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上的小木屋》是在《天蓝色的彼岸》之前读完的一本童书。上次《天蓝色的彼案》读后感写完之后,小朋友催促我:《草原上的小木屋》也特别好看,我们也写一篇读后感吧。 《草原上的小木屋》是一个读起来让人沉醉的故事。翻开书,像是拉开了一道厚重的大幕,草原的清香扑面而来,眼前是生机勃勃的绿色,鼻子里是清新的空气。新冠病毒引发的疫情消息以及复杂的心情被隔离在帘幕的后面。 故事讲述的是上上个世纪美国西部运动背景下,一个白人家庭到西部去的经历。一家五口人,从威斯康星的大森林出发,用一辆带蓬的马车载着全部的家当,历尽艰险,来到堪萨斯州的大草原上,开启新的生活。 一开始,我们都很纳闷,在这样几乎与世隔绝,没有人烟的地方,怎么安家生活呢? 父亲和母亲不慌不忙。父亲每天去砍木头,再用马车拉回来,把砍来的原木一根一根垒起来盖成一座小木屋,把木头劈成规整的木片给小木屋铺上地板,砌上壁炉,做成床架,甚至还用藤条为母亲编织出一把舒适的摇椅(尼莫对建造小木屋的过程尤其着迷)。 母亲用玉米粉做成厚厚的玉米饼,把野鸡肉做成浓汤,把咖啡豆放进磨咖啡的机器里磨出香浓的咖啡,用清凉的溪水把孩子们的衬衣裙子洗得发白,摊在干净的草地上晒得暖烘烘的,打上补丁熨平。 小女孩帮着妈妈清洗碗具,在河边采摘野果子,看护小宝宝,看着窜来窜去的野兔子和古怪的印第安人。 父亲在砍木头时还遇到了几十里外的邻居,邻居每天骑马赶过来帮忙挖井。在挖井时邻居吸入瓦斯晕倒在井底,父亲冒死救出邻居,化险为夷。 草原的晚上就像节日一样,一家人点起篝火,父亲拉着小提琴,大家一起载歌载舞。夏天蚊虫肆虐,全家人不幸感染热病(疟疾),黑人医生在热病横行的大草原上送去救命的药水,一家人又顽强地活下来。父亲还遭遇过一次狼群的包围,沉着冷静的父亲稳住慌张得发抖的马,不流露出一丝害怕的样子,谨慎的头狼没有贸然发动进攻,父亲终于在狼群去小溪喝水时策马飞奔逃了回来。 父亲在冬天打猎,用获得的毛皮换取种子,春天在小木屋旁边播种。生活是艰辛的,可是因为有勇敢善良的父母,夫妻伉俪情深,孩子们觉得自己像国王一样。 值得一提的是,本书的作者罗兰是在65岁时,动笔写这本书的。书中的一切都是她儿时的亲身经历,她以小女孩劳拉的口吻,还原了这段难忘的生活。劳拉的心神活泼,桀骜不驯,都是作者童年的真实写照。 整本书的文字都非常的质朴,从容。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会想起来我喜爱的作者李娟,她们的文字有相似的质地,可以让你远离喧嚣,和自己的心安住在当下。 幸福可以很简单,在困境中仍然充满爱和希望,向疫情中逆行的英雄们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