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祖国大陆最南端——徐闻有客家语系居民4万多人,他们坚强且积极进取,容忍能力极强,尊文重教,宗乡爱国。 从民国开始到现在繁荣昌盛的新徐闻,可以说就是一部客家史! 在这片红土地上工作和居住的客家人颇多,较为突出的有:何保罗、黄样合、房子宏、谢松元、邱苑丹等,他们青春无价、理想无价、奉献无价。 在他们的心里,徐闻不是故乡,胜似故乡。 01:
两个社会的红土"神医" 何保罗从医60多年,经历新旧两个社会。前半生,在为医治国民党军人、法国人、日本人卖命的同时,也在海康雷城、广州湾太平墟等处开设诊所为平民治病。建国后,他致力于人民卫生事业,以"救死扶伤,实行革命人道主义"为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建立徐闻县人民卫生院做了大量工作,被称为徐闻医疗卫生工作奠基人。 1990年春,何保罗出身于梅州兴宁一个自由职业家庭,祖籍的房地产早被德国人以传教为名而侵占。其父亲何道存从小只好依附于德国人,在教堂里当马夫、炊事员度日。1908年仅8岁的何保罗就学于德国学堂。1911年胞弟何保全伤风感冒,因错用药而致死,使何保罗从中悟到了医学的重要性。于是,他立志学医,于1918年由姑妈赞助100元(光洋)考进了广州博济学堂护士班就读,1921年毕业。1923年由吴冠瑛女士介绍前往澳门镜湖医院工作。其时,他已过着较为舒适的生活。但为了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毅然辞职,并与热恋情侣吴冠瑛割爱,到广州西粤专门医学堂进修。次年又往上海东南医学科大学实习。尔后,致力于医疗工作。1928年随国民党革命军新编第六师一团二营到海康县工作,任上尉军医并兼雷州建设委员会卫生委员。当时雷州地区鼠疫流行,在少医缺药、防治技术落后的情况下,年青的何保罗致力抢救,把不少病人从死亡线上夺回生命,被群众誉为"神医"。 1947年冬担任徐闻县卫生院长后,何保罗更加潜心于医疗技术研究。他学的是西医全科,擅长于内科、儿科、妇产科。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创造了"内回转"人工助理横胎复位方法和探索了"九一四"(从德国进口的一种烈性毒药)血管注射治疗梅毒技术。他在群众中享有较高的声望,不少病者都慕名求医。 解放后,作为人民卫生院的主要管理者,何保罗和蔼谦虚,没有领导的架子,医务人员与他走得很近。他勇于突破,敢于创新,为建立科学完善的医院管理体制,他格外关注全国各地县级医院的动态,发现有新的管理经验,就立即建议县领导前往学习考察,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从此拉开了县人民医院向更大、更高、更强发展的序幕。 何保罗主要从事内儿科专业的临床诊疗和研究。工作中刻苦钻研专业业务,熟练掌握专业疾病的诊治,对徐闻县医院现状及发展有全面的了解,并运用国内、外先进的经验和技术指导临床实践,不断提高医疗质量。他经常到全县医疗机构和本院会诊,指导危重及疑难病例的抢救工作,指导进修医生的临床诊疗工作、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检查下级医师执行技术规程和各项规章制度情况,从事临床工作多年无医疗差错事故。 1970年,为贯彻毛主席"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6.26指示,全国大中小城市有大约一半的医务人员下放到农村。何保罗下放到徐闻县附城公社东风大队,当地的农民热情地迎接他。 何保罗下放前,东风大队没有卫生所,他一有空就为群众诊病,着手筹建了东风大队卫生所,培养4名赤脚医生,门诊、药房、留观病房样样俱全,甚至还办起了小药厂,生产中成药,种植当地的中草药。更重要的是徐闻县赤脚医生和合作医疗农村卫生体系就是在那段时间建立起来的,农民看小病不用出村,看大病不用出公社。由于大量使用当地的中草药等原因,农民看病也非常便宜,由合作医疗记账付费,如果是花钱较多的大病,就由大队或公社统筹解决,这样才解决东风大队农民看病的问题。 何保罗下放东风的三年里,不但治愈数以千计的病人,还每年为大队收入医疗费3000多元。 当回忆那段历史时,何老仍然觉得他晚年做过一点事情的时候,就是文革中下放农村的那三年。在那个时代,象何保罗这样的人,离开县城所谓小资产阶级的生活环境,对他说来也许确实是灾难,但对于亿万贫苦农民说来,那又是多么伟大的革命。 02:
把希望的种子播遍这片红土地 在徐闻,支教的年轻人最多,他们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解放初当地师资力量不足的状况,为徐闻培养了大量人才,初步改变了教育落后面貌。几十年过去了,这些教学精英留在徐闻的并不多,唯有房子宏夫妇"扎根僻壤终不悔",献身徐闻教育事业直至退休。 房子宏、黄样合夫妇同为梅县人,在华南师范学院外语系求学期间,房子宏还是学生干部。1963年毕业时,他与未婚妻黄样合主动结伴来到徐闻。也许现在看来这对大学毕业生的选择是不可思议的,因为他们完全有条件与资格分配到北京、广州等大城市,但他们却来到了穷乡僻壤的南国边陲。 说到当年的选择,房子宏说他并不后悔,他选择支边不是一时的冲动,而是心怀远大的抱负。临毕业前,房子宏曾在日记中写过一段豪言壮语:"我们是萌发希望的种子,孕育青春的明媚和绿的生机,但愿我们播遍每一块渴求生机的土地……。" 这的确不只是漂亮话,他们用多半生的努力实现了自己的愿望——把希望的种子、知识的种子播洒在徐闻这片土地上,而且育出桃李满天下。 两个年轻人初到徐闻一中,教的是英语,讲的是普通话,对本地方言"唧唧喳喳的"不知所云;而当时徐闻的孩子,土生土长,对外界没有了解,普通话与英语,对他们来说更是"鸟语"。为了教好学生,房氏夫妇首先过好语言关,凭着外语系高材生的语言天赋,他们很快掌握了本地话,并能用3种语言与学生沟通,取得了学生的喜欢与信赖。 为了利于教学,房老师自行设计了一种语言教学法,以拼音与图画进行形象的语言教学,把课文绘成一组组图画,标上拼音,创造一种语境,既引起学生兴趣,又强化了记忆,收到良好效果。第一年统考,他所教班的英语单科成绩名列全校第一,第二年又各列全县第一,学生普通话辨读会话能力也明显提高。 但房子宏并不以此为满足,他还要在徐闻全县教师中普及英语教学。1972年,鉴于徐闻英语师资奇缺,他们主动向所在学校及乡镇申请义务开办英语教师培训班,取得许可与支持后,他们在一年时间里,利用节假日休息空闲,为全县义务培训了27名英语教师! 房老师的奉献人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1979年,房子宏当上了徐闻一中副校长,连任几届,直至1994年退休。黄样合1984年当选为徐闻县副县长,后任政协副主席。 即使这样,他们离不开的还是小小的三尺讲台。房子宏当了校长后,还担任3个班的英语课,每周任课达20节,超课时12节;黄样合当了县领导,心还留在学校,经常利用假期为学生义务补课。有人做过统计,他们夫妇义务补课7000多节,仅1984年至1985年便为160人补习,都分文不取。可房子宏却因此累倒在讲台上,诊断患上"病态窦房综合症心肌劳累",这自然是多年超负荷工作的结果。 从决定来徐闻的那一天起,房子宏夫妇似乎就把这里当作了自己的家,他们从没有动过"调走"念头。徐闻,是他们永远的家。 03:
事业就是红土地上的绿色胶园 1952年10月,从马来西亚归国的华侨谢松元,踏上了徐闻这片红土地,成为了国营农场众多垦荒者中的一员。 谢松元祖籍广东梅县,1932年2月出生于马来西亚。他12岁起帮人割胶,并以此为生,过着富足安定的生活。1949年共和国成立的礼炮声,激荡着谢松元这颗年轻的爱国心,他义无反顾地选择回国。在家乡梅县读书时,他是归侨中的活跃分子,为实现报国愿望,1951年他报名参军抗美援朝,却因身体瘦弱未能入伍。正好学校动员一批归侨学生赴海南岛与雷州半岛开发建设,经考核挑选,选送27人赴南粤支边,谢松元有幸被选中。 说起当年,谢松元很兴奋,他说,年轻的共和国朝气蓬勃,正是施展才华的大好时机,自己的事业在祖国,又有一技之长,于是便主动来了徐闻。 作为第一代创业者,他参加了南华农场的建场工作。在建国初期的艰苦条件下,他经受了重重考验,并于1956年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归侨的早期党员之一。他最大的贡献在于创建和发展了第一代、第二橡胶园,给农垦经济创造了巨大财富。 1925年,华侨林育仁从马来西亚引种橡胶到徐闻,获得成功。1951年,军垦战士垦荒造林,橡胶得到推广,但要提高产量,还需要大批有专业技术和实际种植经验的人协助参与。1958年,谢松元成为南华农场生产科的割胶总辅导员、技术员,担当起了这一重任。 谢松元刚到徐闻时,这里大片土地还是荒芜的。谢松元等归侨极为惋惜地感叹:"东南亚的橡胶已经成为重要的出口产品,而国内还要进口,做为中国人,怎能不为之难过?" 为了建成第一代橡胶生产基地,谢松元等创业者在深山野地垦荒,他们住的是茅棚,睡的是竹床,吃的是粗茶淡饭,为了让每颗种子都能成活,让整片山林披上绿色,他与垦荒者们一担一担地挑水细心浇灌,精心呵护,就担心胶苗遇到不测。辛勤的努力,换来了橡胶长大成林,谢松元又忙于指导工人割胶、采胶。 割胶既是一门农业耕作项目,又一是项复杂的生产技术,需要有丰富的经验与扎实的技术。谢松元把马来西亚学到的一切无私地贡献出来,手把手地教给割胶工人,获得了"割胶总辅导员"称号。 在谢松元等人的努力下,徐闻的橡胶种植与利用得到长足发展,如今橡胶面积达14.6万亩,317.08万株,总产干胶量2850.4吨(九十年代初统计数据),并建起多间橡胶厂,为农垦与地方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谢松元对橡胶倾注了半生的心血,却在中年后不得不放弃心爱的橡胶。随着农场农业结构的调整,生产重点转向甘蔗生产,谢松元又把精力放在了甘蔗良种推广上,并开展一系列的甘蔗种植科研工作,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他主持进行的《雷州半岛旱坡地甘蔗高产高糖综合栽培技术推广》与《植物生长调节剂EF在甘蔗生产上的应用推广》等科研项目分别获省政府农业技术推广一等奖及粤西农垦局科技进步三等奖,受到上级与地方政府的表扬与奖励。谢松元因此受到场部重用,在技术领导岗位上任职多年,直到1993年退休,成为农垦系统功勋卓著的创业者,也是众多归国华侨中成就显著的佼佼者。 从1956年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以来,谢松元就立志扎根农场,与他一起到农场的27名归侨,全部回了城市或返回马来西亚,唯有他一直留在这里。 谢家兄弟5人,父母与四姐弟仍在马来西亚,4个子女都在外地工作,他要回马来西亚毫无困难。问及他何以如此留恋农场,他说:"这里的事业需要我。这里对比马来西亚,生活上肯定有差距,但我不羡慕别人的富足,因为祖国没有亏待过我这个海外赤子,人民给了我很高的荣誉和厚爱,我要在此奉献一生。" 04:
从山妹子到省党代会代表 年经的脸上写着真诚与率直,忘我的工作透出满足与愉悦,一身满腔的热忱倾注于文博文化事业,在普通的岗位上频闪亮点,在枯燥的工作中感受乐趣,这就是广东省第十三届党代会代表、徐闻县文图博党支书记、县博物馆副馆长邱苑丹。 她出生于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在敦朴民风的熏陶和青山绿水的环境中成长。自小喜爱读书、热爱劳动、尊师守纪、友爱同学、乐于助人、勤奋好学、成绩优秀,被评为学校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 2006年大学毕业后,她毅然作出决定,告别家乡大山,随男朋友来到祖国大陆最南端——徐闻。临走时,她深情地凝注着养育自己成长的年迈父母,眼泪竟不由自主地淌下来。挥泪告别亲人后,便踏上奔往徐闻的征途。从此,一个普通的山妹子,彻底改变了人生的命运,成为这片红土地上文化队伍的一员。 说实话,当解讲员最怕的就是大家提问题。 她刚到博物馆的时候,全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县博物馆馆长冯驹先生语重心长告诉她:"汉代万岁瓦当至清代藏品,都是徐闻博物馆的馆宝,你要象爱惜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惜它,你要用自己的行动使它更加闪亮!"当时邱苑丹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可后来发生的一些事,让她终生难忘,使她对这句话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有一次,一个外地文博考察团来到县博物馆看藏品展览,当邱苑丹讲解清代瓷枕、瓷盆时,一名学者和蔼地提出文物标注年代不准确,应该是民国初期的藏品...... 那一夜,她失眠了。她第一次感到这个岗位的压力。也就是那一次,她下定决心,要勤学习、广博览,提高自己知识水平和综合能力。她为自己的功底不深而惭愧,也为自己遇到这样学者而庆幸,同时明白了古代藏品的背后的分量! 在徐闻,邱苑丹专门负责博物馆、贵生书院、登云塔、广府会馆的讲解介绍工作。她潜下心来,全面了解所在馆院,所在领域,所反映的特定社会现象和知识,不断拓展横向的、纵向的知识积累,讲解艺术达到炉火纯青,成为外地人了解徐闻文化的"一扇窗"。她先后接待了全国、省、市领导,知名学者、教授及国内外文化交流团体等近80000多人次;独立完成博物馆展厅讲解推广近2000多场次。每场讲解,邱苑丹表现出的一种综合的才能,它给参观者带来美的享受。 作为文物普查员,领导安排她参加2007年开始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和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邱苑丹勤奋好学,每考查一处文物点,她都能走访群众,多方打听,认真观察,详细记录。为使调查资料准确,她多处查阅历史文献,尽可能多的搜索历史信息,为传承文化和永续利用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整个普查过程中,责任心强的邱苑丹每次出发,都能提前准备好,带好使用的东西、经常早出晚归,有时不能按时吃饭,超时工作,天热饥渴,寒冷水冻。还要对文物库房进行文物标本的登记和入库,从文物的调查、认定、采集登录到审核、验收等,她从不叫苦,认真做好工作。这与客家人从小就炼就了艰苦奋斗,吃苦耐劳,遵守纪律、服从指挥,不怕困难的作风有关。她的工作作风给文物普查队员带了一个好头,并以优异成绩完成普查工作任务,被国务院授予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积极贡献荣誉称号。尔后,荣获广东省基层文化先进工作者,当选为湛江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邱苑丹应邀参加"2016年中国抚州汤显祖创作展演暨国际高峰学术论坛",其撰写的论文《汤显祖贬谪徐闻行程初探》入选《论坛论文集》(上册),引起专家学者及社会各界的关注。她参与编辑了《历史文化研究工作简报》等刊物和《大汉徐闻两千年》等书籍,对徐闻汉代海上丝绸之路申报为国家文化遗产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文博文化方面,邱苑丹也算是事业有成,《新快报》在广东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特别报道栏目以《邱苑丹:扎根基层传播文化十年如一日》专版报道她的事迹。但她内心却有着深深的愧疚,一是对不起自己的父母,为坚定女儿落户徐闻的决心,父母从未在她的面前说过任何"困难"和丧气的话。其次过意不去的是自己的丈夫,丈夫在麻章区从事教学工作,理解她不能割舍"文博"情结,默默支持妻子的事业,过着牛郎织女的生活。 今夜我们都是英雄 李青,广东徐闻作协副主席,湛江政协文史专员,岭南师范学院雷阳文化研究所研究员,中国西部散文协会会员。籍贯广东梅州,出生黑龙江哈尔滨,原执业医师,国家公务员,业余创作。出版文学作品集《从北国到大陆之南》。 我们的故事仍在创作中,你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