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管理作为学院教育教学活动正常进行、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支撑与保障,在促进学生就业工作上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近年年来,随着学院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学生管理工作在促使就业工作方面出现的严重不足和暴露的新问题的逐渐凸显,一定程度上影响学院的社会声誉和招生工作。 下面我主要从学生管理工作促进毕业生就业的角度出发,对当前学院学生管理工作现状进行多角度分析,提出学生管理工作必须以就业为导向,积极转变管理方式,进一步明确人才培训目标,强化课程改革,确立实践教学的主体地位,坚持产学结合,提高学生的就业素质,从而提高学生就业率等方面进行汇报。 1 当前学院在校生主要心理状况 目前我院共有在校生1954人。其中高职学生1554人,中职400人,绝大多数学生处于青年时期,从年龄上看他们已经属于成人,但心理发育还未完全成熟,进入大学后,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不仅生活要自己打理,过去的被动学习也一下演变为主动的学习,生活和学习的变化导致了学生心理矛盾,易产生心理问题。从2018年秋季抽取的375名高职学生心理测评数据可以看出,随机抽取的375人中,一级心理问题47人,二级心理问题56人,三级心理问题65人,其产生原因如下: 1.1 内在心理承受能力差 目前学生城市户口学生占42%,从学生自身来看,这些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娇生惯养,而进入大学后,由于个人的不成熟,对社会和学校的很多问题缺少了解,因而思想上容易产生各种问题,特别是心理问题。有些学生本身情绪发展就不稳定,再加上学院对这部分学生在心理素质的培养和熏陶没有跟上,导致学生心理承受力差,厌学、逃课、娇气、自尊心强等心理特征表现明显。还有一部分学生在毕业季来领之际,在巨大的就业压力面前,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比如焦虑、迷茫、自我认知能力差,没目标乱投简历,任性换岗或者辞职等现象。这些都是在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产生的新问题和新的挑战。 1.2 外在因素压力大 1)在高考录取残酷的竞争背景下,高职录取的学生本身学习成绩就差,学生在高考前不自信和自卑的心理就已经产生,这样的一个群体在高职院校学习,加上管理服务跟不上,学生内心阴影得不到有效释放,长期以来,缺乏自我认知,对自己职业生涯规划不能准确的把握和定位,极易产生迷茫、消极、厌学等多种心理问题。 2)就业压力大。随着大学扩招,大学生不断进入就业市场,就业压力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出来。据中国著名的人力资源服务商智联招聘发布的最新调研结果显示,2017年全国大学生毕业人数达到795万,到2018年这一数字已增长到820万,而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只有68.5%找到了工作。在巨大的就业压力面前,一些心理脆弱的大学生因承受不住而崩溃,产生了多种多样的心理问题,比如消极、厌恶、甚至憎恨的特征,造成毕业后不适应社会,不适应企业管理模式,甚至受不了半点委屈,最后失业。 1.3 人际交往能力差 我们学院招录的学生来自不同地方,其性格、成长背景不同,相处时需要有一定的沟通技巧和包容的心态,从近2年来,我院学生所表现出的心理现象来看,很多学生缺乏人际交往技巧,容易与人起冲突,体会不到团体生活的相融性和乐趣,由此形成孤僻、内向的性格特征,但由于缺乏正确的指导而无法纠正,最后为了逃避而陷入网络世界、聚众喝酒甚至任性打架等现象时有发生。 2 充分认识学生就业是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前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人才资源由市场优化配置,学院培养的学生必须先通过市场的检验才能确定是否合格,完成就业后,学生管理工作才算完成。所以在学生的管理工作中,要充分认识到学生就业的重要性,把就业作为学生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容忽略。 毕业生的就业好坏与学院的招生、人才培养工作直接相关,学院就业率的高低反映了学院在市场中的受欢迎程度。现今中学毕业生选报志愿时,除了浏览学院自身的宣传材料外,还特别关注学院专业历年的就业情况,就业率已成为中学生填报志愿的又一重要参考依据。同时,国家对就业率低的学校也采取了新的措施,教育部在2011年下发《关于做好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教学[2011]12号),通知指出,对就业率连续两年低于60%的专业,调减招生计划直至停招。 2017年再次下发了《关于做好2018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教学〔2017〕11号 , 通知指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高校毕业生就业事关广大学生及其家庭切身利益,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各地各高校要认真落实就业"一把手"工程,建立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切实做 到就业创业工作,要确保"机构、人员、经费、场地"四到位。 教育部此举的目的是促使地方和高校树立就业意识,将就业因素纳入到高等教育的长期发展规划之中。就目前我们区内的一些同类高职院校来看。绝大多数学校已经开始认识到毕业生就业不仅仅只关系着毕业生自身的利益,并且与学校的稳定和发展密切相关,均成立了独立的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专门为毕业生服务。 3 建立就业为导向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措施建议 3.1 提供专业的就业指导服务 从目前的形式来看,学院毕业生就业状况并不乐观,部分学生因为就业压力较大而引起了一些心理问题,需要加强心理教育辅导。针对一般性的心理问题,可以通过板报、心理辅导讲座等形式,加强教育引导,缓解他们的负面情绪。对于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要开展个体心理咨询,针对个案进行针对性、系统性的辅导,使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发展自我,提高毕业生的成熟度和心理抵抗能力。 3.2 全方位开展就业指导工作 在新生入学伊始,学院需加强新生就业指导教育,具体内容包括向学生介绍专业情况以及就业前景介绍,积极帮助学生做好职业发展规划。进入大学二年级,可适当增开一些"职业指导课程"教学,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指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帮助他们掌握就业相关知识和技能。而对于面临毕业的大学三年级学生,应重点加强就业政策和就业方针的宣传,开展就业技能指导和就业心理辅导,使其做好就业准备。同时,要定期组织人才交流会,努力拓展就业渠道和空间,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双选"活动,及时择业,愉快地走上工作岗位。 3.3 努力解决就业办公环境,建立健全真正意义上的能独立开展就业工作专职部门,按在校生的比例合理配备专人,使其更好的开展工作,同时应按教育部有关文件规定,合理制定出就业指导课程开设实施办法,课时标准和就业指导课授课教师的任职条件,努力推进学院就业工作新局面。 4 结束语 学生就业是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院学生管理工作中,必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积极转变管理方式和管理思想,进一步明确培训目标,强化课程改革,坚持产学结合,提高学生的就业素质,从而提高学生就业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