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假设有一家出租雨伞的店,在晴天借伞、雨天收伞,那么大家认为他距离破产还有几天?很多人觉得这就是分分钟的事,但是事实上是这样的雨伞店生意兴旺,哪怕倒台也可以很轻易地东山再起。当然世界上没有这样的雨伞店,但是有这样模式的银行。 晴天借伞、雨天收伞的银行家 (1)、晴天借伞 很多人知道,存钱在银行一般是有利息的,当然也不一定,比如说日本存钱就快成了负利率的事情。那么银行又不是慈善家,为什么要帮助别人财富增值呢?因为他要帮助一些人或商业巨头融资。 在经济上升的时候,好像卖啥都挣钱,就像有些说什么卖煎饼都能月入3万的事时有耳闻,但这终究只是小概率的事件。不然满街都是卖早点的了,不过这也映射出经济好卖啥都挣钱。 卖煎饼都能月入3万 既然卖啥都挣钱,那么企业就会有扩大规模的需求,在供不应求的情况下,增加供给是常规思路。但是普通的企业主也好,个人也好,这个时候想扩大生产,比如说把自家的店面由一间变成两间,那得需要大量的资金。要是等攒钱再启动,那么黄花菜都凉了。经济学家曾说,如果攒钱来修铁路,那么铁路永远修不起来。 铁路需要贷款修建 所以在企业想扩张的时候,银行家们就慷慨地出现了,将钱借给企业家扩张自己的规模。这个是一个"钱变物"的过程,只要一个企业借到了钱扩张了,那么随之而来,他的上游都会接受到他的订单,从而上游的企业也出现一个"扩张"的需求,所以经济的繁荣是一个阶段的。所以在经济是晴天的时候,银行家们就开始纷纷出借雨伞。 (2)、雨天收伞 但是一旦市场饱和或者出现了新的变动,比如说消费者突然没钱了,或者说同行竞争者的恶意倾销,都有可能到东西卖不出去,但是欠的帐却不能不还。在这样的情况下,想将物变成钱就十分困难。 在这样的情况下,欠债随着利息增长越来越多,而东西卖不出去,工人工资依旧要照发,这样的企业肯定濒临破产。在这样的情况下,银行家肯定是进行釜底抽薪,毕竟如果钱不能收回来就形成坏账。所以在企业遇到危机的时候,银行家是逼得最凶的。在日剧《半泽直树》中,主人公的父亲就是遇到经营困难,被银行家逼得走投无路,最终自杀。 如果一家企业经营困难,那对于整个企业来说是灭顶之灾,对整个环境可能还好。但是如果是一个关系到整个产业链的企业的话,只要他出现了经济困难,如果银行家们还是继续釜底抽薪,那么垮掉的是一整个产业链,所以有些企业是大到不能倒。比如在12年前的08年金融危机中,美国三大巨头向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三家汽车厂商都遭遇了危机,但是因为他们太大了,影响整个美国的生态,所以他们不能破产,美国国会向他们提供一百多亿亿美元联邦贷款,不然三大汽车厂商就要面对倒闭。 通用汽车 所以说,商品到货币是一次非常危险的跳跃,如果跳跃失败,摔坏的除了商品,还有那些企业主和他们的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