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建成是中国当代水墨写实人物画体系中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家。上世纪70年代曾师从朱乃正先生学习绘画,80年代曾受教于王子武先生、周思聪先生专攻中国人物画,90年代初入中央美术学院学习三年,与徐悲鸿先生、蒋兆和先生一脉相承。在四十多年的艺术实践和探索中,赵建成先生的艺术创作已经形成其独具一格的艺术风貌。成为当代中国水墨写实人物画中的翘楚,其人物画无论是立意、笔墨、造型还是整体呈现的气度、神韵、格调,均属于大家风范。 从1984年到2004年,20年间,赵建成连续参加了5届全国美展,分别获得了最高奖、一个银奖和三个铜奖。像赵建成这样在五年一届的全国美展上连续获大奖的艺术家实在是凤毛麟角。范曾先生曾这样评价赵建成:"方今之世,瓦釜雷鸣,若赵君人物画之精绝,已寥如晨星矣。"赵建成可谓中国真正的实力派艺术家。他的艺术创新和呈现,已经在中国新时代美术史上烙下深深的印记。 2005年,因其艺术上取得的卓越成就,赵建成被调入中国文化部最高艺术学府中国艺术研究院,任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创作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画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博士生导师。他致力于在中国传统笔墨语言的基础上开拓创新。他既讲究用笔也深究用墨。 在他的作品中,不管是浓墨、淡墨,还是焦墨,这三个层次都是极为分明的,他的墨色清、透、纯澈,既是至高的视觉语言境界,也是令人心旷神怡、宠辱皆忘的心灵居所。此外,作为新中国的同龄人,他积极接受西方严谨的造型训练,也深入研究色彩的丰富与多样,同时结合中国传统水墨在色彩上的雅正格调。他把水墨的自然意趣与深刻的造型认知相结合,将笔性的灵动洒脱和理性的严谨控制相结合,写实的头像和手部,构成的衣饰与环境,水墨为主,色彩为辅,浓淡干湿,虚实相应,造型精准,布局稳定,画面由此而显得纯净典雅、高贵静穆。 他的绘画是集写实与写意,具象与抽象,传统与现代于一体的中国笔墨新样式。这种风格既继承了近代的水墨写实作风,又借助了西方造型、色彩及平面构成等因素,为塑造人物形象提供了一条独特的语言通道。可以说,他推进了当代中国画人物形象塑造的写实深度,在刻画20世纪一些重要历史人物的神情与性格心理等方面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准。他所塑造的历史人物形象不仅丰富了20世纪中国画的人物画廊,而且已成为新时期水墨写意人物写实高度的一种标志。他作品所具有的艺术高度与学术深度在美术界有口皆碑,被誉为"第三代中国人物画的领军人物"。如今,他已有多幅作品曾多次参加国内外展览,并被中国美术馆、上海美术馆等众多国家文化机构收藏。目前,赵建成先生正受命承担国家重大历史题材《木兰秋狝会盟图》巨幅历史画创作;并同时承担北京市重大历史题材《开国大典》的创作。 从赵建成近年创作的几件代表作,即可见其在水墨写实人物画上的功力与成就。《弘一大师》是赵建成先生的代表作之一,赵先生笔下的弘一大师彰显着"正大气象"的知识分子的精神,是画家对往昔知识分子的一种敬仰和呈现,画中以荷花寓意着弘一大师出淤泥而不染的气节,这也是赵建成先生内心深处的写照。赵建成先生以精准写实的脸部刻画和灵活多变的笔墨身躯的营构,创造了既有时代的又有独有笔墨高度的图式,混合古今中西多种空间类型,创造了平面二维空间的组合,用中国传统绘画"散点透视"形成的装饰性风格,是中国美术史具有里程碑式的价值和意义。 《毛泽东》有很多画家涉及,同时也是最显功底和造诣的题材,不仅要画像,但又不能拘谨,构图也是其中需要特别费思量之处,因为很多人画,就不能有雷同,这点就需要画家的才情了。由于赵建成先生有着扎实的造型能力、深厚的美术修养及才情,所以赵先生笔下的毛主席形象高大,淡定自诺,目视前方表现出毛主席高瞻远瞩,茶桌上除了茶杯还有铅笔、记事本、放大镜,寓意着毛主席日理万机,以江山为背景体现出谁主沉浮的雄伟气魄。此幅作品对毛主席的刻画非常到位,精妙之处在于传神,画中主席既亲切又令人敬畏,虽然坐在藤椅上,但又不失主席的气势,也正是坐在藤椅上,又把毛主席那种"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的雄才伟略表现得淋漓尽致。 《此地只宜明月到》描绘了一位年轻女子低着头,若有所思于荷花莲藕中,堪比荷花之出污泥而不染。她细细地品味着荷花,在喧嚣中求宁静,淡远中出境界。 赵建成先生的此幅作品不仅人物唯美,画面更是雅致隽秀,引人入胜,传情达意,意境深幽,品味其中可洗心静气。此幅作品人物造型准确、生动,人物设色和景物的色调熔融为一体,从作品中可以品味出赵建成老师所表达的另一主题:即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也是我们现在社会急需思考的紧迫问题。 《春山如梦图》描绘的是一位体态丰腴,面容清秀,似睡非睡的年轻裸女慵懒的侧卧于山水之间,此幅作品造型准确,画面清雅,特别是人体的设色,肌肤如真人般娇嫩,欲让人触手抚摸的遐想。人物前放着一本尚未读完的书本,寓意着此女是一位知书达理、贤惠美丽的东方女子。画面的配景为山水,山水与人物相得益彰,融为一体。女人犹如徜徉于山水之间,呼吸着自然和阳光,这是画家对天人合一的完美诠释。本幅作品很好的体现了赵建成先生扎实的造型功底,深厚的色彩修养,特别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诠释,体现了在当下为数不多学者型画家的风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