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九王夺嫡雍正上位的真实原因难道是不争


  九王夺嫡,雍正险胜,很多人认为四爷的上位靠着是与众不同的"不争",韬光养晦,积蓄力量,最终荣登大宝,这个说法看似符合当时的环境,也符合四爷为人处世的作风,但在逻辑上还是有些问题,这绝不是康熙传位四爷的主要原因。今天,笔者不想给列位看官炒现饭,我们不妨冷静地分析一下当时的混乱局面,看看皇位究竟让谁继承,是最优选择。
  当时的情形,大爷胤禔,太子胤礽,三爷胤祉都已分分落马,九王只剩下六王了,六王中,八爷胤禩,九爷胤禟,十爷胤誐,十四爷胤禵是一党,八爷的支持率是最高的,然而在太子二次被废,以及死鹰事件后,八爷已不得圣心,但八爷的威望始终不减,其势力尚大。
  十四爷作为一支新的政治力量成为了康熙晚年重要的政治角色,是最获圣心的,相对于八爷党,十四爷可称得上"党中之党",在西北叛乱的重要时刻,康熙加封为钦命抚远大将军王,手握重兵,全权负责西北作战,可见康熙对他是寄予厚望的,像大爷,十三爷都带过兵,但更多的都是下放锻炼踱踱金,但十四爷可是以正职主将的身份出征,意义非同寻常啊!
  不过,笔者认为,康熙就是觉得四爷无夺嫡之心才传位给他,这个逻辑是靠不住的,作为千古一帝,康熙难道不知道什么叫韬光养晦?不!他肯定是看出来了,因此,让康熙选择四爷的原因,绝非四爷不争不抢,韬光养晦的原因,顺便说一句,还有很多位爷都没有争,比如五爷,那还是随康熙一起征讨葛尔丹了的,有战功有资历,为什么偏偏传给四爷呢?肯定还有更深层次的政治原因。
  康熙晚年政治有两个问题,第一是吏治腐败,第二是财政紧张,在所有皇子中,八爷主要是在收罗人心(这里的人心更多的是官心),十四爷主要是得圣心,握兵权,后继之君能否刷新吏治,扭转财政畏惧,将康熙盛世延续下去,这才是康熙真正考虑的问题,显然,八爷和十四爷都不能完成这番大业,八爷在官场上声誉很高,他曾经维护过很多官员,试问,他如何向腐败开刀?那岂不是一上台就翻脸?他自己不受腐败牵连就是大幸了,十四爷远在西北,虽手握重兵,但后方补给受到了陕甘总督年羹尧(四爷的门人)的牵制,因此,他对京城的政治动向鞭长莫及。
  康熙的数学学得很不错,他还专门请教了当时的传教士教授他几何、天文、物理等,因此康熙应该明白优选法的道理,在经过层层筛选和排除后,只有四爷才能继承康熙的遗志,完成吏治改革,扭转国家财政困难的局面。
  四爷是曾跟随康熙办理过国家大事的,非常明白国家财政的艰难,在《雍正王朝》的电视剧里,四爷曾办理黄河大水灾后重建,追讨国库欠款等众多棘手的工作,为此还得罪了不少实权人物,但赢得了民心,历史上的四爷,也曾替康熙办理过不少事情,康熙晚年,常委派他调查皇族案件,或代天子行祭祀大礼等,四爷的办事能力和敢于承担责任的作风,康熙是看在眼里的,这也是康熙传位四爷的根本原因。
  四爷胤禛继承大统让当时的很多人觉得意外,很多人对四爷继承大位的合法性表示怀疑,民间各种传言不断,也有很多人加以批驳,如"传位十四子"与"传位于四子"之说,"四爷勾结隆科多篡改遗诏"之说,"沾了儿子弘历的光"之说,等等,到底是什么情况,恐怕只有天知道了!
  这么多的疑点,使得这段历史充满了诡异,也引起了无数的人对这个历史之谜的讨论,当然这也是历史本身所具有的魅力吧!那么这些传言是怎么传下来的?笔者觉得,这应该是政治斗争的结果!
  我们知道,康熙晚年的夺嫡之争,主要就是"八爷党"与"四爷党"之争,而八爷在早期的争夺中锋芒过露,已引起康熙的反感和警惕,而四爷却韬光养晦不留痕迹,高手过招,要么不出招,要么见血封喉,四爷就是那种"一鸣惊人,一飞冲天"的人,四爷有本集子叫《悦心集》,是他早年在潜邸时的诗词,表面上告诉世人,自己无心皇位之争,只想当个太平王爷,可依然掩盖不住他内心对权力的渴望。
  等四爷大权在握,并没有立即铲除"八爷党",而是加封重用八爷,稳定人心,但四爷与八爷虽为兄弟,但政治斗争你死我活,他们之间注定了是不可调和,果然,在几年后,四爷开始全面整治"八爷党",八爷被夺爵,赐名"阿其那",九爷赐名"赛思黑",都是猪与狗的意思,那么,八爷九爷就没有还击吗?
网站目录投稿:恨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