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知道,基金经理在收到你的钱之后,会去买些什么吗?为了满足大家的好奇心,今天就来扒一扒基金经理们的"扫货清单"。01 基金经理在收到咱们的钱后,都去买了些什么呢? 数据显示,在中国20万亿的基金市场中,有65%的资金都流向了货币市场基金、债券基金这样风险较低的基金。 也就是说,大部分的基金经理都是拿着咱们的钱去购买大额存单、央行票据以及债券这些低风险的产品。 这也在情理之中,毕竟大多数人来购买基金,就是想要它的年化收益比定存高上一点,可以稳稳地跑赢通货膨胀。 或是感觉比定存要来得更加方便,当日或者次日就能把钱拿出来,同时还能赚点零花钱。因此,货币型基金和债券基金成为大家的最佳选择。 说一个数据:截至今年1季末,咱们国内公募基金总规模是21.79万亿元。可单单一只余额宝,就占了9700多亿,占了全部基金规模的4.45%。 可见,余额宝还真是大多数人的心头好,偏爱这种低风险的产品。而剩下35%的资金,又去了哪里呢? 答案是:股票市场。 但是A股市场那么大,上市公司超过T4000多家,基金经理又是如何去挑选的呢? 一种简单的做法就是,跟着优质指数去购买。也就是大家熟悉的指数基金。 拿沪深300指数来说,它是由沪深股市中资本和收益最好的300只股票组成。基金经理在300只股票中,每个都买上一点,业绩自然不会太差。 同时,它也可以分散风险。 我们知道,在主动型基金中,要是其中的一只重仓股遭遇业绩爆雷或是其它的黑天鹅事件,会对基金的收益造成比较大的影响。 指数基金就不一样了,它持仓分散,要是持仓股遭遇到跌停或者一些利空的消息,指数基金也基本不会发生较大的损失。 举个例子来说。某位基金经理看中一只股票,现价为20元/股,在买入的过程中,由于买入量太大,股价一直上升,假设能全部成交,那么该经理花费的成本就要比20元/股来得多。最后平均下来很可能是21元/股、22元/股,比预期的20元/股价格要来得高,这个多出来的购买成本就叫做"冲击成本"。 购买成本的上升,是组合收益率和指数存在偏差的重要原因。不过大伙儿别担心,今天的基金经理已经可以使用交易策略和金融工具来减小这个误差了。 举个简单的例子。为了避免短时间内股价的波动,基金经理可以将每分钟都作为一个节点,然后将订单均匀分配在这些节点上去执行。每一个节点的成交价,都需要靠近之前所有节点的平均价格,从而减少因大额交易而导致的股价波动。 误差越小,收益率就会越高,对我们投资者来说也是一种利好。02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基金经理都是这样。有一些基金经理,不满足于当前投资的市场收益,通常會选择主动出击,主动选择有潜力的股票。 像兴全合宜的谢治宇,在2018年的第二、第三季度,就已经重仓买入当时股价才十几块钱的隆基股份,一直坚持持有到2020年底。 隆基股份股价破百的时候,才开始慢慢减持,可以说谢治宇在其中享受到了接近10倍的涨幅,几乎是吃到了股价上升的一整波红利。 同样的,公募基金一哥张坤在2012年就重仓买入了茅台,期间由于塑化剂风波股价一度下跌30%,直到2016年开始,茅台才真正迎来了属于它的时代。所以,一些基金经理总是在一些看好的标的上提前蛰伏,赚企业成长的钱才是硬道理。 这里也给我们提了个醒,在买入看好的标的或者基金时,即使短期内遭遇回调,不要总想着割肉离场,不妨多给它们点时间,时间会是收益一个很好的证明者。03 不过,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也是非常受当前市场环境影响的。 当基金经理的风格与投资环境相契合时,他所管理的基金业绩往往会特别亮眼。 比如去年受疫情影响,国家政策相对宽松且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放水,白马股迎来了属于自己的"大牛市"。因此,重仓白马股的基金也是赚得盆满钵满。 拿张坤所管理的易方达蓝筹来说,其去年的年度涨幅就高达95%。因此,他的名声也是大振,成为了大家心中的ikun。 同理,基金经理的投资路线和当前市场环境相违背的话,业绩往往就会不尽如人意。 拿长信量化先锋混合来说,2015-2017年,因为踩准了小盘股的行情,基金接连大涨。但2017年后,市场风格开始转换,小盘股迅速降温,而长信量化先锋并没有及时调整策略,导致基金业绩直线下滑,也没有获取让人满意的收益,近5年来的收益率只有36.70%,大大地跑输了同类平均和沪深300指数。 我们从中也可以得出,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都是存在偏差的,他们持仓的股票也是各不相同。因此,我们在挑选基金经理时,也要认真地考虑。 在挑选基金经理时,除了查看他的过往业绩以外,其投资理念和投资风格是否与自己一致也是非常重要的。 比如你更喜欢基金中含有大部分股价比较便宜、市净率相对较低的价值股,那你可以挑选像董承非、谢治宇这些投资风格为价值型的基金经理;如果你更倾向于基金中拥有大部分利润大、企业成长速度快、有巨大升值潜力的成长股,那你可以挑选像傅鹏博、周应波等投资风格为成长型的基金经理。 总的来说,基金经理挑选股票,而我们则挑选基金经理,在投资的道路上,选一只或多只与自己投资理念契合的基金,或许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