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雨是入冬时比较常见的一种气候现象,它既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雨也不是冰,而是一种类似雨凇的物质。冻雨的形成原因是什么?这恐怕也是很多人不太了解问题,下面本站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冻雨,气象上也叫雨凇,俗称冰凌,是初冬或冬末春初时节见到的一种灾害性天气。气象学上所以称它为冻雨,是因为从空气中降下的雨,落到地面上却是冰。一般情况下,越往高处气温越低,但在出现冻雨天气时,却是近地面的温度比高空的温度低,也就是空气中有逆温存在。低于0摄氏度的雨滴,在温度略低于0摄氏度的空气中能够保持过冷状态,其外观同一般雨滴相同,但当它落到温度低于0摄氏度的物体表面时,就迅速凝结成冰了。 冻雨的形成则是因为高空中存在一个较暖的气层,如果雪花从高空往下落的时候,在距离近地面1500米的地方,甚至更高一点比如2000米甚至3000米的地方,有一个相对比较暖的气层。其温度大约在0℃~4℃之间,雪花经过这个气层就化成水滴了,水滴再往下降,降到近地面的时候近地面温度在零度甚至零下1度附近,这时水降到地面或地面附着物上就马上冻住了。但不是冻成冰,而是冻成相当于一层冰盖似的东西,这就是冻雨。 希望大家看过上面的介绍之后,能够对冻雨的形成原因有更加深刻的了解。要想知道冻害有哪些特点?除了应该多掌握一些自然灾害安全小知识之外,还应该具备预防冻害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