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会计专业中高职核心课程衔接的教学实践问题研究


  关键词:"3+3"会计专业 中职 核心课程衔接 教学实践
  如今具备良好综合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成为行业企业争抢的资源。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会计专业人才在社会上缺口较大,要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会计人才,就需抓好职业教育。中职与高职在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面都有着独特优势,不过中高职在会计专业核心课程的衔接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也由此引发了笔者诸多思考。在"3+3"会计专业建设过程中,中职学校应该抓住核心课程建设这一重点,探究有效策略,解决中高职核心课程衔接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优化课程结构,提升教育质量,促进会计专业学生素质的提升。
  一、"3+3"会计专业及课程衔接
  "3+3"指的是中高职衔接贯通模式,简单来说就是中职三年加上高职三年的专业教学。学生会在中职学校完成三年的专业学习任务,在转段考核完成后到高职院校继续学习三年。在达成学习目标与有关要求之后,经过考核合格就可以获得大专文凭。课程衔接是为了确定课程内容范围和顺序,将各种不同的课程内容以及学习经验进行有效连接,使其获取最大效益,顺利达成课程目标。也就是在相同体系当中对中职与高职课程进行统一划分,在相同的专业当中可以把中职和高职的课程内容分得细致准确,其中高职学生可以清楚地了解中职课程内容,当然中职阶段的学生也可以清楚地获知高职阶段的课程内容。在设计课程衔接方案时,要注意思考中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主要涉及的技术类知识,这类知识的变化性强,存在明显的不稳定性,因而需要把核心课程的衔接建设作为重点。
  二、中高职会计专业教学内容的差异性
  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并积极出台相关政策措施,以期提升职业教育的吸引力。有效探究职业学校专业课内容和职业标准的衔接方法,从而完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也让毕业生拥有更加广阔的学习空间。
  在终身学习观念日益深入人心的社会背景下,人们想要持续提升知识技能,实现终身学习和终身教育,就必须要构建完整全面、可以实现有效衔接与职业可持续性发展的职业教育体系,其中中高职衔接无疑是构建职业教育体系的核心。在考虑中高职会计专业课程衔接的过程中,首先应该分清中高职在教学内容方面的差异性。在基础课程的安排上,中高职各有侧重,中职更加关注的是语、数、外、物等文化素质培养课程;高职更加关注的则是形势政策、思想道德、社会主义理论等涉及综合素质培养的内容。在专业课程的安排上,中职与高职课程中有重复也有区别,拥有中高职课程衔接的基本条件。中高职院校在会计专业都开设有会计基础、财务会计等课程,这些都属于会计专业的基础课,所以重复度也是很高的。另外还有部分技能项目训练的重合率也相对较高,比如会计基础实训。高职院校开设的课程科目数量要明显多于中职学校,哪怕是相同的课程,在课时数的安排上也要比中职多。
  三、中高职会计专业课程内容衔接问题
  我国特别重视职业教育,也把会计专业建设作为完善职业教育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国针对中高职教育衔接的研究工作相对较晚,对于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分析也晚于其他国家,但是在完成了起步阶段之后,一系列的研究工作不断深入,得到了诸多有益的研究成果,如今中高职衔接工作已经在改革推动之下步入了深化阶段。
  为了促进"3+3"模式下会计专业核心课程的衔接,首先应该分析当前课程衔接当中存在的问题。一是专业课程建设存在重复设置的问题。不少中高职学校在会计专业核心课程安排当中有重复问题,这些课程虽有不同名称,但是却有着大致相同的内容,很容易因为重复学习而增加学生的负担。二是教材内容的衔接存在不足。中职学校的教材往往把侧重点放在操作上,所以能够让学生轻松理解与接受,不过在步入高职阶段之后,由于高职教材理论性更强,会出现学生不适应和不理解的情况。三是课程难度跨度相对较大。比较来说,中职阶段的课程难度相对较小,难度跨越不大,容易理解,而高职阶段的课程难度增加,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要求更高,因而出现了衔接困难的情况。
  这些问题的存在和当前没有建立中高职有效衔接的统一性课程标准有关,由于没有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学习要求和素质培养需要,做好课程安排,因而不能够在教学组织安排方面层层推进。所以未来的努力和改进方向就是要找准衔接问题解决的突破口,实施提升衔接质量和学生素质培养效果的策略。
  四、"3+3"会计专业中职核心课程衔接教学对策
  (一)明确中高职会计专业核心课程教学目标
  在"3+3"中高职会计专业核心课程衔接的研究和分析当中,必须要明确中职是高职的基础以及准备阶段,高职发展建设必须以中职为根基,充分考虑不同阶段学生的专业发展特征,从而确保衔接效果,当然在中职专业课程建设当中,也必须考虑中高职的衔接要求,确保会计专业的综合建设效果。在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上,为确保中高职的顺利衔接,目标设定必须科学合理。中职学校在会计人才的培育目标确定上,应该以培养高素质劳动者与技能型人才为主,注重的是讲诚信、会算账;高职院校的会计人才培养目标是培育面向生产、建设、服务与管理一线的高端技能人才,注重的是会查账、会管账、会用账,为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进步提供专业化服务。
  (二)完善中高职会计专业核心课程衔接体系
  "3+3"会计专业中高职衔接必须高度关注专业核心课程的衔接,打造不同层次衔接顺畅的专业课程体系。要让课程体系更加完善和系统,就要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整合,避免内容重复或者中断。专业教师应该对中高职课程安排了然于心,且应該有中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师共同参与到课程体系的制定当中,积极编写专业特色鲜明的校本教材,优化教案设计,确保中高职衔接的会计专业核心课程安排井然有序。中职阶段的课程要侧重基础知识传授,注重学生对会计专业基本知识和基础技能的掌握;到了高职阶段,则要重视学生专业理论素质以及实践素质的综合提高,要在课程的难度以及深度方面进行提升,在中职课程教学基础之上进行深化与拓展。
  (三)规范中高职会计专业核心课程衔接标准
  在会计专业核心课程的衔接当中,为了保证课程教学的规范进行,不仅要对中职课程标准进行规范说明,还要明确指出高职会计专业核心课程标准,保证课程衔接的规范性和有序性,从而给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保障以及基础规范。针对不同教育阶段制定专门课程标准的目的是明确中职核心课程建设要达成的人才培育目标以及高职课程的起点,以免出现资源浪费问题。中高职会计专业核心课程衔接标准的核心内容是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教学评价等的衔接。因此,在实施衔接策略的过程中,需要明确学生在中职和高职阶段分别要习得的知识与技能,思考保证课程安排科学合理的方法。
  (四)选用中高职会计专业核心课程衔接教学方法
  在会计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选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确保授课模式的合理性是中职院校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也是解决好中高职会计专业核心课程衔接问题的必要措施。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有效引入适宜中职学生的教学方法,是提高衔接效果的关键。不同生源的学生在能力水平方面的差异是非常明显的。高中毕业生往往具备较强的理论素质,欠缺实操能力,而中职毕业生则与之相反,在课程安排上也要避免一刀切。中职阶段的课程教学应该重视案例教学法、分层教学法与项目教学法的使用,为学生提高实践技能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到了高职阶段,因为要给学生传授更高层次的理论以及实践知识,因而要重视理论和实践教学的衔接,积极引入现代化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知识学习的难度,保证综合教学质量。
  五、小结
  课程衔接是当前中高职"3+3"会计专业衔接的重中之重,核心课程衔接又是根本落脚点。会计专业核心课程是对学生进行会计专业素质培养的核心内容,关系到会计人才的培养质量,所以搞好课程建设、把握好衔接内容与方法是至关重要的。
  中高职会计专业课程内容是有差别的,想要解决好二者衔接中的问题,就需要分析课程内容的不同点,并把"3+3"会计核心课程建设作为重点,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创编优秀教案,规范教学内容,确保课程衔接建设的质量,为学生专业素质的提高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吴繁红.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的构建探索——以3+2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为例[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2).
  [2]张旭军,张爱国,李丹.基于胜任力的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8(13).
  [3]陈建波.会计人员职业能力需求调查与高职会计人才培养衔接分析[J].管理学家,2018(5).
  [4]蒋春洋.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的国际比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15).
  [5]周恒男,于洪.會计专业专升本课程体系设置的调查研究——以长春理工大学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20(35).
网站目录投稿:巧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