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学读过的书藏在你的气质里 关注微信号收听我们的消息 每晚八点为您推送精品阅读 1:
新时代的孝行, 中国素有"百善孝为先"的说法,人们普遍认为一个孝子再恶也恶不到那里去,本质是善良的。以前"孝"连接着"顺",是以顺从父母意愿为前提,条件再好些的是衣食的供给丰足。 近些年,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收入的不断增加,在原有的基础上很多子女把陪父母旅游,给父母买昂贵的保健品做为高标准的孝行。 前几天在电视上看到了两个真实的事例,感触良深。 一个是一位女儿,曾经认为父母的婚姻是不幸福的。母亲在家庭的地位偏低,父亲比较霸道,形成不对等的关系。她甚至动过想救母亲出"苦海"的想法。可就在老父亲去世后,她深切的感知自己的错误。失去了老伴的母亲,如同血液不再生,日渐枯萎,整天呆呆的坐着,时常看着老伴的遗像落泪,操持了一辈子的家务也放下不管了。好像她在人世的一切都被老伴带走了。女儿很焦急,尝试用各种办法帮母亲走出失去爱人的痛苦之境,陪伴,购物,旅行。可母亲依旧情绪低落,目光忧郁。 女儿昼夜苦思冥想,最终她做出了一个让人匪夷所思的决定,教母亲认字。她的决定不但不被其他兄弟姐妹理解,而且遭到一致反对。母亲已年过六旬,年青时都不曾识字认字,这般年纪还学来何用?可女儿坚持自己的做法,她找来本子和铅笔,开始教母亲认字。一开始母亲还配合,一段时间后,老人有些厌烦了。女儿釆取了"强制"的态度,老人继续学习。 2:
渐渐的母亲习惯了,不再呆呆的坐在那里追忆老伴了,注意力转移到了认字上。过了几个月,女儿找来一些简单易懂的刊物给母亲阅读。母亲一看就上了瘾,而且对女儿说,她也要写,女儿十分高兴,鼓励母亲杷心里的想法写出来。出乎女儿意料的结果,母亲一发不可收,把年青时代的回忆,那个时代特有的生活经历以及对逝去老伴深深的思恋统统写了出来。母亲的心结打开了,女儿喜极而泣,她拯救了母亲。 若干年后,老人精神矍烁,神釆飞扬,而且已出版多本个人专集。每本书都在书店畅销书的位置上。 电视台釆访时,老人穿着合体的旗袍,神态端庄安祥,眼晴里充满了光彩与活力。对已去世多年的老伴说:"你若还在,可有的说了,孙子,外孙都读了博士,就连你不识字的老太婆都成了作家。你还不得整天见人就‘吹"呀"?看到这里我的眼泪奔涌而下,不可抑制。 3:
第二个事例,大学毕业的儿子,要求父亲学习并参加高考,他给父亲辅导功课并搜集复习资料。父亲也在努力认真的学习。但在高考前几天父亲却失踪了,这让儿子很焦急。因为父亲曾经自杀过,而且一直患有抑郁症。起因是年青时高考的失利,儿子本想帮父亲战胜一直以来的心理阴影。却不想父亲难以承受重负,好在有惊无险,几天后父亲归家。 儿子重新审视了自己的做法,决定另寻他途打开父亲的心结,他发现父亲爱唱歌,于是便买来播发机和优盘。父亲闲暇时唱,甚至做农活时也随着播放机的音乐唱。性格也比以前开朗了一些。 彻底改变父亲的是中央台的一档节目,父亲的歌声及儿子的孝行打动了评委及观众,得了奖。自此,父亲重新自信,乐观了起来。经常去俱乐部练歌,和老人们打打牌。不再封锁自己,囚禁在曾经的失败当中。 这时,儿子又计划让离异多年,但都没再婚的父母重修旧好。他明白,之所以离异,原于父亲的抑郁症。如今父亲已彻底走出当年的阴影,是该父母团圆的时候了。他帮父亲办了场演唱会,虽然母亲没有出现,但他明白,父亲的一点点改变,母亲都在关注,牵挂。他们还都在彼此的视线里。 4:
我也坚信,他的父母一定会再团聚的,而且会一直幸福,快乐的生活下去,因为他们有个与众不同的儿子。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有多少人认真审视年老父母的一生,能了解他们的遗憾与伤痛所在,她们不但需要经济上的供养,更需要精神上的理解,尊重。甚至人生的一次蜕变,重生。如上两位子女对父母是真正的大爱,大孝。值得我们为人子女辈深思,反省。 作者简介 云起时,七零后,现居黑龙江省大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