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公巴哈尔节",塔吉克语的意思是"迎春节"。这一节日另一说法是"若鲁孜节",这也是塔吉克语,意思是"新日" "新年"或"新春",也可理解为新年的第一天。我国塔吉克人又将这一节日称为"且得其德尔节",意思是"洒扫庭除"。 若说到肖公巴哈尔节的产生和形成,则可追溯到久远的年代,很多世纪以前,在正式的宗教尚未形成,人类还普遍处于自然崇拜的时期,中亚生活着从事畜牧业的游牧或半游牧的东伊朗部族,根据草原畜牧的特性,他们将一年分为春秋两季。他们认为春季是新生活的开始,便称之为"若鲁孜",在每次春季迁徙之前,便要隆重庆祝若鲁孜,而后便开始一年逐水草而流动的游牧生活。由于冬窝子是固定的,每一部落在春季结束时,便向自己的冬窝子迁徙。此时,他们要去祭奠自己祖先的陵墓。这种传统,他们称之为"美赫尔甘吉"(丰收节),这样,在古代东伊朗部族中,便形成了春季的若鲁孜节和迁往冬窝子时的美赫尔甘吉节。 到了中世纪,随着天文学的发展,人们对季节的观念逐渐有所改变,在春季昼夜平分的这一天(一般为公历3月21日)过若鲁孜节。有关肖公巴哈尔节的产生和形成,塔吉克人中有这样的传说:在伟大的王中之王加米西德大帝统治着由东至西的大片土地时,他创造了酒,创造了金碧辉煌的宝座,还创立了若鲁孜节。相传,加米西德大帝正是在若鲁孜节那天坐上他的宝座的,因此,他举办了盛大的宴会。从此,每年隆重庆贺这一天相沿成习,以后便形成现在的若鲁孜节。在中亚统治达230年之久的阿契美尼德王朝(前559~前330年)时代,当太阳进入白羊宫时,开始过若鲁孜节。那时,人们为了将夏收时间与这一时间对正,便大造声势,这样年年如此,延续下来,便形成了若鲁孜节。以上的传说和历史可以说明,肖公巴哈尔节是塔吉克人最古老的传统节日。我国塔吉克族在冬去春来、春暖花开、万物复苏之际,将肖公巴哈尔这一天看作是祝愿实现新的一年的美好愿望的时日。 节日前夕,家家户户将里里外外打扫干净,清除一冬所积的污物,然后要在屋里的墙上画一定的花纹,并撒面粉以示祝福。另外,还要准备各种节日食品,并且一定要烤制一个过年所用的大馕。节日这天,人们在众人推举的"肖公"(率领一群人去各家拜年的首领)带领下去各家拜节,进门便道"恭贺新禧",主人回答"但愿如此"。接着将面粉撒在肖公及来客肩上以示祝福,而后热情款待来客。按照习俗,先由肖公亲手将大馕掰成块状,念一句"比斯米拉"(以真主的名义)并吃一口,然后众人一同进食。妇女们节日这天在家中待客,孩子们同男人去拜节,姑娘媳妇则携带节日油馕去给父母亲友拜节,节期为3天。 肖公巴哈尔节最重要的特点之一就是没有宗教色彩。人类总将新春看作新生命的象征,看作是大自然对人的恩惠,因而人类总是用最美的诗句来歌颂春天,塔吉克人的肖公巴哈尔节的中心思想正在于此。在塔吉克人漫长的社会生活中自然形成的肖公巴哈尔节,以其丰富的内容和绚丽的色彩在塔吉克人精神生活中占据着独特的位置。 塔吉克人的传统节日"肖功巴哈尔"—春节,是帕米尔高原上别具特色的农时节日。 "肖功巴哈尔",又称"纳夫罗孜",古波斯语,意为"新春"、"新的一年"或"春天的节日"。据《波斯史》记载,"肖功巴哈尔"是"伊斯兰诸民族最古老的农时节日"。现在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等国家和地区,都欢度"肖功巴哈尔",但由于地理环境、风土人情各异,所以他们的活动内容也不尽一致,伊朗和巴基斯坦每年太阳历(波斯古历)元月一日,相当于公历3月21日,举国上下热烈庆祝"肖功巴哈尔"。 我国塔吉克人每到农历春分这天,也就是每年入春,白羊星第一次在夭空正南方向出现时,即为"肖功巴哈尔"节。节日之前,家家户户都进行一次卫生大扫除,将室内室外的污物垃圾清除干净,尔后便用象征吉祥的白粉,加水合成浆糊状,均匀地洒在室内的墙上,表示在新的一年里,生活要更幸福,经济要更富裕,农牧业获得大丰收。 除夕的夜晚,塔吉克族人的房前都点着一堆堆熊熊燃烧的簧火,人们牵着骆驼,赶着牛羊,从火堆上跳过,进入畜圈,男人和主妇也都领着大孩子,抱着小孩子,从火堆上跳过,以示吉庆。孩子们兴高采烈地围在火堆旁,跳着闹着,边跳边喊: "阿拉斯……旧的一年过去了, 新的一年又来了, 愿我们岁岁平安, 愿我们牛羊满圈, 阿拉斯……"。 节日的早晨,一家之主的家长,点起用红柳枝做的火把,在每个家庭成员的头上绕三圈,然后到畜圈里的牛头上、马头上和骆驼等牲畜的头上绕三圈。接着,全家人便围坐在土炕上,一起吃"肖功巴哈尔"独有的"阔缺"年饭。饭后,他们便换上节日盛装,准备好丰盛的食品和美酒,招待前来拜节的亲朋好友。节日期间,全村人都走家串户,互相拜节,互致问候,预祝在新的一年中万事如意、吉祥美满。各家的女主人都要给拜节人的肩上,撒一小撮白面粉,表示祝福。此时,整个帕米尔沉浸在欢快、热烈的气氛中。 塔吉克人的"肖功巴哈尔"节,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相传他们的远祖"塞"种人在创造了生肖纪年法以后,就产生了"肖功巴哈尔"节。据记载"塞"种人是最早在西域用十二生肖纪年的民族。"肖功巴哈尔"与我国历法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每年的岁首举行,有辞旧迎新的意思;与生产有着很大关系,它为上年丰收作庆贺,为下年取得更大丰收作准备;与当时的卫生防疫更有关系,它希望通过节日活动,特别是通过跳火,驱赶瘟疫和病魔,在新的一年中平安、健康、快乐。通过上述节日活动,如跳火堆、唱祝贺歌,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原来信奉拜火教、萨满教的痕迹。 塔吉克人的"肖功巴哈尔",有不少习俗与中原汉族人民相同。 塔吉克人将肉孜节、库尔班节都称为节,而将"肖功巴哈尔"称为年。这就表明了这一节日与汉族的春节相仿。在时间上,"肖功巴哈尔"也同汉族地区的春节一样,是入春的第一个大节。在内容上,塔吉克人在"肖功巴哈尔"中吃的第一餐"阔缺"饭,很像汉族人的"腊八粥",那跳火堆更和汉族人过春节烧驱鬼火完全一样。不过随着时代的变迁,生活环境和物质条件的改变,具体内容也在不断地更新。过去塔吉克人过"肖功巴哈尔"都是穿上棉拾拌(棉衣),自制的"乔洛克"(皮靴),而现在不少中青年人,过节则要穿上毛皮衣服,身披呢子大衣,脚上穿着乌黑发亮的牛皮靴。男女青年还可以在一起跳舞唱歌,共度佳节。这都是以往所没有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