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是学生巩固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的主要途径,也是反馈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家庭作业完成情况较差的学生中,留守儿童占了很高的比例,同时也留给了教师一大难题:作业布置了,可高质量完成作业的人却是寥寥无几,更有甚者是几乎天天不完成作业。面对着农村留守儿童的增多,怎样才能让他们的家庭作业更加有效呢? 一、设计多元化作业,提高学生作业兴趣 对于留守儿童的家庭作业问题,首先应该少布置需要家长辅导才能完成的作业。尽量让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其次是改变作业形式,增加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趣味型家庭作业。农村留守学生缺少家长督促,小学生自控力又不强,自身又不愿做作业,所以家庭作业要富有趣味性,才能提高学生的作业兴趣;开放型家庭作业(实践性的作业),家庭作业必须要跳出书本,走向开放。增加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设计合理的家庭作业。向学生心灵开放的作业,培养了留守学生的兴趣和能力,使他们在作业中学会了学习,学会了生活。从而对家庭作业产生兴趣。 二、完善作业评价方式,增强留守儿童学习信心 要及时地检查、评价,要把检查与评价融为一体,既要充分捕捉不同学生的闪光点,做到发现问题或找出孩子的不足之处时,及时处理,还要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以鼓励为主,表扬促进,注重过程的评价,大力表扬自觉性高、作业习惯好的学生,并树立为全班学习的榜样。充分利用榜样的力量、攀比竞争的心理,激励学生去认真完成家庭作业。要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多鼓励学生,增加学生的信心,例如,对于抄写类的作业,不能用对错进行评价,可以提出,书写认真工整的作业,一个大拇指的奖励印章,对于填空型、问答型的作业,对的打对勾,错的在旁边标示一下,不要直接给学生一个"狠狠"的大红叉,让学生很受打击,只要让学生知道错误,再订正就可以了,作业进步较大的,可以在旁边给一段激励的话,或送一个进步之星的印章。作业评价除了教师评价之外,同学评价或自我评价都可以,学生在自评或他评中认识自己的学习情况,增强留守儿童学习信心。 教师在批改作业的过程中,不能以单一的对错来评价学生的作业,要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多鼓励学生,增加学生的作业信心。例如,对于抄写类的作业,不能用对错进行评价,可以提出,字迹工整的可以获得一朵小红花的奖励,对此回答型的作业,答案正确的打"√",答案不对的在用横线给学生标识出来,待改正之后,再打"√"。对于作业有进步的同学,可以在其作业旁边写上一段表扬的话,或是画一个表达表扬激励的符号,如笑脸、五角星等,给以鼓励。此外,作业评价不能拘泥于教师这一单一评价方式,还可以设计自我评价和同学评价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自评和他评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语文家庭作业的有效性。 三、创建互助小组,促进共同进步 部分留守儿童,长年和其祖辈生活在一起。一些老年人不认字,便无法辅导孩子的学习。为此,我们可以创建互助小组,开展"帮带"学习活动。在每一小组中,安排一两个性格开朗、乐于助人、成绩较好的同学与住得比较近的孩子聚集在一块学习,写作业,孩子们有了不会的问题可以互相讨论,共同解决。也可以便于家长检查,如果孩子自己在家写作业,学生说什么就是什么,家长不容易了解作业内容,同时有的孩子也会记不清作业,如果同班的几个孩子在一起学习、写作业,一定会有记清作业的孩子,这样就有利于家长及时了解家庭作业,监督孩子完成作业。还能够促进孩子进步,同班的几个孩子写完作业后可以互相检查对错,可以互相背课文,提问默写生字,这样学习好的进一步牢固知识,学习差一点的纠正了错误,加深了对知识的记忆。这种互助学习小组,有效地解决了留守儿童作业无人监督和指导的问题,极大地提高了家庭作业的有效性。 四、体现作业的层次性,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孩子留守在家中,不能与父母一起共同生活的儿童。现在的农村绝大多数家庭主要依靠父母外出务工挣钱来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孩子则由其祖辈,或其他亲戚照管。这些留守儿童的自控能力比较差,长时间缺乏家庭的教育、监督和指导,导致他们的学习受到很大影响。这部分学生多数属于班里的中下等学生,作业长期完不成或质量低,造成了他们与优秀生有较大差距。孔子早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可我们的教学却往往表现在整齐划一,课外作业"一刀切"。一样的作业内容,一样的作业要求,使差生越来越差,优生又得不到发展。我们要正视学生间的差异,在设计语文作业时,要考虑学生的差距,布置作业要体现层次性,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惠及每一个学生,让留守儿童也能够独立完成。 针对留守儿童家庭作业完成效率低、质量低的问题,我们要精心设计家庭作业,增强家庭作业的最大有效力,不断改变家庭作业的呈现方式,有效释放学生的创造性能量,促进学生在心理上认可家庭作业,使家庭作业逐步实现由依赖性学习向独立性学习、由他主学习向自主学习的过渡,从而实现家庭作业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