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60年代,祖国的三线建设使无数人才汇聚大西南,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和开天辟地的勇气在这片土地上耕耘,贡献了全部的青春。三线建设历时16年,跨地13省,4万多人迁徙内地,上千万人参与建设,终于撑起了新中国的脊梁。今天,我们用一种特别的方式,回眸凝望,与历史展开对话,汲取时代精神,策动未来的脚步,聚焦在那些三线建设群体英雄身上,让他们的精神和坚定,面对面与我们走在一起,为后人在精神和物质上汇集积淀能量与光芒。 三线建设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党中央从全球视野和中国社会主义革命事业的长远大局出发,为加强战备,逐步改变我国生产力布局而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不仅创造了巨大的工业物质财富,也孕育了艰苦创业、敢打敢拼、顾全大局、团结协作、爱国奉献、不怕牺牲的三线建设精神,也留下了数量众多、种类丰富的工业遗产。西南是三线建设的主战场,因此,修建三线建设博物馆,就是为了重温三线建设伟大历史,全面展示三线建设的丰硕成果,讴歌三线建设者的丰功伟绩,缅怀三线建设英烈,更是为了弘扬三线建设文化,继承三线建设精神,为保护好、利用好这一宝贵的工业遗产,为西部地区的后发赶超和同步小康提供精神支持和动力。兼具历史与现实的三线建设博物馆,将会在未来的日子里不断地提醒着后人:饮水思源,不忘根本。 以下介绍的四个三线建设博物馆,突破以往馆藏建设的孤立思维,通过结合生态环境,打造博物馆景区化新概念,并以人物活动为主线,实现历史展示鲜活化,有的通过实物、图片、模型等基础资料,配合现代科技化互动手段;有的引入"体验式"创新展览模式,建成独具特色和吸引力的军工遗址类专题博物馆,以探索工业遗产利用的特色产业化和社会化服务之路。使三线建设精神和军工文化价值永远激励和引导新工业前进的轨迹。让我们一起走进三线建设博物馆,把关注的焦点汇聚到这里,认真解读那一件件藏品,用心感受那段充满艰辛和激情的岁月,共同展望三线建设者的再次荣耀。 中航工业航空三线博物馆 ——穿越时空的隧道 由中航工业和建川博物馆合作建设,旨在宣传航空三线及航空工业历史、提升中国航空工业品牌形象的中航工业航空三线博物馆,坐落于成都市大邑县安仁镇建川博物馆聚落内,由4座连体建筑组成,外观大气宏伟,内部展场面积2 500多平方米,加上室外展场,总面积超过4 000平方米。整个航空三线博物馆投资2 000万元,由中航工业旗下规划建设公司建筑,总建筑师傅绍辉担当建筑设计,陈列了来自中航工业成飞、黎阳、陕飞等60余家三线企业员工捐赠的200多大类,共上万件珍贵藏品。馆内共设航空缘、航空情、航空志、航空魂4个展厅。以大量的老照片、文字及三线建设者们用过的劳动工具、生活用品等,真实再现了炽热如火的三线建设年代,突出了航空人"航空报国、强军富民"的情怀,充分展示了航空三线人崇高的精神风貌和中航工业的辉煌成就。 整个博物馆以场景复原、实物陈列相结合的方式,根据航空三线建设发展的时间走向,围绕"创业初期的艰苦岁月""扎根大山的生活场景""热火朝天的工作状态",和"改革开放至今航空成果的卓越成就"四个部分进行陈列。整个展厅通过《三线背景》《开山修路》《挥洒激情》《扎根大山》《全面投产》等几部分,将支援三线劳动者当年的工作状况串成一个有机整体。走入馆中,全部是实物陈列,其中一展厅还陈列出航空三线老一辈建设者提供的永久牌自行车、凤凰缝纫机、煤油灯、粮票、各种老式家具等办公及生活用品,处处体现出三线人以及航空人的奉献精神。 航空情(扎根大山)展厅真实还原了三线航空人创业初期的生活场景,让我们感受到了航空三线建设者心系航空、情洒大山的崇高情怀。映入眼帘的建设家园场景,是根据当年的历史照片复原的真实生活写照;在影像记忆展厅,通过影像资料,系统地回顾了老航空三线发展的历程;航空魂(改革转型)展厅,包括歼十飞机在内的各个时期的歼击机、运输机、教练机、直升机以及空警系列飞机模型,制造工具、工作场所模型,充分展示了中国具有代表性的航空成果;此外,博物馆外还陈列着直-5、轰-5、歼-7、强-5、歼-6、歼-5等8架各式雄姿威武的战斗机实物。 中国航空工业自创建以来,坚持把"强军"作为航空报国的核心基石,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积极研发先进航空武器装备,经过60年的顽强拼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我国的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其中,航空三线企业功不可没。航空三线企业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建设起来的,建设初期,广大航空三线人秉承国家利益至上的理念,积极践行航空报国的崇高使命,头顶蓝天,脚踏荒原,以"一颗红心两只手,自力更生样样有"的豪迈气概和奉献精神,在荒无人烟的山区建成了一座座现代化的航空城,为国防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 20世纪60年代初,国家提出,航空工业建设项目要"靠山、分散、隐蔽"来建设自己的战略后方。自1964年开始,全国各地大批技术骨干、科研专家,还有刚毕业的大学生,从繁华的大城市出发,带着满腔热血和无限忠诚,带着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背负着光荣的使命挺进大山,扎根在这片土地上,轰轰烈烈的航空三线建设由此展开。其中以四川中部平原和贵州地区数量最多,企业规模最大。 大量工厂都依山而建,工人长期待在山洞中,面对异常恶劣的工作环境,航空三线人秉承"航空报国、强军富民"的坚定信念,舍小家顾大家,不讲报酬、不讲条件,不叫苦、不叫累,"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把青春和热血全部献给了航空三线建设。 航空三线博物馆的落成,对于收集保存航空三线企业发展的珍贵文物史料、回顾总结航空三线企业发展的历史经验、展示我国三线航空工业成就,弘扬航空三线企业特有的企业文化和精神,前瞻航空工业的发展远景,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将增进公众对中国航空工业不平凡发展历程的了解,促进我国航空工业科技进步,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必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重庆三线建设博物馆 ——兵工老厂的新生 只要去过重庆南川区美丽的金佛山西坡的旅游者,一定会对山脚下几栋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灰砖拱顶夹杂着现代透明玻璃观光电梯的建筑印象深刻,这就是颇具"后现代"情调,位于天星度假区的重庆三线建设博物馆(三线酒店)。 重庆三线建设博物馆占地面积约25亩,其原址是修建于20世纪60年代末三线建设时期的兵工企业重庆天兴仪表厂,距离南川城区20公里。2000年,天兴仪表厂搬迁成都龙泉驿后,原厂房和住宅全部废弃,如今只剩下留存旧建筑5栋70年代的职工宿舍楼和一个露天电影院。而重庆三线建设博物馆在完整保留民宅和电影院原有旧建筑的基础上重新加以保护和利用,从而恢复了原有的三线特色。 三线建设博物馆主体建筑由三部分组成,三层楼的主馆、旧馆和露天电影院,远看整个建筑群就像一艘扬帆起航的大船。整个博物馆(酒店)建筑面积为5 000平方米,开辟的博物馆式体验酒店,共有客房117间,分为三线体验客栈。每一间客房都有一件关于三线建设的物品,如先进奖状、工作服、漱口杯……以及关于三线建设的故事。客栈保持原有三线时期的生活方式,如公社食堂、老式黑白照相馆、老式理发店、红书店、粮店、供销社、三线标语等极具时代特征的商业配套设施,让广大游客重温那个让人魂牵梦绕的三线时期工作和生活状况。 在原有电影院场地的下面,掏空增加为金佛山博物馆,寓意隐藏在山里的博物馆。博物馆入口由底层进入,在视觉上给人以山地步行的感觉。在博物馆的顶部,即露天电影院的场地中增加玻璃镂空。白天太阳光直射入博物馆,夜间博物馆灯光透过玻璃照在电影院的场地中,向游客展示金佛山珍贵的动植物资源。 除了历史陈列,整个博物馆(酒店)呈现出怀旧氛围。具有历史厚重感的青砖,沿用当年的圆弧屋顶,窗花及遗留孔洞;酒店会在露天电影院播放露天电影、组织演出,恢复当年的场景。露天电影院的3间小屋,也恢复成当年的广播站、电影播放室、宣传室。当时的生产生活场景,让参观者身临其境,过去的单工宿舍、多子家庭、厂长办公室、财务室、军代室、供应科、理发室、收发室、卫生所等都一一呈现在眼前。房间装饰还原三线建设时期的风貌,如毛主席挂像、为人民服务的瓷洗脸盆、收音机等,充分保留了三线建设时期的建筑风格艺术,再现了三线建设时期的原生态生活风貌。高音喇叭喊出的"同志,您好!凭粮票开饭"……重温激情燃烧的岁月,是年轻一代体验革命年代的首选之地,更是党政工团开展学习活动的最佳场所。 三线建设是三线军工企业的根与魂,重庆作为西南三线建设最大的中心城市之一,留下了数量众多、种类丰富的三线建设工业遗产。南川区政府和重庆旅游投资集团通过联手将三线企业闲置土地盘活,以发展旅游产业,为传承三线精神,挖掘三线文化,实现转型发展,打造现代特色都市找到了新的发展路径。 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 ——激情燃烧的记忆 走进位于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的三线建设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青砖墙上"好人好马上三线,备战备荒为人民"这几个醒目的红色大字,再加上矗立在门厅的"大三线建设"主题雕塑,使人们仿佛回到了三线建设的年代。 2013年8月开馆的贵州省三线建设博物馆是目前国内唯一以三线建设为主题的博物馆。全馆建设面积2 700平方米,包括占地40.22亩,建筑面积16 000平方米的广场在内,总投资7 200万元,分三线遗址、文物展示区、工业遗产园展示区、三线文化体验区等人文景观。以收藏、研究、陈列三线建设文化遗存和标本为己任,以丰富的陈列和精巧的布置,再现了当年三线建设者们投身革命事业火热的建设场面,展示三线工业文明及发展的辉煌成果,让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三线建设精神生机焕发。 室外部分包括县委楼(当年彭德怀指挥三线建设办公场所的遗址)、三线建设指挥部、陆家大院、育才壁,以及三线建设时期的蒸汽机车、"行车"、发电机等机械设备历史文物;室内部分则以三线建设时期极具代表性的生产及生活工具、重要历史文献、珍贵历史图片资料等为主要展品,并通过微缩场景再现当时的生产生活景象。 博物馆玻璃大厅外形极具现代感,背后是红色砖墙的陈列室,厅里立着一个由机器零部件构成的大三线建设雕塑,馆内收藏的三线建设时期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及一批重要历史文献、珍贵历史图片……每一处都再现着那段气吞山河、感天动地的三线建设史诗。在"交通建设会战厅",人们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干打垒、住帐篷、吃干粮、喝稻田水、顶风冒雨战斗、工作在荒山野岭之中的年代。 博物馆照片墙上每一幅珍贵的老照片都凝聚着三线建设参与者们艰苦奋斗的回忆,仿佛又回到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博物馆外广场上陈列的旧机床的每一道螺纹上都镌刻着时光的印记;巨大的钢水包,还有在水钢服役了37年的蒸汽机车车头,见证着老一辈"三线人"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岁月。一件件陈列的物品虽然静默无言,却带着历史的厚重感向人们讲述着这座城市走过的每一步。博物馆依托1965年三线建设指挥部的办公楼,在保持原有建筑风格的基础上,对内部结构进行改造和装修,连修建的砖块也是从以前的老建筑物中拆下来的。 三线文化体验区主要由三线客栈、食堂等组成,供游客和市民休息、饮食。 六盘水是三线建设西南地区的主战场,重要的煤炭、钢铁基地,是三线建设滚滚浪潮中诞生和发展起来的一座新兴的初具规模的现代工业、工农结合,发展前景良好的西部浅内陆的重工业城市。这座城市既有深厚而丰富的三线文化底蕴,更是三线建设精神的传承者、传播者、弘扬者。为纪念三线建设的这段可歌可泣的历史,打造六盘水精神高地、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的精神教育基地,感恩的钟山人修建了三线建设博物馆和三线建设文化广场,以在享受幸福生活的同时,念念不忘三线建设者们为当地作出的伟大而无私的奉献。 涪陵816核军工巨洞 ——文化基因的宝库 2010年4月,荒废已久的重庆涪陵816核军工巨洞的部分区域作为景区开发,开始成为旅游项目对外开放,接受游客参观,终于揭开了40多年尘封的神秘面纱,向世人诉说作为世界第一大人工巨洞的传奇。 重庆816军工洞体,紧靠乌江,背靠武陵山。位于举世闻名的乌江画廊门户涪陵区白涛办事处(原白涛镇)境内的金子山中,距涪陵城区25公里。山高林密的小山包下,隐匿着工程浩大的地下核工厂,单从外貌看,除笔直高大的排风烟囱外,看不出任何工程的痕迹。 20世纪60年代,前苏联对中国进行核威胁,中央决定在三线腹地建设第二个核原料工业基地,要求是靠山进洞,具有备战作用。1966年8月16日,由周恩来总理签署命令批准在西南建设最早的核工厂——816工程(进洞的原子能反应堆及化学后处理工程),即在尖子山腹部修建地下核工厂,主要生产为制造原子弹提供的钚239核燃料,当时这被列为绝密级军事机密。从1967年2月一支神秘的特种兵部队秘密进驻,担负开凿打洞施工任务,到1984年停军转民,耗时18年。前后共投入人力6万多,掏空了一座山,总投资7.4亿元,总建筑面积10.4万平方米,历经急建、缓建、停建。国家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此时洞体已完成建筑工程量的85%、安装工程量的60%。在整个核军工洞的建设过程中,有53位解放军战士为之英勇牺牲。直至2002年4月8日,国防科工委对816地下核军工洞体下达解密令后,此洞才得以重见世人。 816核军工洞主要分为洞体、核工厂主洞、核反应堆大厅、核废料处理场、毛洞与多层洞体系统、通风口与通风系统、"锅底"、中央控制室、"废墟"系统、高层洞体系统等,具有"神圣、神奇、神秘"三大特点。洞体完全隐藏在山体内部,总建筑面积10.4万平方米。洞体施工挖出的石方量有151万立方米,如果将这些石渣筑成1米见方的石墙,可长达1 500公里;洞体内厂房进洞深度400米左右,顶部覆盖层最厚达200米,核心部位厂房的覆盖层厚度均在150米以上,可承受100万吨氢弹空中爆炸冲击波和1 000磅炸弹直接命中攻击,还能抵抗8级地震的破坏。洞内建筑布局宛如迷宫,洞中有楼,楼中有洞。当年工程停止后,有些洞口被封,因此无人知晓洞口的确切数字。 816核军工洞内共有大型洞室18个,隧道、导洞、支洞、道路及竖井130多条。洞体轴向线叠加总长达21公里,山体周围共有大小抽屉形的洞口19个。走进洞内可看到,洞体笔直而宽阔,其空间完全能容纳载重卡车轻松驶入,其深度只见洞顶一排排白炽灯次第远去,一眼望不到尽头。根据不同规划,洞内岔路、楼梯、电梯、厂房随处可见;人员出入口、汽车通行洞、排风洞、排水沟、通气管道、仓库一应俱全,仅排风烟囱就高达150米。洞内冬暖夏凉、四季恒温,温度维持在25 ℃左右。洞体现在虽然解密,但进去时仍需专人引导,否则很容易迷路。 据了解,816洞体结构主要由反应堆和废料处理两部分构成,反应堆部分是整个工程的核心。洞内最大洞室为反应堆主厂房,侧墙开挖跨度为25.2米,拱顶跨高31.2米,高达69米,总面积1.3万平方米,足以摆下一个标准足球场或一栋20层的楼房。核反应堆大厅从3层直通9层。除了主控台的操作仪器原封未动外,操控台上还安装着当时国内最先进的计算机。当年反应堆的支架部分依然存在。大厅底部位于洞内的三层,有一上口直径20米左右,深5米的圆形锅状池子——核反应大锅,还有负责正常生产的生产泵、负责调控温度的控制泵以及可对"失控"者及时制止的安全泵等。 位于9层的中央控制室计算机系统,占了三面墙,面积达150平方米左右,计算机高达两米左右;空荡荡的大厅顶部,布满了圆形的通气孔,每个直径有10厘米左右。反应堆大厅四周的墙上布有两层钢制的走廊,乳白色油漆刷就的墙面依然闪闪发亮;厚重的铁大门足足有两寸厚;型钢做成的支架,绕成一个正四方形,支架下偌大的工艺管圆形插孔密密麻麻,有1984个工艺管道,旁边1米多宽防辐射沟内,铺满了从云南运来的重晶石沙。 令人遗憾的是,1984年2月,正当工程接近收尾,却随着国际形势变化和国民经济战略调整,"816工程"被国家紧急叫停,直到1988年封闭。如果当时再投入1亿元,核工厂马上就可以完工生产核燃料,但工厂因此始终没有正式投产。工程停建后,原职工队伍军转民,工程转产改建了化肥厂,1993年更名为中国核工业重庆建峰化工总厂。现在,该厂把极小一部分洞体作为物资仓库加以利用,其他部分仍处于闲置状态。 "816工程"是我国三线建设历史不可磨灭的重要代表性工程,是国防建设史上永远的样本与丰碑,是中国地下建筑艺术与审美的精华,是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也是一座充满智慧与创造的红色城堡,更是一段特殊历史的见证。被誉为"深埋大山中并尘封达40余年之久的绝世和氏璧""堪与三峡大坝争锋"。经多位知名专家评估,该洞体是全国乃至世界的第一大人工洞体。同时,作为曾经的核工厂实体,"816工程"以旅游产品的形式对大众开放,无论在国内还是在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816工程"不仅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国防旅游科普教育基地,还被誉为重庆红色旅游胜地。这个世界独占性的旅游资源对中外游客具有极强的吸引力。 结语 大西南三线建设是中国西部开发史上一部气吞山河的史诗,是一曲改天换地慷慨激扬的宏伟交响乐,是祖国强盛履历中重要的一步,它对中国西部,对整个中国社会都产生了极其深刻而久远的影响。三线建设博物馆陈列的珍贵文物、图片和文献,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再现了三线建设那段激情岁月。三线建设时期的建设者们为中国现代化事业作出的奉献和牺牲,是新老企业人宝贵的精神财富,将永远被历史铭记;是新时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教材,它将激励全国各族人民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实现中国梦的征途中再创辉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