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的主题词是灯。一般认为,汉明帝为了表彰佛法,下令在正月十五夜"燃灯表佛",才拉开了元宵灯会的帷幕。而到了隋炀帝时,则已蔚然成风。《隋书·音乐志》云:"每岁正月,万国来朝,留至十五日,于端门外、建国门内,绵亘八里,列为戏场。百官起棚夹路,从昏达旦,以纵观之,至晦而罢。使人皆衣锦绣缯彩,其歌舞者,多为妇人服,鸣环佩,饰以花毦者,殆三万人……大列炬火,火烛照地,百戏之盛,振古无比。自是每年以为常焉。"可见此时已成相当规模,京城里年年都有元宵灯会了。 京城有灯会,各地当然会纷纷仿效。到了唐代,史书记载灯会盛况的文字就更多了。时至今日,连穷乡僻壤也盛行闹元宵。唐代诗人白居易《正月十五日夜月》诗,有"灯火家家市,笙歌处处楼。无妨思帝里,不合厌杭州"。可见那时候的杭州仿效京城长安,元宵灯会已有相当规模了。《十国春秋》提到吴越国王钱弘俶,说他被废后,住在绍兴,"每元夜,张灯遍于山谷,用油数千斤"。明末张岱《陶庵梦忆》专门有一节写"绍兴灯景",文云:"绍兴灯景为海内所夸者无他,竹贱、灯贱、烛贱。贱,故家家可为之;贱,故家家以不能灯为耻。故自庄逵以至穷檐曲巷,无不灯,无不棚者。"则从另一方面说明了灯会普及的一个原因。又有人说,灯谐音"丁",迎灯就是在象征"人丁兴旺",为的是图个吉利,所以人人欢迎。 浙江各地灯会的形式,异彩纷呈,千姿百态,大致上又可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布置了各种灯景,供人观赏游览。小的是手提的各式灯笼,大的有高似亭台楼阁的,人称"鳌山"。另一类则是踩街表演,把各种灯都舞动起来,尤以舞龙舞狮为最常见。其他如高跷、鼓亭、台阁、马灯、荡湖船、大头娃娃、各种戏阵舞队,五彩缤纷,无不出奇制胜。吴自牧《梦粱录》卷一"元宵",就提到当年临安城里有各种舞队在街头表演,官府巡街时总会赏赐银两,以示鼓励。这种风气一直流传下来,浙江各地的元宵灯会,常有大规模的街头流动表演,俗称踩街,常常形成狂欢。灯彩的扎制务求精巧,于是造就了一大批能工巧匠。各地又有各地的杰作以为骄傲,硖石灯彩、仙居无骨花灯、乐清龙档,都因为它们各自在传统美术领域里的杰出造诣,而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各种灯舞,则是把灯舞动起来,成为一种表演艺术,更加烘托出节日狂欢的气氛。浙江各地在这方面的亮点比比皆是,如奉化布龙、长兴百叶龙、浦江板凳龙、青田鱼灯舞、温岭大奏鼓、兰溪断头龙、泰顺碇步龙、坎门花龙、余杭滚灯、海盐滚灯、临海黄沙狮子、九狮图等,有的以演技高超见长,有的则强调千家万户的参与,成为一种气势磅礴的行为艺术。它们也都进入了舞蹈类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些精美的舞蹈一旦成了气候,也会在别的节日庆典中亮相,但是究其根源,大多肇始于元宵灯会,这是毋庸置疑的。灯会热闹,必须有声音,这是毫无疑问的。除了人声鼎沸,还必须锣鼓喧天。俗话说"锣鼓响,脚底痒",就指此。听得远处锣鼓响,年轻人忍不住要去凑热闹,这就是所有节庆的基调。而元宵节则是一年之中的第一场锣鼓表演,尤为喜庆。老人说"年鼓",指的就是元宵节的锣鼓。 清初嘉兴诗人朱彝尊有《鸳鸯湖棹歌》云:"曲律昆山最后时,海盐高调教坊知。至今十棒元宵鼓,绝倒梨园子弟师。"可见民间的锣鼓水平之高。锣鼓音乐不断发展,各地都形成自己的流派,诸如嵊州吹打、舟山锣鼓、楼塔细十番、江南丝竹也都久负盛名,如今也进入了音乐类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又有灯谜,也是元宵节的一大特色。灯会上,粘贴谜面于花灯上,供游人竞猜,主人往往有奖。一般认为南宋临安已见其滥觞。周密《武林旧事》卷二云:"又有以绢灯剪写诗词,时寓讥笑,及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诨语,戏弄行人。"明代更盛,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卷二十称之为"猜灯"。 灯谜有别于民间的口头谜语,常以文字的机巧为游戏,自成其规律。流传至今,杭州、温州等地的灯谜高手屡屡亮相,在全国范围内颇具影响,喜好者也是相当多的。浙江各地的元宵节风俗异彩纷呈:台州一带,人们在元宵夜要到祖辈的坟前跪拜,称为点坟灯。湖州农村有不少从湖南迁来的"棚民",也要在元宵节上坟,称为"给祖宗送灯"。宁海县的前童村,是个童姓家族聚居的古村落,元宵节有行会,纪念童氏祖先昔日兴修水利的功德。人们以房为单位,抬着形式各异的鼓亭、台阁、秋千上街巡游,声势浩大,颇具影响。 在泰顺县的张宅村,历来有在元宵节期间举行"聚宗亲、商族事、祈上苍、保平安"的大型民俗活动。在祭祀当天有盛大宴会招待族人村民,人称"百家宴"。这样的活动近来越搞越大,附近村镇也纷纷仿效,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在衢州市柯城区万田乡余家山头村,有"十八十八,女儿回家"的谣谚。人们把正月十八叫作"女儿节",每年这天,出嫁的女儿要回娘家探亲,这个传统据说已有600多年历史。村里每年此日要在祠堂祭祖,并举行"好女儿,好媳妇"表彰大会,传续孝心,弘扬孝道,普遍受到好评。清代范祖述《杭俗遗风》"年市喧哗"也提道:"新正十六返娘家,轿带箱笼人带娃。""新妇回娘家,必在正月十六。" 由此可见,浙江不少地方都有元宵节后回娘家省亲的传统。在浙江各地农村,还有一种"紫姑占卜"的风俗,主要是在女孩子中间悄悄地流传着。在东阳,称为"接七姑";在舟山,称为"请井潭姑娘";在杭嘉湖一带,称为"接淘箩头姑娘";在宁波,称为"卜筲箕"。届时占卜这一年的收成好坏和个人命运。时至今日,则已衍变为一种游戏,也往往是节日的一种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