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组织安排于 2017年11月20日来陡山河乡李湾村担任第一书记, 严格对照第一书记职责开展各项工作,现将近两年来的工作回顾如下 。 李湾村属陡山河乡重点贫困村。地处江淮分水岭,位于新县陡山河乡南部,距乡政府所在地 9公里。全村辖18个村民组,14个自然村,423 户 1599人。总面积 3.5 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625亩,山场面积3950亩。目前全村共有贫困人口130户 422人,五保27户 29人,低保77户99人,残疾人50户 66人。全村现有党员33名。2017年脱贫119户 378人,目前未脱贫3户10人,贫困发生率由识别前的27.4%降至到0.6 3 %。2018年4月国家暗访组暗访检查,2018年6月代表陡山河乡接受国家第三方评估,零问题反馈,取得优异成绩。 一、 完善组织制度建设 一是强化班子建设。通过学习、研讨、观摩,逐步转变两委成员落后思想意识,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在思想上与当前扶贫开发的大背景、大形势保持一致。积极发挥村组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挖掘潜力,组织发动广大农户大力发展生产,勤劳致富,真正提高村级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二是做好党员的发展和教育工作。培养入党积极分子,组织有文化、懂技术的复员军人、致富能手,通过开展学习培训、集中座谈、专人帮扶等方式,引导他们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做好人才的储备工作。健全党员学习制度,充分利用党员远程教育平台,定期组织党员集中开展远程教育学习,落实 "三会一课"制度 ,认真开展 " 6+1 "党员主题日活动 。按照 "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工作方针,规范党员发展,严格审察把关 。 三是加强阵地建设。立足村部现有办公条件,发挥派出单位的后盾力量,加大财力物力支持, 先后购买了电脑和彩色打印机 ,设立党员活动室和图书室,丰富群众日常生活;投资兴建村级文化广场,健全村级文化活动阵地,配置健身器材,提升文化品位,满足群众精神生活需要。 二、落实基层四项机制 一是认真落实基层民主科学决策制度,规范运用 "四 + 二 "工作法解决村级重大事务 10 余件,推动基层治理民主化、法制化、规范化,充分调动了党员队长参与村级事务,支持村级发展的积极性。 二是认真落实矛盾调解化解制度。将 18 个村民组全部分配到村两委班子成员管理,明确责任,分片管理。着力构建民事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多调联动的 "大调解"格局,充分 发挥 "五老四员"作用 ,配合 "一村一警"、"基层法庭"等司法调解手段,融法、理、情为一体,最大限度地化解矛盾纠纷。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工作,对基层不稳定因素和矛盾纠纷进行梳理归类 , 共化解矛盾纠纷 20 余起,促进了农村的和谐稳定 , 2018年被乡党委政府表彰为信访稳定先进单位 。 三是认真落实基层便民服务制度。搭建便民服务平台,完善便民服务设施,建立便民服务台帐。 健全 "首接责任制"、"一次性告知制"等制度,实现了群众办事"一站式服务"。 受到群众及上级领导的一致好评 。 四是加强基层党员干部党风廉政建设。成立了村级党风政风监督委员会,明确工作职责,将村级重大事项纳入监委会监督之列,主动接受监督, 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实施政务公开,将村级财务、村级事务代办、民主决策等及时公开,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实现村级日常事务的规范管理。 三、积极发展产业项目 һ 是认真落实好到户增收项目。 积极落实《李湾村 2015-2018年产业发展规划 》,依托到户增收项目, 鼓励贫困户申报种植、养殖、小型加工等项目,分三次入户调查,宣传发动,鼓励贫困户积极发展项目。 目前李湾村贫困户自主发展产业 36户,加入德龙玩具公司26户,贫困户上项目率达100%;依托金融扶贫项目,帮助95户贫困户增加收入;通过产业带贫,帮助留守贫困劳动力50余人就近就业。 二 是开展结对帮扶工作。 加强与 定点帮扶单位 商务局、县委巡察办帮扶责任人的协作和配合 ,组织 帮扶单位 干部实施 "一对一"帮扶,定责到人,走访到户,了解实情,制订台帐,落实帮扶措施。 一年来,在村两委和帮扶单位责任人的共同努力下,李湾村积极落实 "网格化"管理要求,大力开展幸福大讲堂、昼访夜谈、清洁庭院等工作,提高了群众对政策的知晓率和满意度,如 2019年春大病医疗补充保险收缴期间,部分群众对政策不理解,有猜疑,先后在各村民组开展幸福大讲堂活动,不厌其烦的向群众讲解政策,得到村民认可,顺利完成缴费任务 。 四、突出基础设施建设 对已规划批复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协调力度,以促进项目的顺利实施。 完成了李湾村村部整修和社区服务平台建设,完成公路沿线及宋湾、叶湾、李湾村民组 3公里亮化工程,安装太阳能路灯65盏;完成叶湾、宋湾、马坳等自然村三个文化广场及配套设施建设;完成了动力电改造任务;争取国土整理、扶贫开发整村推进、水利建设等项目资金400多万元,硬化道路3.63公里,新修桥梁1座,整修大塘17口,治理河道1310米,修整大堰4道,新建卫生公厕2所,解决了423户1595户人口的安全饮水问题。争取上级项目资金,兴建敬老院一座,完善老人日间照料中心配套设施, 进一步夯实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极大地 改善 了 群众 的 生产生活条件 。 2018年被乡党委政府表彰为完成责任目标优秀单位 。 五、提升文明建设水平 一是配合乡政府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部署,吃透相关政策,加大资金保障力争,提前谋划,积极做好宣传发动和选址规划工作,确保项目建设的顺利推进,进一步改善村容村貌。 二是提高村级文明建设水平。争取村级文化大院项目,配置文化、娱乐、健身设施,丰富和提高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质量。大力宣传民族传统文化,提倡乡风文明,倡树文明新风,不断提高村民的文化素养和思想道德水平,努力营造尊老爱幼,遵守孝道,邻里和睦,团结向上,艰苦奋斗,勤劳致富的和谐氛围,不断提升村级整体文明程度。 三是强化环境卫生整治,加大卫生设施调入力度,规范清洁工日常考核管理,加大公厕改建和垃圾池建设力度。推广 "门前三包"制度,开展集中整治,群众生活环境逐步达到绿化、亮化、美化的"三化"要 求。 自任职于第一书记以来, 始终 努力践行 "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的思想理念,切实帮助和解决群众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勤于学习、廉洁自律,时刻保持一名共产党员和基层领导干部应有的清正廉洁形象,在全村广大党员干部中作出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