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太子在古代是一国之本,作为未来皇位的继承人,对于皇帝来说,太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选择太子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而汉景帝之后虽然是汉武帝,但是汉武帝刘彻当年的太子之位得来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因为在他之前,原本已经有了一个太子刘荣。那么,为什么后来汉景帝会废掉刘荣,而将皇位交给了刘彻呢? 1.汉景帝有封号的老婆不多,如薄皇后、王皇后、栗姬、程姬、唐姬、贾夫人、王夫人,共七人。在这七个老婆中,若论早年用情之深宠爱之隆,当属栗姬了。 汉景帝共有十四个儿子,长子刘荣、次子刘德、三子刘阏于为栗姬所生。从这一点看,可以推测,栗姬是汉景帝为太子时的第一个女人。当时,薄氏为太子妃,但汉景帝对薄妃不甚宠爱,栗姬才是汉景帝的初恋。栗姬是齐国人,家世、名讳不详,可能只是当时汉景帝的一名侍女,出身较寒微,但能歌善舞,与汉景帝很合得来。 2.汉景帝即位后,立薄妃为皇后。由于皇后没有生育,现有的九个儿子无一为嫡出,在立谁为太子的问题上,让景帝伤了不少脑筋。过了三年,汉景帝又陆续添了几个儿子,其中,第十子刘彻出生时,出现了祥兆,汉景帝很喜欢。觉得不能再等了,于景帝四年(公元前153年)四月,根据无嫡立长的原则,将栗姬所生的长子刘荣册立为太子,同时,封王夫人(后被立为皇后)所生的十子刘彻为胶东王。 有了好事,自然会有人来巴结。刘荣被立为太子后,汉景帝的姐姐刘嫖,主动找到栗姬,想把自己的女儿陈阿娇嫁给刘荣当太子妃,结果,碰了一鼻子灰。原来,汉景帝即位后,刘嫖为讨景帝欢心,频频给景帝进献美女,致使栗姬失宠,每天都发些无名之火。刘嫖今番来想好事,栗姬的态度很坚决,"谢长公主,不许"(见《汉书·外戚传》)。东方不亮西方亮,刘嫖转而将目光投到了王夫人身上,让女儿陈阿娇跟刘彻好上了,于是,后来有了"金屋藏娇"这个典故。 为了让阿娇成为国母,也为了报复栗姬,刘嫖隔三岔五地在汉景帝面前说栗姬的坏话,还不断地夸赞刘彻,汉景帝也认为,刘彻德才兼备,而且,又有从前他母亲梦日入怀的祥兆,所以,对刘彻愈发宠爱。有一次,刘嫖对汉景帝说:"栗姬与诸贵人幸姬会,常使侍者祝唾其背,挟邪媚道"(见《史记·外戚世家》)。在汉代,"祝唾其背"是一种巫术。汉景帝听后,对栗姬生出厌恶之心,但念及多年来对栗姬感情深厚和太子刘荣,并没有对栗姬怎么样。 3.景帝六年九月(公元前151年),汉景帝废黜薄皇后。为了皇后之位,六个女人争得焦头烂额,汉景帝也因此害了一场大病。一天,景帝带病找到栗姬,说:"属诸姬子,曰:‘吾百岁后,善视之’"(见《汉书·外戚传》)。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景帝想把后宫所生的那些儿子们托付给栗姬,并对栗姬说,我死了之后,请善待他们。很明显,汉景帝可能觉得身体扛不住了,向栗姬托付大事,以此来试探栗姬的想法和态度,并有意让她当皇后,毕竟她是太子刘荣的母亲。 这真是天上掉馅饼得大好事啊!不知是任性愚蠢,还是觉得有太子这个靠山而嚣张,栗姬不但没听懂汉景帝的弦外之音,而且,当时的反应很强烈,"怒不肯应,言不逊"(见《汉书·外戚传》)。不答应就不答应吧,还出言不逊,栗姬那天显然是吃错药了。至于栗姬如何"言不逊",《史记》《汉书》等正史可能出于为景帝这位尊者讳,均没有记载,野史中倒有相关记载。《汉武故事》载,"栗姬怒,弗肯应,又骂上‘老狗’"。《前汉通俗演义》中说:"景帝忍耐不住,起身便走。甫出宫门,但听里面有哭骂声,隐约有‘老狗’二字"。 野史并非空穴来风,必有一定的根据。在历史上,骂皇帝是狗,而且是老狗,栗姬是第一人。听到这两个极其刺耳的字后,"景帝恚,心嗛之而未发也"(见《史记·外戚世家》),内心非常生气,只是为了保持帝王尊严,没有发作而已。事情不可能就这么结束了。栗姬因心性狭窄,又太过任性嚣张,骂了不该骂的人,骂了不该骂的话,这不仅导致了她的彻底失宠,毁了她自己,还牵连到了她的儿子太子刘荣。此时,汉景帝心中的天平指针,已渐渐偏向了刘彻。 接着,王夫人又火上浇油,"又阴使人趣大臣立栗姬为皇后",之前,汉景帝因为栗姬之事,本来就很反感,这下更冲了汉景帝的肺管子,只是可怜了那位被王夫人当枪使的大臣。 景帝七年(公元前150年)正月,汉景帝废刘荣为临江王。栗姬闻讯后,"愈恚,不得见,以忧死"。后来,汉景帝立王夫人为皇后,立刘彻为太子(即日后的汉武帝)。关于此次废立太子事件,司马迁曾说:"栗姬负罪,王氏乃遂"(见《史记·太史公自序》)。既然是"负罪",肯定不是小事,也可得知栗姬骂景帝"老狗"此等辱君之事并非无中生有,只是在史料中被春秋笔法隐去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