方的标准化提议及认识的提出。国家标准的提出及制定主要沿袭着三个不同水平层面的标准认定过程来分步骤提出及完善:第一层面是知识管理概念层面的标准化描述;第二层面是知识管理要素及组件的详述标准化;第三层面是针对支撑与推动知识管理开展的外延非知识管理要素的标准化。 2、 知识管理框架标准内容结构:本次正式颁布的标准还只是知识管理的第一个标准——"知识管理 框架"部分,主要定义了知识管理的基本概念和框架模型,以形成对于知识管理统一的认识,力图为我国的组织开展知识管理实践提供指南,该标准具体包括: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知识管理目标和原则、知识管理模型、知识资源、知识流程和活动、知识管理的支持要素,从整体上界定了知识管理的框架,也给组织推动知识管理提供了一个可参考的宏观思路。 3、 知识管理框架标准中知识管理相关模型解读: 1)概念模型: 知识管理是企业组织行为主体针对内外部战略核心资源---知识资源客体,展开一系列的有关知识资源获取及价值挖掘应用的行为及活动(知识鉴别、创造、获取、存储、共享、使用),以有效推进组织内知识资源的积累、创新与增值,并进而推进企业与组织整体战略发展目标的可持续达成。影响这个过程的关键组件要素主要有三方面内容:KMS等系统为代表的技术设施角度的投入;完善的知识管理组织架构及相关岗位职能配备,以及相适应的有助于知识学习共享行为模式形成的规章制度制订出台;注重与倡导知识共享与学习创新的组织文化活动开展与氛围营造。对于任何一个希望在未来实现成功与可持续的知识管理目标的组织与企业而言,这三方面的要素内容缺一不可,要强调针对自身发展阶段与需求的三要素协调化发展。 2)过程模型: 该过程模型的提出对于各个层面的对于知识管理发展价值有明确需求的企业及组织利益相关方进行知识管理实践的指导价值将是非常突出可见的。对于知识管理需求提出的相关方而言,可针对自身的发展现状及战略目标需求制定相应的知识管理战略目标与蓝图,在此基础上引用相应的知识管理方法论与一系列管理及IT相关的工具方法,科学全面进行相应的分阶段策略路径规划与行为活动设计,并进行相应的科学而有针对性的项目落地与分步骤实施。在实施运行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成果与行为绩效的科学规范评价,并以评价结果为基础针对下一步改进目标进行相应的改进策略与路线设计,最终以提供经一系列管理行为过程后所获取的符合需求标准的知识资源与资本作为该阶段暂时的过程行为目标达成标志。此知识管理组织行为过程以持续推进的螺旋式运转模式运行,对于组织知识管理的改善与发展发挥着持续保障与促进推动作用。 三、 知识管理国标制定与完善之路上后续的一些思考: 1、 标准化与企业与组织管理及知识管理实践的相关性和融合性是否足够?结构化、程序化、规范化的标准化过程如何与知识管理所特有的知识与人为代表的柔性化价值与要素集成为主(强调组织中人与事物、软实力与硬实力的有机融合与和谐统一)的综合体结构特征相适应与融合,它的出台是否能最大限度地整合于组织与企业的管理运营及知识管理开展实践中,并具有如同所期待一般的推动性与保障力?标准化实践与探索之路就此问题的现实解答对于企业及组织知识管理行为正确畅通实施与目标高效达成具有相当关键的影响,这方面的探索有望在后续的实践中找寻更优的成果路线; 2、 针对在企业及组织知识管理实践中的可执行性对标准化范围及度的把握要求方面的探索,标准化如何更融合地与本土化实施接轨,以及相关的重要影响要素(积极或消极因素)体系的持续发现与识别,对于未来标准化普及的推动与知识管理发展推进都将具有重要的道路扫清意义。 3、 标准化对组织创造力影响的安全距离识别的探索。针对于组织内与灵活性及创造力相关的创新行为与人文思想的影响,标准化执行可以做到的最大安全范围及程度是多少,才不至于对其产生负面冲击影响,从而制约到组织及个人的自主创新思路及行为开展,这也值得业界及学界相关参与者与实践者们持续探索、发现与思考。 4、 基于众多行业企业知识管理最佳实践案例基础上的知识管理开展与推进最佳实践标准化的整理与策划也应纳入标准化内容完善的议事日程,以更好地为组织与企业实践者提供相应的实践指南; 5、 对于实践中的组织知识管理工作评估开展的影响力与辅助性而言,知识管理标准化可以在多大程度上起到更积极的决定与指导意义,相关主体是否应该进一步思考,针对不同的行业企业对象,知识管理工作评估标准与方法的制定与完善应该如何进一步细分化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