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清朝八国联军侵华时为什么百姓不抵抗


  有一个道理很多人一定都明白,先有国才有家,如果连国都不存在,又怎么去有一个家?然而我们看清朝末期,八国联军发动的侵华战争中,情况却完全是另外一个样子。明明看到有敌人进攻,百姓们却是一种袖手旁观的态度,就好像我们现在经常说的吃瓜群众一样,仿佛事不关己,只是看个热闹。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百姓难道都没有国家意识吗?
  1.因为这是封建国家的常态,封建国家民众并不认为自己对这个国家负有什么责任。这绝不是清朝一个朝廷如此,历朝历代都是这样。
  明朝江阴之所以反清,起因并不是因为对明朝有什么感情,是因为清朝下达剃发令后江阴士绅去衙门恳请清朝官吏允许江阴百姓不剃发,遭到拒绝后群情激奋的江阴民众这才打死清朝官吏,宣布不服从清朝统治的。
  再说远一点,金国完颜亮曾经认为燕赵地区老百姓就像墙头草,谁势力大就服从谁。"幽燕之民少忠义,宋来从宋,辽来从辽,我来从我……"
  原因是不管封建王朝是怎么宣传,但是封建王朝民众缴纳的税赋说到底是一种"贡赋",类似于保护费。既然是保护费,又怎么能期望民众对收取保护费的组织有什么爱戴?
  什么时候我们看到过,两个涉黑组织就一家菜市场保护费问题打的不可开交的时候,菜市场的菜贩们加入其中一家涉黑组织打另一家的?菜贩们都是能这两家打完后,然后把保护费交给胜利者的。
  2.八国联军进入北京,老百姓隔岸观火,这不仅是清朝统治的失败,更是封建王朝这种体系的全面溃败。其实封建王朝体系与英国为代表的君宪国家体系优劣,清朝最保守最守旧的官员都看得一清二楚。
  刘锡鸿是晚清著名保守派官员,他最有名的事情是作为郭嵩焘的副手代表清朝出访英国回国后,大肆诋毁郭嵩焘,说郭嵩焘数典忘祖云云。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保守派官员,在出访英国过程中对英国与当时清朝的异同是有着异常清醒的认识的。
  在英国时,有一次日本特使井上馨拜访郭嵩焘时谈到英国国民踊跃纳税,而日本国民却经常性的偷税漏税。结果刘锡鸿发表了一番非常有见地的看法,他认为英国人的税收是经议会讨论的,征什么税、税花在哪里,百姓是清楚的,当然愿意交;而清朝与日本,收多少、怎么收、花在哪儿……统统是糊涂账,谁愿意交呢?
  最后刘锡鸿还总结说"此法诚善,然非民主之国,则势有所不行;西洋所以享国长久,君民兼主国政故也。"郭嵩焘听了之后大为惊讶,称赞刘锡鸿"此论至允"。
  3.你看,就连晚清保守派官员自己私下对封建王朝制度本身有什么弊病都看得一清二楚。
  更好玩的是刘锡鸿在出访英国前谈到学习西方时,都毫不讳言之所以不能学习西方,是因为我们"(化)天下为家已更数千载,政令统于一尊,财富归诸一人,尊卑贵贱体制殊严,士农工商品流各派。矧(况且)其在逐末之人何得妄参国是……使富商大贾视官宦如帝天,偶一盼睐便可以为至荣极宠,斯匍匐以献其财力而惟恐不纳矣。"
  刘锡鸿这段奏折完全可以解答为什么"八国联军进攻北京时,老百姓在隔岸观火"了:这封奏折的核心意思是清朝与西方国情有别,怎么能让平头老百姓参与国事?清朝必须按照自己的节奏来,必须让有钱人把官府当做天,当做上帝,捐全副身家给官府都怕官府不收才行。
  既然清朝上下把民众视作奴仆贱民,那么也就别怪老百姓关键时刻袖手旁观了。
网站目录投稿:盼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