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木秀于林别解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这段著名的话很多人将其挂在嘴边,源自魏晋时期文学家李康的《运命论》。通常的解释是:要是有哪棵树在一片树林里长得太高而突出于其它的树木,大风刮过来必定最容易摧断这棵突出的树;如果土堆突出于堤岸,水流一定会冲击它;如果行为高于别人,一定会被别人议论。告诫人们凡事一般化,不要太出风头,否则会吃亏的。
  作为老庄哲学、或者道家学说,这段话具有非常强的代表性。当然,也可以看做儒家凡事不偏不倚、奉行中庸之道的一个解释。
  本文要探讨的不是这段话的本意,也不是对整个意思的质疑,而在第一句:"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很多文章将其解释为"如果一棵高大的树长在树林里一定会首先遭到大风的冲击(或者被大风摧毁)"。如果每个词对应翻译过来就是把"秀"翻译为"高大"。这正是笔者起疑之处。
  依照笔者意见,这里的"秀"不做"高大",而做"花"解,即开花、花朵。翻译过来就是"林中如果有树开了花,那风一定会先摧残掉树上的花"。
  如是结论,首先得从字源上分析这个"秀"字。
  《说文》:秀:上讳。即避讳光武帝刘秀的名而没做解释,故而也没有说明属于哪种造字法。"段玉裁注":"不荣而实谓之秀。禾黍是也。"意思是不开花直接结果叫秀。比如谷子、黍子就是。但下面接着说,"凡禾黍之实,皆有华,华瓣收,即为稃(音福,庄稼果实外包着的壳)而成实。"意思是说,凡是庄稼的果实,都有花,花瓣落后成壳,壳里包着籽粒。
  "秀"按照造字法应属于上下两部分的会意字。上部的"禾"字为象形字,在甲骨文、金文中皆为穗实下垂的图形。下部的"乃"字也属象形字,《说文》:"曳(音业,拖的意思)词之难也。象气之出难。"即象出气困难的样子。"禾"与"乃"合在一起为"秀",即一步步地、艰难地成长、结成果实。《词源》对于"秀"的解释为:一、谷类抽穗开花曰秀。二、草类结实。三、草木之花。《汉语大字典》的解释为:3、草木的花。4、草木茂盛。10、通"绣"。
  由此我们可以对"秀"的内涵做简单的归纳:一、有"花"的意思,二、有"繁茂"的意思,三、有"果实"的意思。但就是没有"高大"的意思。
  说到"秀",还有一个和"秀"字相关的、与我们生活联系紧密的字"绣"。
  绣:《说文》形声字。五采备也。意思即五种颜色(和唐三彩义同,泛指多种色彩)都有就叫绣。"段玉裁注":凡设色备五采者,皆谓之绣,无论画与刺绣也。这样,"绣"字就透露出三个很重要的信息:一、作为形声字,本身的读音"秀"兼有表意的功能,属于亦声字。"绣"从"秀"而来。二、"秀"的本意就有多彩的意思。三、"绣"字带绞丝旁说明凡是"绣"品都是人为加工成的。而相对应的,"秀"才是天然的、自然生成的。
  我们知道,自然界中单一的植物形态里边只有花朵才是多彩的,娇艳的,相对于植物枝叶也是最为脆弱的。"绣"追求的境界是"五采备"即彩色,也就是大自然中花的鲜艳而多彩的颜色,所以我们常将其与"花"相联系叫做"绣花",即绣的最高境界是绣花。无论从"秀"的源上探究还是从"绣"的流上上溯,"秀"都有"花"的意思。
  至于"花",《词源》上说:一、花朵。原做萼(音饿,包括花瓣的嫩皮壳),隶变混为一字作"华",别造"花"字。也就是说,"花"字出现较晚,"花"、"华"二字通用。
  顺便,我们要说一下后面的那个"摧"字。《新华字典》上说是:破坏、折断的意思。《说文》上说:挤也。一曰挏(音动)。一曰折也。"段玉裁注":折者断也。今此义行而上二义废矣。也就是说,现在"摧"的意思就是折断。折断也含有毁坏的意思。
  其次,从文章体裁上看,《运命论》是骈体文的代表作之一。骈体文的特点是对比和铺陈,拿来对比的必定是两个极端的东西。也就是《笠翁对韵》上说的:"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运命论》后半句说的是"风必摧之",即风要毁掉它,要"摧"掉的一定是林中最为脆弱者。单棵的树木与整片的森林相比,单棵的树木为弱,整片的森林为强。单棵的树木具备弱的特征的,一定不是高大的、也不是粗壮的,而是弱小的、或者另有情况的。与整片的青枝绿叶的树林相比,独自开花的树犹如万绿丛中一点红,格外惹眼,也格外脆弱。因为,与枝叶相比,花朵是经不起风"吹"的,更别说"摧"了。常常是风一过便落英缤纷,甚至即便没有风,花期一过,依然落英遍地,所以才有了"黛玉葬花",才有了花瓣雨。
  试想,苍茫的丛林之内,偶尔一棵开满鲜花的树木因其斑斓五彩分外惹眼,山风渐起,枝叶随风摆动,弱不禁风的鲜花花瓣率先凋零,风力越来越大,枝叶摇摆,拨弄着花朵,更加速花瓣脱离枝叶,成为花瓣雨纷纷落下,这不正是被风"摧"即毁坏了吗?
  所以,树林里有树开了花,风先毁坏的一定是开花的树。
  2020年3月4日
网站目录投稿:凡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