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为适应新课改需要,满足职业教育和学生就业的实际需求,中职学校自主开发校本教材势在必行。本文以浙江信息工程学校龙头专业——机电专业校本教材开发的实践为依据,从校本教材开发的必要性、教材开发的基本过程、校本教材建设的初步成效和建设过程四个方面展开论述,以期为机电专业校本教材建设提供范本,也为中职学校其他专业教材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职学校 机电专业 校本教材 建设路径 中职教育在现代教育中的地位日益显著,大量的一线劳动者都是由中职学校培养、输送的。中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特点,决定了它必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根据市场需要培养人才,已成为中职教育界的共识。中职专业课教学作为中职教育的重中之重,往往是中职学校办学特色、办学优势和水平的直接体现,更需紧跟实际,面向就业。这就要求中职专业课教材必须以课改要求为风向标,体现就业的导向性,专业课教材建设因此成为中职学校发展的重要课题。 一、现有机电专业教材的缺陷 以笔者学校机电专业目前使用的教材为例,机电专业教材主要存在以下不足。 1.教材难度高于学生的接受能力 中职学校招收的学生基础较弱,很多机电教材在编写时没有以学生的接受能力为出发点,内容过多、过难,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信心,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教材的应用性、实用性较差 当前,中职机电专业多沿用已有中专或大专教材,没有反映对工人技术等级标准的要求。此外,现有教材普遍偏重理论,侧重于体现知识的系统性和全面性,缺少与实际工作岗位的联系,对学生的未来工作缺乏指导性,没能体现职业教育的特殊性。 3.教材形式单一,不能适应学生学习的需要 目前,中职机电专业教材的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以专业技能课教材为代表,多采用传统结构,知识系统符合教学习惯,但难以和工作现场接轨,难以将学生带入工作现场的角色;另一种是以项目和任务的形式编写的教材,虽然突出了学习目标和任务,但知识比较笼统,对基础较差的中职学生来说,学习难度偏大,得不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4.实训缺乏企业技术的支持 实训基地为学生创造了生产现场模拟训练和真实训练的实践环境,没有高质量的实训基地,就不可能培养出高质量的技能型人才。笔者学校的实训教学虽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实训教师大部分由学校专业教师担任,缺乏企业实践技术的支持。实训基地的外延作用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 5.对实训教学质量缺乏有效的监控与管理 学校专业教师缺乏下厂顶岗轮训的经验,不能很好地掌握某一专门的实践操作技能和实际生产工艺过程,也不能及时接触新知识、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并反馈在教学上;而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大部分学生仍习惯于在教师的督促下完成学习任务,学习质量不高。 二、校本教材开发的基本过程 1.市场调研 分析地区经济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作为与地区经济发展和个体择业就业的联系都极为紧密的教育类型,中职教育必须明确企业所需的专业人才规格,这就离不开专业的人才需求调研。故校本课程开发的第一步就是成立以专业教師为主体的课程开发组,以集体研讨的方式确定调研对象、调研内容,制定调研表(表1)。 2.课程分析 人才培养立足能力本位,并拟订具体培养方案。校本教材开发的关键是在市场调研和职业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课程分析,将工作任务转换成课程,这通常由专业教师在专家的指导下完成的。专业教师广泛进行理论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的课程开发模式,综合运用资料查询、调查归纳等多种方法,结合机电专业工作任务与岗位能力分析,最终形成包括课程体系、教学计划、核心课程和训练项目说明等在内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3.制定课程标准 开发项目化的校本课程。课程标准是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实施、评价、教材编写及实验实训设备要求做出的指导和建议。好的课程标准应该准确反映课程的实施理念,同时,关注学生获得专业能力的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笔者学校课程开发小组既有机电专业教师,也有相关企业骨干,结构合理;在理论方面,课程小组成员系统学习了职业教育研究所姜大源教授"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观",在借鉴学习包开发及双元制课程设计等理念的基础上,以实践促改革,以归纳促反思,制定了机电专业模块化课程标准,形成了符合职业工作顺序的串型结构;依托校方相关实训设备或产品,将具体的工作过程分解为相应的工作任务,以任务为导向,按单元目标→工作任务(项目)→技术实践知识→技术理论知识→拓展理论知识→练习→学习结果评价的结构,开发了相关的校本教材。 4.校企共同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岗位能力课程体系 参照相关技术领域的职业资格标准和对职业行动能力的要求,学校与行业企业共建以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为重点培养目标的课程,突出工学结合,形成人才培养方案。 (1)制定职业标准:由校方和企业专家共同参与,主要依据为相关行业的职业能力要求。 (2)划分职业能力模块:主要依据为相关职业标准。 (3)开发项目任务:主要依据为相关生产任务及能力训练要求。 (4)制定考核标准和办法:主要依据为职业标准及行业标准。 (5)编写校本教材:主要用于生产性基地的教学,突出工学结合。 5.校企联合开发工学结合的专业核心实训课程 笔者学校与湖州巨人机电有限公司、湖州双力自动化科技装备有限公司、湖州大东吴电机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采取循环法,共同开发以项目和工作任务为导向的优质核心课程。 三、校本教材建设的初步成效 1.教材在难度上充分考虑了学生的接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