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别喊我老外读后感精选


  《别喊我老外》是一本由董月玲著作,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278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2005-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别喊我老外》读后感(一):话不多说,随便写两句。
  我其实就冲里面有卢安克的故事才买的,的确当中也数他的故事篇幅最长。通篇看下来,唯一的只有感动。
  当然其他几个故事也很好,让人感觉他们和我们的思维方式和做事方法真的不同。
  到底得够多少字?也没见规定几句话就不行啊,一直提示: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
  《别喊我老外》读后感(二):(只限于书名)谁不是异乡人?
  "异乡"是相对于"故乡"、"家乡"而言的,自己的家庭祖祖辈辈居住地以外的地方都算。
  古人"父母在,不远游",现在几人能做到呢?一辈子,长长短短,求学、工作、出差、旅行,总有那么一段时间要做回异客。
  排外,似乎是人的一种本能衍生物:自己的最好、最爱自己,那么陌生而疏离的外人、他乡自然是浅陋的、二等的,没在泥浆里的。
  我国方言里有很多这样的词汇"外地人"、"乡下人"、"外码"……这种现象当然不是我国独有,世界各处遍地开花。
  只是乡愁已是沉重,莫要再加上重量,它会把一人的思念压弯。
  《别喊我老外》读后感(三):闲时可以翻翻
  放暑假前在学校图书馆借的这本书。添加为已读文章的时候才发现搜不到这本书的信息,于是第一次,由自己登记上一本书。
  文章行文有点像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作品,一看出版日期,却是2005年,不禁有点颖惑。整个内容比较笼统,只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几个来自不同国度的人,在中国的经历。来自意大利的克劳迪奥,意大利的唐云(意大利名字叫加博里拉),德国的卢安克,美国的葛芮,英国的郝曦,美国的龙安志,美国的约翰,以及日本的新井利男,一共是8个来自不同国家的外国人。
  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也是作者所用篇幅最多的一个人:卢安克,一个1968年生于德国的年轻人(当然此时也许他已不再年轻,但他刚来中国的时候,他那些事迹刚发生的时候,他还算得上是"年轻人"的)。他,一个刚来中国时操着外语的"老外,"居然要到中国最穷的地方,很多中国人都不愿意去的地方去办教育。克服了很多困难,经历了很多周折,终于有一些成效了。卢安克的行为让人佩服,也让我第一次感觉到,其实很多外国人来中国的目的是很简单而纯粹的。真希望的这样的外国人能多一些。
  《别喊我老外》读后感(四):感触
  看完了这本书,就评印象写下一些深有感触的地方吧。
  越来越多的外国人,飘扬过海来到中国。落地生根,他们成了中国的洋百姓。
  唐云是意大利女孩,就因看了一本唐诗,跑到了中国。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这是多美的意境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我就喜欢这样的地方,"她说。
  她跑遍中国各地,寻找着触动心灵的自然。边走边看,边看边些,把她在中国一路上发现的美说给意大利人听。
  "我喜欢中国的感性,"她又说,她最喜欢的照片是在武当山排的,画面上是一条上山的石板路,两边是密密匝匝的树林,前方笼罩在薄雾之中,朦朦胧胧。有点"远上寒山石经斜,白云深处有人家"的意味。
  quot;我想享受的生活,就是这样的一种精神境地:优美,宁静,幽深,纯粹的大自然;未来不可知,不很清晰的,有一种神秘感,不是一览无疑,让人好奇和梦想,要不断爬爬爬,才能看到前面的东西。跑中国,我会不断的有生活梦想和兴趣,不会越跑越消极。"她最后说。
  卢克安是一个德国青年,在做中国教育最需要做,却又没有人做的事。(贫困山区义务支教,教育研究)
  "我不理解,为什么我的学生,希望我只让他们做几亿人都已找到答案的作业题,而不愿意设计自己真正需要的桥?"
  小卢对中国教育的感受是:教育,只是为了满足一种被社会承认的标准,不是为了小孩。中国的上学和办学都是为了投资而不是教育。"
  "是他们不适合学校,还是学校根本不是为他们办的?"
  看见他一个人在山上或野地边欣赏大自然的宁静边看书,老乡就以为他很闷,过来跟他聊天,帮他解闷。
  "我怎么会闷?我每天都要思考很多问题,考虑怎么通过教育改变社会和周围环境。我觉得,只因为不喜欢思考问题,他们才会闷,在一种乱七八糟的气氛中,人无法作任何有道理的思考。"
  "生命怎么会低于面子?"
  "别的小学老师觉得我非常奇怪,有一次见到我,他们在地上写道:不抽烟,不喝酒,不吃肉,不恋爱,你还为了什么活?我说:如果我没有比这四种享受更有意思的追求的话,我早就没兴趣活下去了。"
  "我对很多报道不满意。他们感兴趣的只是在中国农村生活的外国人,从来没有媒体想报道我教育研究的内容。"
  "他们说我感兴趣的东西,说得很好听。让我上最好班的课,要给我汽车,大的房子,手机等等,浪费很多钱,这是干什么呢?有的说是叫我帮忙,就以这个借口带我出去,可去的地方并不是能帮忙的,而是我不想去的高级酒楼,在那边浪费我的时间。"
  老龙是住四合院的美国人。
  这是采访他的记者的感受:进了他的四合院,感觉四周一下就安静了。阳光洒满院子,枣红色的门廊,杏黄色的窗帘,点缀在窗台,地上的绿色植物,都更加鲜亮。典雅有致,古色古香。
  "四合院很能代表中国文化,从外面看都是灰墙,你不知道里边是什么东西。进了四合院,里头会很静,很密切,很透明。一旦你进了院门,你就成了自家人,大家一起享用这个空间,什么话都可以说,亲密无间。"
  "住在四合院,给我的感觉是精致,文雅,这种感受很深刻。特别是晚上,四合院儿的晚上最有意思,比白天更有意思,特别静。在这种安静的气氛里,你会比较放松,在放松的状态里,可以把问题想得更加清楚。枯叶伴着子夜的微风落在门外台阶上的声音清晰可闻。"
  "现在,从东堂子胡同到史家胡同都拆了,有时候我经过那儿,心挺难受的,可惜了,那里的四合院特别棒。北京的老房拆得太快太多了,不考虑它的文化价值,乱拆!"
  "建筑专家认为,如果北京在三环以外建新城,比改造老城还便宜。可为什么要拆呢?拆老房子建新楼会更贵。可为什么还要这么做?因为有人从拆迁中可以赚大钱。他们不考虑自己城市的文化,不考虑城市的历史,也不考虑下一代。"
  "我自己已修过几座四合院了,有什么难保护的。"
  "你看,这老房子是古代的,但里面可以是现代的。有电视电话,有抽水马桶,有冷暖空调。我可以用电脑上网,世界哪儿的事情我都能了解到。我享受了古代文明,但也不影响我过现代的有效率的生活。"
  "毁了那么多四合院,建了那么多高楼,我不明白,这能代表中国文化?用水泥,钢铁做玻璃楼,中国远远也超不过洛杉矶和芝加哥。即使你能超过也要考虑要不要超过?为什么要跟别人比大楼?为什么不发挥自己的文化优势?我跟你说,他们能建大楼,但永远也做不了中国建筑,尤其是中国的古建。"
  "法国人看到他们的老建筑很骄傲,意大利人看到他们的建筑感到很骄傲。可为什么在北京,这也要拆,那也要拆?"
  "北京不光是皇家的住地,也是老百姓的住地。北京不光有天坛,有故宫,颐和园,更应有 四合院,有胡同。如果净剩高楼大厦的话,那北京跟任何城市都一样。不要为了挣点短期的小钱,而丢了自己城市文化和历史。"
网站目录投稿:向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