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傍着大学赚大钱


  1开跑腿公司 巧赚"懒人"钱
  做的啥生意
  鲁先生在沈阳某高校中成立了跑腿公司,这家公司的成员以勤工俭学的学生为主,在业务上则以给校内外人员送外卖、代购商品为主。公司规模虽然不大,但每月毛利都在万元以上,每年可获纯利10多万元。
  如何赚
  鲁先生最初的灵感来自学生的"懒惰"。很多新生参加军训之后,大多恨不得在床上多休息一会,谁都不愿去挤食堂。但中午叫饭店外卖,饭店都说忙不开。另外,如果赶上天气不好,学生们也普遍懒得外出购物。
  鲁先生觉得如果在学校里开一个跑腿公司,既方便了同学,又能让有困难的学生勤工俭学,岂不是个好主意?鲁先生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学校学生会,学生会负责人说,现在国家在政策上鼓励学生勤工俭学,只要鲁先生的公司经营手续、证件没问题,就能在校内开公司。
  不久,鲁先生的跑腿公司正式成立了。在试营业中,鲁先生日均接单100多个,最少的一天赚了120元,最多一天赚了200多元。看到有市场后,鲁先生更坚定了信心,于是扩大了跑腿公司的规模。随着影响力的提升,公司覆盖的服务区已达到学校周边3公里的范围内。现在,鲁先生已有了在沈阳其他高校中开设分公司的打算。
  2开烧烤俱乐部 巧赚旅游钱
  做的啥生意
  陈阳在北京某高校内开了一家烧烤俱乐部。和烧烤餐厅不同,陈阳并没有被动地等着学生光顾,而是主动把学生们组织起来,举办各种名义的烧烤活动,从而实现了年获纯利15万元的业绩。
  如何赚
  陈阳首先和北京某大学学生会合作,经营手续办理妥当后,在该校经营烧烤俱乐部。俱乐部采用会员制管理,学生们只需缴纳一定的会费,就能享受陈阳提供的服务:比市价略低的木炭、火炉等烧烤用品、提前准备好的肉串、布置好的场地等。每次烧烤活动,陈阳都可以销售大量的烧烤用具和饮料。通过这种方式,陈阳可平均每月获利5000多元。
  同时,陈阳和北京其他高校学生会联系,以校际交流的名义组织校际学生烧烤联谊会。年轻人本来就爱热闹、好交际,这种联谊会正好满足了年轻人的喜好,所以报名者非常踊跃。随着活动越来越频繁,陈阳的月收入也达到1—2万元。
  假期来了,陈阳的生意却没有淡起来。原来,他早就想好,利用学校假期,把各学校的学生们组织起来,进行北京城郊短途旅行,在野外进行烧烤。除了卖烧烤用品外,在租车、租场地他还能赚上一笔,例如他用500元每天的价格承租60人的大轿车,再按照每人30元/天标准向学生收租金,一下就能赚到近1300元。
  3租自行车 巧赚广告费
  做的啥生意
  2006年初,刘超在天津开了一家广告公司,具备广告经营许可证,有投放广告的资格,因此以承揽各种广告的设计和投放为业务。自2007年起,他利用自行车作为投放平台,并靠租给高校学生使用,达到广告投放的效果。一年之后,他已经由此获毛利将近百万元。
  如何赚
  刘超是受公交车广告的启发。他觉得把自行车作为一种广告投放平台,同样会收到效果,还不存在行车线路单一问题。那如何让能做广告的自行车在路上多起来呢?卖肯定是不行的,刘超把目光投向在校大学生。
  原来刘超通过多方調查,发现很多在校大学生没有自行车,他们外出办事时,感觉打车太贵,公交车又不方便。而买辆自行车,平时用不着,还要面对防盗问题,所以普遍反映还是花几元钱租着用合算。
  于是,刘超采购了一批颜色鲜艳的山地自行车,在某高校里办起了自行车租赁店,价格为2元/天。开业的第一天,就租出了50多辆车,随着时间推移,租车的学生愈来愈多,最高达每天200人次。不久,刘超在8个高校陆续开了自行车租赁店。
  看时机成熟,他找到了以大学生为主要目标顾客群的天津某电脑商城联系,经过效果调查,该商城欣然同意合作,并支付给刘超15万元广告费。刘超把各类电脑广告喷绘在车筐、车轮上,鲜艳的车体配上广告图案,简直成了路上一道风景线。后来,除了电脑商城外,刘超还陆续与眼镜、MP3等经销商合作,扩大了营业范围,业绩也增加了一倍。
  开校际运输公司 巧赚交通费
  做的啥生意
  2006年,武汉市在城郊建了一所大学城,汇集了6所高校,学生和教职员工共有约10万人。大学城规模虽大,但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武汉的赵先生从中找到了商机,开了家校际运输公司。公司很受欢迎,每年可获毛利50余万元。
  如何赚
  赵先生原来搞长途货运,经常在省际之间奔忙。一个偶然的机会,一名在校大学生告诉他,现在大学城距市中心有20多公里,往返的公交线路少,出行十分不便。赵先生听后心里一动,觉得这里有商机。他找到大学城,和学校后勤管理部门协商,租了学校里一个院子,开起了专为学生提供出行服务的运输公司。
  赵先生特意查询了相关政策,发现国家允许以盈利为目的的班车运营,于是他设立了从大学城到武汉市中心的班车,为了和公交车竞争,赵先生采取了两个办法:一是低价,班车的票价定为5元,比公交车低2元。二是方便,经过针对学生需求的研究,班车的路线途经武汉各大商业区、教职员工宿舍和火车站,因为价格便宜,而且乘坐方便,所以这趟班车受到了广大教职员工、学生的欢迎,平均每天运载乘客近千人次。
  同时,赵先生还开辟了来往于主校和分校间的班车线路,免去了学生们来回倒车的麻烦。不仅如此,赵先生还准备了两辆货车,承揽校内的货运业务,比如电脑、实验室器材等。多点开花,使赵先生的一年就赚了50多万元。
  4家政服务站进高校 巧赚"独苗"钱
  做的啥生意
  当前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尤其有不少城市里的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偏差。上海某家政公司经理李容,把家政服务站开进了高校,每年可获15万元的纯利。
  如何赚
  李容的家政公司就在上海某高校附近,经常接到大学生的"定单"。比如经常有学生在刚开学时来电,想找人帮忙清扫一下两个月没住过的寝室;还有不少学生让保姆每周过去两三趟,帮他们洗衣服、打扫房间。
  后来,因为校外人员进出学校有些不方便,李容干脆把家政服务站开进校园。为了获得国家政策和高校支持,他和高校勤工俭学部合作,吸收校园内自理能力强的贫困生为员工,组成了"大学生保姆"。这样,对于贫困生,就可不出校园获得一份工作助学;而对于李荣来说,则能进一步节省投资成本。
  校园家政服务站的业务主要是清扫和洗衣服,也兼做物流配送,为学生们送货上门。现在,李容还打算在上海其他高校中再开10—20所家政服务站。
  5做校园直投杂志,巧赚"消费"钱
  做的啥生意
  在成都某大学担任校学生会干部的刘洪燕等人,经常为学弟学妹们指导生活上的小细节:哪里的面最好吃,哪里的衣服最便宜。时间一长,刘洪燕突发奇想:"为何不向商家拉拉赞助,出本消费指南,这样既能盈利,又可以给学弟学妹们提供一些优惠。"
  如何赚
  2006年10月,正值大三的刘洪燕和另外几名学生一起,靠着学校附近多家商店支付的3万元广告费,挂靠一家具有资质的广告公司,创办了一份名为《校园消费》的DM直投杂志。杂志内容涵盖娱乐、餐饮、电影等多种消费信息,并印有消费场所提供的"代金券"、"折扣券"。同时,《校园消费》还专门开辟了与学生互动的版块。如:大学生才艺版、高校优秀才艺社团轮展、免费学生兼职信息版等。增加杂志相关性,提高杂志的阅读性和亲和度。
  杂志摆放在学校的食堂、宿舍、图书馆,供学生们免费取阅。由于定位准确,内容符合学生日常需求,杂志一推出就深受学生们的喜爱。仅1年多时间,杂志就从最初的1万份扩大到4万份,覆盖了成都的26所大学,合作商家超过300家。刘洪燕他们的年广告收入也达到了40万元左右。
网站目录投稿:访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