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长期以来,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一直定位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落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历经四十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建设突飞猛进,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日益改善,富起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已经完全摆脱了落后生产力的束缚,以崭新的姿态和雄厚的国力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引起了全世界的瞩目。但发展中的问题层出不穷,如:贫富差距拉大、生态环境恶化等,影响了国家兴旺发达和社会和谐稳定,影响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有鉴于此,习总书记在报告中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可谓高屋建瓴、一语中的。 作为最基础的民生,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在教育中的体现尤为充分。诚然,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教育现状确实不容乐观。一方面,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改善,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能上学"的问题解决了,"上好学"的问题却难以解决;另一方面,在教育现代化推进过程中,出现了诸多不和谐的音符,如:教育公平、师道尊严、择校热、有偿家教、人才质量等。爱之深而恨之切,教育期待与教育现状的强烈反差导致社会对教育的批评多多。究其根源,根本在于教育发展不均衡和不充分所致。 从教育发展不均衡来看,既存在地区间发展不平衡问题,更突出表现为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城乡教育的差异,不仅表现为办学条件的不均衡,师资和质量的不均衡才是根本所在。择校就是择师,这是导致"择校热"的根本原因。 从教育发展不充分来看,由于应试教育观念的根深蒂固,素质教育在基层出现了泛化和空壳现象,"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是不争的事实。素质教育不仅主张智慧潜能的充分开发,更主张个性的全面发展。有人说,素质教育是青苹果,看起来诱人,吃起来酸涩难咽;应试教育是臭豆腐,闻起来臭,吃起来香。时下,无论是影响全国的"高效课堂",还是备受关注的"衡水经验",其鲜亮光环的背后是"高升学率"的支撑。唯有此,才会有趋之若鹜般的盲从者。 说到底,教育还是要解决为谁培养、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近年来,有的教育官员曾公开讲:"学校教育就是满足人民的教育需求,老百姓要求高升学率,学校抓应试教育就没有错。"诚然,在现行中国教育下,抓教学质量,提高考升学率无可厚非。问题是,育人为本才是学校的根本宗旨,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所在。教育不仅具有服务功能,更有引导功能,要引导社会和家长选择正确的教育目标和教育方式,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这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言以蔽之,人民日益增长的优质教育需求与教育发展不均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是时下中国教育的主要矛盾。抓住这一关键,才能破解教育难题,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