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这是由企业文化的导向作用所决定的 文化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改革、创新与发展是我国目前大部分企业的主旋律,在这个过程中,优秀的文化可以引导改革创新,成为改革创新的号角。为了保证企业文化能够对企业的改革、创新和发展具有导向作用,企业在文化建设过程中,不仅需要注意继承,更需要讲究创新,只有创造出新的文化理念,才能发挥企业文化的导向功能,引导员工思想观念的转变,引导企业改革创新的推进。 二、如何充分继承和有效创新 1、对现有企业文化进行系统调研和评估 企业文化是企业全体员工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念、经营理念、团体意识和行为规范的总和,企业文化包括理念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对企业文化的调研必须系统全面,应该分别对理念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进行深入调研,系统分析,客观评估。明确哪些是优秀的文化,符合企业未来发展需要;哪些是过时的文化,对企业未来发展起阻碍作用。 2、充分继承优秀文化 对优秀文化的继承首先要从理念开始,要对优秀的理念进行充分的继承;其次是继承优秀的制度文化,再次是行为文化,最后才是物质文化。在继承过程中,必须注意理念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的匹配和有机结合问题。在很多情况,四者之间是相互矛盾,而不是有机结合的。这种情况下,必须对四部分单独继承,而不是组合继承,把有矛盾冲突的都丢掉。比如,公司倡导的理念与所制定的制度之间不相吻合,存在明显冲突,在继承的时候不能简单把这样的理念和制度同时丢掉,而是应该对两者分别进行分析,分别看是否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有促进作用,只要有促进作用,就应该保留下来,没有促进作用的就丢掉。 塑造企业文化不是买花瓶,是投资!很多企业都认识到了企业文化的重要性,这是一件好事。企业文化的作用这里不用具体谈,很多人都已经深刻认识到。但是,仍然有很多企业在塑造企业文化的过程中,并不能切实发挥企业文化的作用,只是把企业文化当作一种"面子工程",办公室张贴张贴文化海报,走道里摆放摆放文化框,车间里悬挂一些"催人奋进"的口号,公司展厅里放上基本企业文化词典,结果是"多有人‘观赏’,而少有人问‘精’,更无人‘力行’"。这实际上是把塑造企业文化当作买花瓶,把企业文化当作一种花瓶,一种供来访客人观赏的花瓶,实质是在曲解企业文化。 众所周知,企业文化要协助企业助统一思想,规范员工的行为,增加员工的工作激情和信心,增强团队的凝聚力,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为企业创造实实在在的价值,而不能当作一种供人参观的摆设。换句话说,企业文化要以效益为导向,必须为企业创造实实在在的效益,而不是一种单纯的成本,更不是一掷千金后,却只换来个文字里的宏伟和宣传上的繁荣。 说到底,企业文化的建设是企业在战略层面的投资。既然是投资,就必须讲究相应的回报,就要努力让投资收益率最大化。而花瓶般的企业文化只能让企业获取最简单、最浅层次的投资回报,根本无缘更深层次的长期回报,实质是一种企业资源的巨大浪费。 所以,我们会看到这样的现象:许多企业的文化理念常年在变,而且每次变更都会从经济上带来一定程度上的直接损失,比如,重新制作企业文化手册或企业文化词典等等。当然,企业更大的损失在于,企业员工无法从心中感受到企业文化的作用,甚至不能真正感受到企业文化的存在。 当然,需要指明的是,我们在这里谈的企业文化是指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而不是那种类似"朝令夕改"的消极企业文化。 从这个意义上讲,回顾我们发展经济的历程。为什么我们在第二产业屡屡踏空?就因为我们习惯于用工业文明,用过去的确定性来对付未来的不确定性。在信息文明中,"明天意味着重大事件"。未来既然似乎不可预测。是充满不确定性的,那么怎么让它确定呢?答案应是自然人或者法人这个经济活动主体本身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活动,新时代的企业自上而下。每个毛孔都必须充满着创新,通过自身主体创新确定性来对付明天的不确定性。 一些最新的研究表明,成功的世界级领先企业。"更多的是由超越现实的抱负和在低投入产出中表现出的创造性来维系的。很少是由工业的文化或制度的承袭而维系成一体的。"因此强调,"如果要解释索尼、本田或雅马哈公司的成功,真正应当研究的是它们在善用资源方面的特点。而不是管理方面的特点。西方管理人员不应过分重视对日本文化的学习,而应确保本公司有充足的奋力拼搏能力,促使大家不懈地追求更好地利用资源的机会。" 3、适应"虚拟"。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典型产物就是虚拟。就是与信息紧密挂钩的高智能性知识密集型产品和产业以及企业的虚拟化经营。企业文化必须适应这一新的形势。企业经营的虚拟化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利用高信息技术手段,在全球范围内通过软性操作系统整合忧势资源,既增加企业运行的效率和活力,又避免工业经济时代常规运行中的硬设施投入,从而降低了企业运行成本;其二,只需要保持对市场变化的高度敏感性和研发设计能力,而不必将自己的主要精力耗费在低价值产出和常规的普通工业生产中,后者完全可以通过国际分工体系由订货或合营方式来完成。由此可见,企业虚拟文化的要自在于具有灵活、柔性、合作、共享、快速反应、高效输出等素质。康柏、耐克、可口可乐等美国公司就是虚拟经营的典范,它们不断地制造概念,通过概念来进行市场扩张。 应该指出的是,本文得益于北京知行健管理顾问有限公司诸多同事的项目经验,并借助了《知行健管理操作工具&如何管理人与企业文化》之十二《兼并企业间的文化冲突及实施合并的工作步骤》作为分析方法的参考,才得以看到隐藏在联想汉普与惠普康柏兼并案背后真正的发力者。我认为这套工具最大的优势在于一种工作方法的提炼,使我及我的同事能够迅速地抓住问题的本质,并进而有效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希望本篇文章也能给大家以启示,因为对方法的提炼本身就是一种工作方法。 关键词:如何判断你所在企业的企业文化对企业绩效的作用,如何让员工认同企业文化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