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周身约有52个单穴,309个双穴、48个经外奇穴,共409个穴位。祖国医学的经络学说把肚脐命名为"神阙穴",认为有"温通经络,调和气血"的功效,肚脐是个防病治病的场所,也被称为"生命之蒂"。常用灸治效果很好。 脐灸 人的丹田气海在脐下。令人仰卧,露出小腹,以拳头往下压,如毫无反射之力,说明元气已虚。轻则消化不良,面黄肌瘦;重则精力衰颓,睡眠不佳。如若下元虚冷,腰酸腿沉,或两足麻木,或冬天怕冷,两脚如冰,可采用药灸脐法。 骨坏死经络练功大法 ▲▲▲ 01:练功准备 运动时间以晨起过深夜就寝前为适宜。盘腿端坐于床上(不能盘腿者,端坐舒适体位即可),着宽松衣物,平心静坐,心无杂物。静坐三五分钟。 02:按摩肾俞穴法 中医认为:肾中藏着先天的精气,您是否有腰酸腿沉,下肢无力的表现呢?那么让我带您一起来按摩肾俞穴吧! 方法:先搓热掌心,肾俞穴位于第二腰椎两旁各1.5寸(两横指),前对肚脐。垂足坐于床边,闭气,舌抵上颚,提缩肛门,用手摩腰,正当肾俞穴处,上下按摩,让肾俞的位置发热,阴阳双补。反复轻搓120次,以多为妙。 注意:尽量不要去敲击肾俞穴。按摩肾俞可补肾,肾主骨生髓,故对股骨头坏死的康复起促进作用。 03:推足三阴、足三阳经 足三阳经"从头走足"在下肢的外侧,足三阴经"从足走胸"在下肢的内侧。 1足阳明胃经:股骨头坏死的患者因髋部疼痛常出现下肢肌肉萎缩,中医说"治痿独取阳明",所以疏通足阳明胃经可以预防并治疗肌肉萎缩,有利于股骨头的康复。(推此经必须用手紧按大腿皮肉,方能起到作用。) 足太阴脾经:(将两手移至内踝上际,由内踝向大腿直推至腿根。)股骨头坏死与"肝脾肾"关系密切,脾主肌肉,脾主运化,股骨头坏死患者多痰湿,疏通脾经可运化痰湿,使股骨头周边肌肉有力,治疗下肢无力的症状。 2足太阳膀胱经:膀胱经与肾经相表里,膀胱经是人体最长、经过穴位最多的经络,是人体最大的排毒祛湿通道,疏通膀胱经有利于肾经的通畅,气血的调和,是人体内水湿通路畅通,有利于股骨头所在关节腔积水的排出,使股骨头坏死尽快修复。 足少阴肾经:肾主骨生髓,肾主水液,肾藏精,肾主生长发育,股骨头坏死从根本上是肾阴肾阳不足,疏通肾经就能促进骨髓的生成,是股骨头坏死修复的关键所在。 3足少阳胆经:足少阳胆经在下肢循行于大腿外侧,股骨头坏死的病人常合并膝外侧疼痛,疏通胆经可以缓解髋病膝痛的症状! 足厥阴肝经:肝主筋,筋骨相连,现代医学发现肌肉收缩带动骨骼运动,所以有"筋柔则骨健"的理论,股骨头坏死常合并髋关节活动受限,很多时候是肌肉黏连所致,所以疏通肝经可以有利于髋部功能的恢复。 注:以上动作手掌手指要紧贴大腿的皮肉,动作反复32次。 04:按压足三里 两手拇指按压足三里穴,其他四指平方,拇指用力按压32次。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前外侧,距离髌骨下4横指,在胫骨旁取穴。足三里是胃经的主要穴位,叫做合穴。 足三里补益肾气,健步作用,按压足三里能疏通经络气血,补益肾,有利于股骨头的恢复。能治胃病,可助消化,散寒活血可治腿痛。每天按揉32下。 05:按揉膝关节 伸直两腿,以两手掌揉按膝部,由内向外按揉,按32次。膝关节是下肢的主要关节。股骨头坏死的患者因为髋部疾患,膝关节相应的持重增加,常伴有膝关节疼痛,甚至于仅表现在膝关节酸困不适。每天揉按膝关节,既可预防又可治疗髋病膝痛。 06:摆动膝关节 左腿弯曲,用右手拇指按在左腿曲泉穴,同时中指托在腘窝委中穴。另用左手掌攀在膝盖下边,使小腿上下摆动做32次。曲泉穴是肾经穴,委中是膀胱经穴。膝盖下边属胃经,胆经。 这个运动对上述各经都可有益处,对治疗和预防股骨头坏死后膝关节炎尤为适宜。练右腿是改用左手动作有点左腿是相同。 07:按揉足底 赤足端坐床上,使两足心相对,距离30cm左右。以手掌搓同侧足心,由脚趾至脚后跟,经过涌泉穴,做32次。 涌泉穴是肾经的井穴,肾是先天之本。按摩涌泉穴,直通肾经,肾主骨,可为股骨头坏死的康复提供源泉。 08:敲动脚底 两腿伸直,两脚趾前后敲动32次。 09:吐纳收工 端坐,眼睛微闭,视鼻端,舌尖舔上颚,闭口用鼻深吸气,待气到丹田以手按小腹鼓起而坚硬,当即放下舌头,将这口气慢慢呼出,收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