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电视剧《陪你一起长大》和《小舍得》热度飙升,成为热门话题。这两部剧聚焦紧张的升学问题,真切反映了当下优质教育资源争夺的激烈程度,也引发了什么才是"好教育"的思考。 当下,教育的"剧场效应"愈演愈烈,大有势不可当之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重磅文件和政策,涉及作业、睡眠、手机、读物和体质等方方面面,但家长不买帐,学校难落地。从社会层面看,随着经济和文化水平的快速提升,人们对教育的期待和追求越来越高,优质教育资源始终供不应求,在大多数一二线城市,教育竞争已成为最残酷的社会竞争,这种竞争甚至已蔓延至小县城。 不准对学校排名,不得宣传高考状元,严禁对外公布中高考成绩……教育主管部门三令五申,但再"硬核"也挡不住"虎爸""狠妈"的角逐。事实证明,仅靠教育自身刀刃向内的治理和变革难以扭转局面。 高考招生制度、人才培养体制、社会用人机制不改革,动摇不了教育焦虑的根基。前不久,《光明日报》刊载了一篇探讨"教育和阶层的关系"的文章,引发对"上清北真的可以改变一生吗"的热烈讨论。在某知识分享社区,这个话题浏览量近千万。理想的教育生态应该是:上清北可以改变一生,上其它学校也可以改变命运。 教育评价标准决定人才培养模式,这也是改革的关键。从教育和人才的角度来审视,在一定时期和范围内,分数这个依据确实能彰显社会公平、教育公平乃至更多层面的公平。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必然要改革、拓展、丰富"分数"的内涵,并建立超越"分数"的质量评价和人才标准体系。 去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今年3月,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标志着教育评价改革迈出了重要一步。从"评价指标"的要素和细则看,新的评价体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导向,把学生成长放在评价改革的正中央。 随着产业升级换代的加速,新行业层出不穷,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元,以分数为单一标准的选拔模式已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另外,当经济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人们不仅关注好的职业和工作,更在乎好的精神和生态,教育方式必然会走向多元化、个性化。总之,好教育不只是竞走在高考独木桥上的"虎爸""狼妈""鸡娃"样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