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6月,校园里都带着点眼泪的味道。6月夏日分手天,因为7月,曾经的恋人将从这片"失乐园"各奔东西。 大学恋爱"自古"是不被看好的。 对多数跨进大学校门的人来说,从这一天起,他们就解放了。在未来的四年里,他们只需要考虑如何让期末成绩安全上垒,以及怎样挥霍富余的青春激情。 过去禁止早恋的校规和如今大把大把的空闲时间让"恋爱欲"最终喷发,在大学里谈一场甚至多场恋爱便理所当然被安排进大学生活的前期日程。 什么也不管什么也不顾的恋爱如纯净水一般带来甘冽感受,只是纯净水似乎不宜终生享用。 从入校开始,至毕业结束。大学里来去匆匆的爱情或被动或主动地被踩了刹车。毕业了,是否只能说分手? 爱情来得太早? 八人恋爱四对掰 小艾今年毕业,问她最近和男友怎样,小艾回答"掰了"。 小艾和男友同级同系不同班,两人从大一下开始谈恋爱,三年半之间基本没出什么问题,其间小艾父母因为觉得两人不合适,劝女儿不要太早"把事定下来",小艾没表态,也没有放弃男友的意思。 小艾的男友是福州人,毕业后他可以回福州也可以留在厦门就职。为了决定是否留下,小艾男友提出让双方家长确定两人的关系,并要求先订婚。小艾认为见家长和订婚都为时尚早,毕业后两人进入社会,生活中将有许多变数。从恋爱到实质性婚姻考虑,小艾没把握。 男友得知小艾的态度,认为小艾并未对自己投入全部感情,带着负气之意回了福州,连回校进行论文答辩都没与小艾见面。而小艾的父母也有些意外,不曾想他们没坚决反对,倒是女儿自己放弃了。 "我们这种情况太普遍了,我们宿舍四个人都交了男友,现在全体分手,一对也没留下。" 小艾说两人分手当然会觉得难过,但恋爱是恋爱,结婚是结婚,为了爱情傻乎乎结没把握的婚,这样的"傻女人"已经很少了。 旁观: "80后"对感情有他们自己的诠释方法,他们的爱情进入史无前例的冲动模式,爱上一个人可能只需要一点点时间和瞬息的眼神,但在爱情与婚姻的中界线上,他们又能回归史无前例的理智状态。他们不是不爱,只是不愿意在自己的未来上轻易下注。 世界观仍在成长中 观念不同矛盾渐生 爱情与世界观并非无关。 小艾同宿舍的另一个女孩子小F的分手理由就是"世界观不同"。这应该算是一个"庞大"却十分充分的理由了吧? 小F与男友的关系一直比较稳定,他们这对本来被小艾和其他两位舍友一致看好。但从理论上说,实习期正是高校恋人的考察期,而小F和男友没能跨过这一关。 和其他毕业生一样,小F和男友都把实习期的工作当成了一次实战,为了积累职场经验,给老板留下好印象,争取就业机会,小F和男友在实习期间都全情投入,两人分别在两个城市里,联络电话从两天一次慢慢减少到一周一次。但催动两人分手的并不是疏于联系这个原因。在通话中小F发现男友的话题渐渐改变,他在对财富的认知,对工作意义的认知,以及对理想的认知都与小F的拉开了距离。小F承认社会与学校有着完全不同的环境和价值观,但"慢慢长大是年轻人的权利,为什么要急着褪变呢?"男友则认为不尽快认清自我定位,调整自我融入社会,就可能被社会淘汰。这种差异使两人的交流开始频繁出现磨擦,最终矛盾升级了。"世界观不同决定其他观念都会不同,那么我们还谈什么共同语言?还怎么相处?"实习结束后,小F决定与男友分手。 旁观: 小F和男友就像两块膨胀率不同的金属,放入社会这个大烤箱,本来体积对等的两块金属渐渐在体积上不同了。氛围纯粹的校园环境让男生女生的交流简单直接,而复杂的社会则对人性进行真正的锤炼。这也是造成高校生毕业分手的一大"杀手"。 80后分手不痛苦 轻松再见零负担 像小艾这样的还不是算是"快刀斩乱麻"型。小艾对门宿舍的辣女小Q有另一种爱情态度。 大约两周前的一个中午,小艾看见小Q抱着一只大纸箱费劲地用单脚勾宿舍门,看样子是要出去。小艾上前帮忙,问小Q是不是想把东西拿去"跳蚤"掉,可时间不对呀。小Q的箱子里有一堆发夹、玩偶、干燥花、贺卡,甚至还有两双鞋和一只彩色大口碗,小Q的回答是"我要拿去扔掉"。 小Q也跟男友分手了,只是这是计划中的分手,在与男友的交往中,小Q不只一次地提醒男友两人毕业时就分手但分手前要真正地对对方好。 据说小Q的男友一直认为小Q的"分手说"只是暂时的想法,两人相处久了有感情的话就不会分手了。所以当小Q正式宣布两人分手时,男友大受打击。 分手对小Q没造成影响,那些小Q在两人交往时接收到的各种礼物被当作垃圾清理了出去。 旁观: 对小Q来说,分手不需要理由。因此"分手"这一行为只是中断了两人的交往形式,而对情感没有损害,可谓是零负担分手了。 我们不得不说小Q这样的女孩子不曾爱过,她也不曾考虑爱上她的人的感受,是什么造就了这样的冷酷?或许当她真正无理由地爱上某个人的时候,这种错误才可能有被改正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