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学家眼里,企业文化到底是什么?经济学家对"文化"的兴趣通常很淡,有一些人甚至持有根深蒂固的偏见,即认为文化只是代表着一切说不清楚的东西的混合,而经济学要着力研究的是那些能够说清楚的东西。然而,如果我们将文化的神秘面纱拿掉,而将文化看作是某种能够影响人们偏好的因素,甚至直接将文化等同于"偏好",那么文化在经济研究中的重要性就会立即显现。这里我们不妨用五个比喻来说明一下"企业文化"的功用。"发动机"一是"发动机"。企业用什么来激励员工,正规制度讲究的是物质奖励、金钱刺激,工资、奖金,以及股权、期权都是这一思维模式下的产物,这当然是重要的。然而,经济学对这一点洞若观火,知道完全靠物质奖励是行不通的。为什么?因为任何东西包括物质刺激在内,其激励作用都是边际效率递减的。开始时也许有用,但在人的收入与财富达到一定程度后,其作用就越来越小了。这个时候,你不能只靠物质,也要靠企业文化等来激励员工,为企业的发展寻找新的动力。"指南针"二是"指南针"。企业设立制度,是为了对企业的行为有规范。然而,市场瞬息万变,靠制度实际上很难跟得上市场的变化。这个时候,企业员工的行为更多要靠企业文化引领。举个例子,农民在海尔牌洗衣机中洗地瓜,结果把洗衣机洗坏了,要海尔退赔。如何处理这件事非常考验海尔员工的智慧。按理,海尔可以完全不管。洗衣机嘛,不言而喻,当然是用于洗衣的,洗地瓜洗坏了责任在你消费者。但海尔也有一定责任,因为它没有说洗衣机是不可以洗地瓜的。这个时候,不是海尔的制度,而是海尔"真诚到永远",强调服务至上的文化引领员工妥善地解决了农民的申诉。更绝的是,海尔在此后,居然发明了可用于洗地瓜的洗衣机,这使得本来可能演变成"公共危机"的一件对海尔相对不利的事件变成了喜剧。其中所仰赖的正是海尔的优秀企业文化的"指南针"作用。特别 有人讲,这些企业是属螃蟹,得意时横行霸道,但是一红就死。精辟!对于一个企业来讲,它最终的使命就是活下去,是活下去并能够长大。那么企业的使命究竟是什么?其实,企业唯一的使命就是要活下去。活不下去对企业来讲,是最可悲的事情。现在各种统计资料很多,有人讲中国企业的平均寿命是2.9岁,过把瘾就死;有人说是6岁。国外的说法是:一个大企业的寿命小于人的寿命,还要二分之一。所以我祝贺在座的企业,祝贺大家还活着,活下去就很不容易呀。第二个,中国企业现在还规模太小了。在市场经济下,规模小是一个企业存在的障碍,小企业稍有风吹草动都有可能倒下去,而大企业有规模优势。从这点上讲,活下去永远是企业的使命,活不下去那就是中国企业的现实。企业"不好活"的三个理由竞争让我们不好活我们现在要思考,企业为什么活不下去?中国很多企业确实是有限公司,活得有限,小得也有限。那么企业为什么活不下去,我想有三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激烈的竞争。激烈的竞争使每一个企业都活得不舒服。哪些企业最舒服?垄断企业。垄断企业因为他对资源的垄断,它可以垄断市场,垄断服务。但是现在是市场经济,垄断者的日子也会越来越不好过。激烈竞争的实质是什么?是对消费者的竞争,因为企业最大的目的是为消费者提供服务,而且消费者要能够认可你这个服务。消费者的最大特点又是什么?消费者最大的特点是没"良心",因为顾客有选择的权利,但没有必须选择你的义务。一旦消费者离开厂家,厂家就没有存在的价值和理由,所以激烈的竞争使每个企业都很难活得舒服。实际上我们经常讲危机意识,危机意识的源头就是消费者,消费者没有和我们缔结一个永远消费的合同。机制退化让我们不好活第二个原因,机制的退化。 如,在一度的大型职工文艺大奖赛,从飞翔到方太,连续14年不间断,参与面广、政治意义强,自编自导自演,歌唱好人好事、产品、企业,还要打分评比,光这一招,已在方太人的心目中拧成了一条绳,切实达到了"内聚人心、外树形象"的目的。经过4年来的精心培植,方太文化已成为方太管理的重要特色,以及提升企业形象、促进经济建设的重要手段。由于企业文化对内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感召力,对外具有很强的渗透力和辐射力,方太吸油烟机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就在全国刮起了3次"方太旋风",市场占有率上升到第二位。在宏观经济紧缩的形势下,引发了"方太现象",以高速的经济增长率和市场占有率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瞩目,从而成为创造消费、创造市场的典型。当前,乡镇企业正处在有史以来最重要的二次创业时期,面对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大背景,首先必须实现思想观念上的大调整。如果有谁认为企业文化抓不抓关系不大,反正饿不坏肚子、冻不坏身子,只要经济搞上去了就可遮住百丑、名利双收,这就大错特错了。邓小平同志指出:"不抓精神文明建设,物质文明建设也要受到破坏,走弯路,光靠物质条件,我们的革命和建设都不能胜利。"只有切实将企业文化提高到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的地位,将之视为企业的灵魂、发展的动力和现代竞争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才能以更新更超前的思路掌握未来的主动权! 正是通过这一系列文化营销,恒源祥正建立起自己的"文化长城"。并将其延伸至企业经营的每个环节。美国一家调研公司曾作过调查,表现出色的公司、员工往往都有一套较清楚的企业价值观。表现差的公司,则多半没有统一的企业价值观。可笑的是,那些把财务目标定得非常明确的公司,即使在财务上的表现,也不如那些把财务目标定得不够明确,但注重共同信念和崇高目标的公司。企业文化是员工追求与理念的集中表现一个强大的企业不一定有很深厚的文化,文化是企业的伴生物,只有当企业文化渗透到员工内心,形成企业内部的伦理和一种企业内部大多数员工所共识的观念,员工真正明白企业追求的价值标准,才能自觉维护企业的利益,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工作中,真正做到自觉、自律、自学、自新。自觉是前提,自律是保证,自学是创新的源泉,自新则是创新的集中表现。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每一位员工品格将直接关系企业文化这棵"大树"的成长,培育良好道德品格,树立企业全局观念是企业文化得以健康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高效的企业文化宣传,盘点企业文化参禅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