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目前最小博士张炘炀在接受采访时的一番言论使得他站在了舆论的风口浪尖,我们不禁反思:神童在智商高度发展的同时,心理是否也随之发展,神童的的背后失去了什么? 现实社会环境的逼迫、望子成龙的虚荣心以及蕴藏在儿童教育背后的巨大利润,让各色人等还是在为"神童教育"推波助澜。在老幼参与的这趟人生长跑中,成年人可以笑得最好,但孩子却未必笑到最后。 11岁云南新生许恒瑞,通过自主选拔考试,被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录取,成为该校十年来最年轻新生。9月9日报到当天,多家媒体拥入校园"围观",先是质疑孩子入学是否合乎程序,找不出问题后转而集中在"神童"自身的本事,热闹了好一阵子。 中国人热爱"神童",古已有之。《三国志》记载曹冲6岁称象;《全唐诗》收入骆宾王7岁所作《咏鹅》;《宋史》记录司马光7岁砸缸救人。这些古代的"神童",现在还出现在小学课本中,激励着今天的孩子奋发向上。 我们身边的"神童"也很多。1978年,中国科技大学成立了第一个少年班,20名最小11岁、最大16岁的少年开始攻读理论物理等学科。在当时百废待兴、呼吁"科学的春天"的时代背景下,他们获得了高度的赞誉,成为那一时期的标志性人物。到了21世纪,"少年班"已不"解渴","早教班"才是关键;"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已经过时,"没有天才也要培养出天才"才是"正途"。于是,有了800余名"小神童"在幼儿园里接受中科院一年级班测评的盛况,有了各大医院儿童智商检查排长队的奇观,有了重点中学门口凭智商检查结果报考"超常班"的景象。 然而,"神童"是否都很神奇?不尽然。东汉孔融,10岁与士大夫论老子、孔子,长大后当官主政,却弄得民不聊生,最后抛妻弃子独自逃跑,应验了"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南朝江淹,少年成名文采风流,几年后文章就写得干巴巴,落得个"江郎才尽";唐朝方仲永,5岁无师自通能作诗,20岁却"泯然众人矣",徒留"伤仲永"。就连风靡一时的中科大少年班,培养出的"中国第一天才少年"宁铂,最后也在2002年出家为僧。 "神童"最终成为成功人士的几率有多高?英国米德尔克斯大学36年间跟踪调查210名"神童",结果仅3%的人最终功成名就。与之相呼应的是一个极端个案。哈佛大学一名心理学教授,在自己的儿子塞达斯身上进行"培养试验",孩子一出生就教他认识英文字母,用各类教科书取代玩具。"早教"在塞达斯6个月时就见效,他能读出26个英文字母,此后2岁看懂中学课本,4岁发表4篇文章,6岁完成解剖学论文,12岁被哈佛大学录取。正当人们对这孩子艳羡不已时,塞达斯却表现出了一些反常的举动,比如,在不该笑的时候傻笑。最终,"早教"使他的神经系统失常,14岁住进精神病院。 在这个极端案例之后,哈佛大学没有再招收过"低龄神童"。尽管按照规定,任何申请人都不会因年龄受到所申请学校的歧视,但世界名校无一不对"神童"的录取慎之又慎。即便如此,还是不乏悲剧:牛津大学一位"女神童"毕业后缺乏谋生能力,沦为妓女;耶鲁大学一位"硕士神童"在家追杀母亲,被控谋杀未遂。 此时再想想爱因斯坦说的一句话,实在是振聋发聩:"我确实相信,在我们的教育中,往往是为着实用和实际的目的,过分强调单纯智育的态度,已经直接导致对伦理教育的损害。"爱因斯坦说的伦理教育,可以培养健康的体魄、健全的人格、正常的情商、快乐的心性、齐备的生活技巧,做一个健康的人,这些样样都不可或缺。以现代成年人的智商,这些道理都是明了的。但现实社会环境的逼迫、望子成龙的虚荣心以及蕴藏在儿童教育背后的巨大利润,让各色人等还是在为"神童教育"推波助澜。在老幼参与的这趟人生长跑中,成年人可以笑得最好,但孩子却未必笑到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