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产学合作式教育是中职院校探索创新的人才培养新模式,也是中职院校人才培养转型期的重要方式。本文从分析校企文化对中职院校学生就业成长的影响切入,探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校企文化 中职教育 就业 课 题:本文系2016年贵州省教育科學规划立项青年课题"校企文化融合实证研究——以麻江县中职学校为例"(2016B285)研究成果。 校企结合培养模式已成为当下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以校企文化理念为背景的职业教育对学生的培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从三个方面探讨校企文化理念的影响,并对如何实现校企文化与校园文化的有效对接进行探讨。 一、校企文化对中职院校学生培养质量的影响 1.校企文化对中职院校学生就业心理的影响 中职院校传统的教育输出与用人单位需求存在错位问题,这本质上是育人环境同用人环境在文化上不对称。在中职教育中注入企业的理念与价值,渗透职业精神可以从环境角度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职业能力,保证学生在读书阶段就可以接触企业的具体业务,心理上尽早融入工作环境,积累更多的工作经验,养成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等符合用人单位要求的职业习惯与工作能力。在校企文化中培养的学生不仅具有过硬的工作技能和对企业文化环境的适应能力,还有促进个体自由发展的可持续学习能力。 2.校企文化对中职院校学生就业水平的影响 技术水平不高、对企业文化环境不适应,是用人单位对中职院校毕业生不满意的重要方面。在职业教育过程中深入推进校企文化互动,可以明显缩短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间的差异,提升学生对工作环境的适应能力,进而有利于中职学生就业。尽早地创造收益是用人单位招聘人才的根本目的。因此,企业希望学生在进入岗位后可以很快进入角色,并出色完成工作任务。引入校企文化培养机制,可以培养学生就业意识,引导他们主动学习优秀企业文化,以缩短就业适应期更早地为企业创造实际效益,进而提高企业对学生能力素质的满意度,提升中职院校学生的就业水平。 3.校企文化对中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的影响 中职院校学生毕业后,由于缺乏对企业及企业文化的了解,会过分夸大社会及企业人际关系的复杂程度,导致其进入企业后存在一定心理差距,社会适应能力也较差。在教育中引入企业文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使他们更加主动地调节自身就职心态,重新加强对自身的定位,并促进其社会心理的养成,保证学生在企业环境中找准自身定位。 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途径 1.树立校企文化对接意识 构建与优秀企业文化有效对接的校园文化,必须保证中职院校相关人员树立校企文化对接意识。首先,应当全面了解现代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真实需求,共同商讨企业与校园文化对接的具体目标、内容及要求,做到从细节处落实校企文化对接机制。其次,为了更加深入地提升校企文化对接成效,应采用多种机制和渠道实现校企文化对接,由校企双方联合制定培养方案,并在中职院校学生培养全过程中落实。 2.把握校企文化对接重点 精神文明是校企文化对接的重点内容。其中,精神文化是把握人才培养重要方向、提高中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因此,在校企文化对接过程中有效把握精神文明建设,应在其中重点体现企业文化,按照用人单位对优秀青年干部的要求,着力培养优秀青年学生,在校园内部构建企业般严格、规范和标准的管理制度,营造优秀的校园文化。 3.促进校企文化对接融合 在中职院校教育中推进校企文化建设,需要在校园内有效实现校企文化的融合。学校可以借鉴优秀企业的管理方法,不断探索将优秀的企业文化融合在学校教育与管理服务的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课程设置,鼓励学生深入了解企业文化,引导学生形成职业意识和职业态度。 三、小结 在中职院校推进校企文化融合旨在增强学生专业技术与职业素质。在这过程中,中职院校不仅需要积极接纳优秀的企业文化,同时还要坚持职业院校的教育特色。只有不断推进校园文化与优秀企业文化相互渗透与融合,学校才能更好地服务学生成长与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