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球大战7》马上要在中国上映了!相较于美国对这部电影的疯狂,中国观众的反响并不特别热烈。 从被称作"星战元年"的1977年到现在的近四十年间,"星球大战"发展成为最知名也是最受欢迎的电影系列。这些电影到底有多火呢?为什么能这么火?折射出美国背后什么文化呢?也许看懂了这个,你就能更了解美国一步。 除了6部电影,还有无数的小说、漫画、游戏等的积累,《星球大战》已浸染到各种文化知识领域,从华盛顿大教堂上的雕塑到各种影视作品,甚至连微小的细菌,都存在着"星战"的痕迹! 如今,星战是一部了不起的电影,也是一种无与伦比的文化,它对于美国本土人民的地位,就像我们对《西游记》的感受。 乔治·卢卡斯用"星战系列"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无论是对电影影迷还是电影工作者,"星战"都是那个年代的业界标杆,是无数影迷心目中的经典。由第一部直接促使诞生的"工业光魔"特效公司,至今在书写各种不可能。 星战以自身的独特魅力,已经演变成一种符号,一个恒久的标识。而且这种文化已经渗透在美国生活的方方面面。了解星战知识已经成为一种基础的生活素养,通过银幕、荧屏其他影视剧就可以看出来。 华盛顿国家大教堂顶上就有一个达斯·维德 比如美国华盛顿大教堂上的达斯·维达雕塑。达斯·维达是大教堂为数众多的滴水怪兽雕刻中的一个。20世纪80年代(注:当时大教堂的西塔楼正在建造中),大教堂和《国家地理世界》杂志,为孩子们举办了一次为大教堂设计装饰性雕刻的比赛。 获得第三名的是来自内布拉斯加州Kearney的Christopher Rader,他递交了一幅这个邪恶的未来主义表现形式的画作。达斯·维达和其他获奖设计一起被安置在西北塔楼上:一只浣熊,一个扎辫子戴牙箍的女孩,和一个长着过大牙拿雨伞的男人。 《星球大战》官方网站还列举了十类以《星球大战》元素命名的地球物种: 1、格里多梳钩鲶(Peckoltia greedoi) 2、索洛汉三叶虫(Han solo) 3、绝地铺道蚁(Tetramorium jedi) 4、丘巴卡狭额短柄泥蜂(Polemistus chewbacca)、维德狭额短柄泥蜂(Polemistus vaderi)和尤达狭额短柄泥蜂(Polemistus yoda) 5、紫红尤达虫(Yoda purpurata) 6、尤达管须蟹鲺(Albunione yoda) 7、沙拉克短牙蛛(Aptostichus sarlacc) 8、维德圆球蕈甲虫(Agathidium vaderi) 9、绿色犁踵达斯维德螨虫(Darthvaderum greensladeae) 10、线粒体纤原体(Midichloria mitochondrii) 而经典美剧《老友记》中就有两处提到《星战》。第一处出现在:大家一起看当年瑞秋、莫妮卡参加毕业舞会前的录像,莫妮卡的男伴叫Roy,莫妮卡说他看过317次《星球大战》系列,因此名字还上了报。 第二次出现在瑞秋问罗斯的性幻想是什么,罗斯说是《星球大战3》中莉娅公主被囚禁时的金色比基尼造型。后来瑞秋告诉了菲比,菲比还拿了两块黄面包放在脑袋上模仿莉娅公主,因为莉娅公主的经典造型是头上扎了两个很夸张的发髻。瑞秋后来满足罗斯的性幻想,真的穿上了金色比基尼,而且头上也扎了两个发髻,但是严格说她没弄对。因为在《星球大战3》中莉娅公主身穿金色比基尼被囚禁时,头发已经解开了,并没有发髻。 除了知识文化领域,《星球大战》确确实实地对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构成了不小的影响,小到淋浴喷头,大到飞机,这些物品都在向世界展示着"星战"的威力。有的人甚至开玩笑说;「仅仅依靠星战周边,你就可以过一生了。」 早上起床,星战闹钟可以叫醒你,床单当然必须是星战的主题。 牙刷可以用黑武士的脑袋来代替,洗漱完毕就穿上星战的衬衫打上星战的领带出门去了。 对了,还忘了早餐呢。给自己泡杯咖啡,杯子一定是星战主题。 对一个星战迷来说,还有什么能比吞下一块标有星战 logo 的面包更好的早餐呢。 渴了就来一瓶 font vella 牌的黑武士版本纯天然矿泉水吧。 还有这个 BB-8 机器人,可以满地滚地陪你玩。 为了能让星战迷们「死了都能爱」,英国一家公司还趁《原力觉醒》热播的档期推出星战骨灰盒,不仅能订制颜色还可以印刻铭文。目前这些骨灰盒已经严重供不应求,超过原计划的 300%。 "星战"为何那么受欢迎? 从没人要的电影到好莱坞大导演的启蒙之作 探寻《星战》为何如何受欢迎的原因,还得回溯到1977年,《星球大战》元年。 《星球大战》拍摄现场 在成为地球上最赚钱、最知名的系列电影之前,《星球大战》几乎是被当成一个笑话来看的,当时在拍《教父》的弗朗西斯·科波拉还一直嘲讽:"那样的电影?呵呵呵呵呵……" 就算是该片的出资方20世纪福斯,也只有总裁艾伦·拉德二世及斯皮尔伯格支持乔治·卢卡斯——一个上一部电影还在赔钱的新锐导演。 当时拍摄过程可以说极为不易。当时正值电影特效行业不景气,卢卡斯很容易就凑到了一批手工艺者、学生、画家、模型师等,组成了团队。主创看到剧本都惊掉了大牙,什么"一只手"、"长毛怪"、"飞过太空"等许多奇怪的词汇比比皆是,大家都心想:这可如何实现?但是花钱却没钱是根本困难。在外景地拍摄时更是遭遇了恶劣天气,损失惨重。 天行者卢克家乡塔图因星球的外景,取自突尼斯马特马塔山区的独特风貌。天行者的家就在马特玛塔(Matmata)一家穴居风格的Sidi Driss旅馆,没有窗户,床铺简陋,但来这里的星战迷络绎不绝。 谁也不相信这部幻想的电影会成功。直到拍摄完毕后,没有哪一个电影院敢放映这部看起来就会赔钱的电影。经过不懈争取,终于有电影院愿意以"捆绑式放映"上映《星球大战》,即观众买票看一部电影,免费享受附加影片《星球大战》。 结果,当年的5月25日,《星球大战》上映,看笑话的人惊掉了下巴:全球票房高达8亿美元之巨!这部电影不仅拯救了差点倒闭的20世纪福克斯,吸引了世界影迷的目光。伴随音乐响起的"Along time ago in a galaxy far,far away",让所有人为之沸腾。 如果你现在有时间去看看关于星战当时上映盛况的记录影像,即便在2015年的今天,绝对能够感受到38年前的那份炽热。许多人被这部电影震撼了,各地影院的门口排起了长龙,只为看这部影片。很多人看完一遍又一遍,看完出来接着排队买下一场的票! 著名电影导演当年看《星球大战》时的反应: 那年彼得·杰克逊才15岁:"看《星球大战》改变了我的一生。多么神奇,又多么贴近我们平凡人的人生。"———长大后他导演了《指环王》三部曲。 那年朗·霍华德23岁:"当电影结束时,我一句话没说,走出剧场,又排了一个半小时的队买票,又看了一遍。"———他后来成为卢卡斯的弟子,导演了《魔茧》、《阿波罗13》、《美丽心灵》等影片。 那年詹姆斯·卡梅隆也是23岁:"看《星球大战》让我惊喜得要尿裤子。我从椅子上跳了起来,天哪!谁做的?我告诉自己:我也要拍这样的电影!我就这样辞去了卡车司机的工作。"———7年后他导演了《终结者》,17年后拍了《泰坦尼克》。 那年斯皮尔伯格31岁:"让我眼花缭乱!我爱死它了。"———他本来就是卢卡斯的好友,此后他接连导演了《第三类接触》、《E.T》、《侏罗纪公园》、《迷失的世界》、《人工智能》、《少数派报告》等科幻大片。 那年雷德利·斯科特40岁:"看了《星球大战》,我傻眼了,我对我的制片人说:我们还等什么?这么棒的东西居然不是我拍的!"———他急起直追,两年后导演了《异形》,5年后拍了《银翼杀手》,在"影史十大科幻片"中分别排名第四和第一。 导演乔治·卢卡斯在拍摄片场 "对全球上百万的星战迷来说,《星球大战》远不是几部电影那么简单,它改变的是一种生活方式。通过角色扮演、时尚艺术创作、科技研发、对‘原力’喋喋不休的学术讨论……粉丝们以不同方式保持着‘星战’的活力,增加着这个传奇的文化意义。"英国作家、星战迷米可·埃洛瓦拉在《粉丝现象:星球大战》一书中写道。星战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粉丝文化,像某种宗教。 回顾来看,1977那一年,当真是绝无仅有的"星球大战年"!对美国文化影响颇深,就是因为它制造了转折点,进而制造了流行。 在 1977 年之前,科幻片都是 B 级片(低预算短时间拍出来的影片),科幻电影开启了商业片时代,特效让人们大开眼界,人们的观影趋势从描述精神状态的电影逐渐转为更加娱乐化的影片,波及的人群也越来越多。星战建立了一个未曾出现过的庞杂新世界,观众可以从这里找到自己的情感连接点,在星战的感染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又会把它带到下一代。 看过《星球大战》电影的观众一定会对片头的那段黄色字幕记忆深刻——"很久很久以前、在一个遥远的星系里"(A Long Time Ago, in a Galaxy Far Far Away)。这是什么?这就是最经典的讲故事的开头啊!乔治·卢卡斯打一开始,就是把《星战》作为神话故事来说的。 再看《星球大战》的故事结构:一个普通人(至少他自己这么认为)幻想着逃离普通平淡的生活、去外面的世界冒险;一个神秘人物出现,告诉他其不凡身世,并把他带进一个全新的世界;主人公意识到自己正是预言中的救世主,在经历一些列磨难后,他成长为真正睿智、勇敢、有担当的英雄;最后他拯救了世界、实现了预言。是不是听起来很耳熟,事实上《哈利·波特》里的哈利·波特、《黑客帝国》里的尼奥、《魔戒》里的弗罗多都是这样的。很多经典的神话也都是这样的故事结构。 "星战"中有爱情、亲情、恐惧、背叛、悲伤、失败、胜利等很多人类基本的感情,这些感情又以最简单直接的方式表现出来,不仅可以满足成年人,更让小孩子们容易理解。但仅仅有着经典的故事结构、浅显易懂,还不足以让《星球大战》成为美国的国民神话,它还必须得有自己独特的东西。 说起绝地武士,大家就会想到光剑,这恰恰源自日本武士和他们的武士刀。对日本武士来说,武士刀是他们最重要的东西,他们会给他起名字,将其视为自己的灵魂。绝地武士和光剑的关系与此一样。 此外,武士必须要对他们的师傅绝对忠诚、不能惧怕死亡,这点绝地武士也继承了下来。绝地武士也有等级,要通过各种各样的训练成为大师,而他们的训练不仅仅是搏斗技艺,也包括心性的修炼,这同样与古老的东方哲学如出一辙。和绝地武士类似,"原力"也是个东方的概念,起源是印度哲学里的"普拉纳"(Prana),指的是是生命的能量、生命的气息。东方元素的加入,让西方主流观众觉得很新鲜,特别是小孩子,当他们拿着光剑在自家后院里玩的时候,会觉得很酷。 《星战》的世界很大,它会自己生长 要让中国观众理解美国人的"星战情节",其实还有一个好办法,就是换位思考。有人曾说过《哈利·波特》就是我们这个年代的《星球大战》,如果你能理解大家为何会对《哈利·波特》那么痴迷,那么多少也能理解别人为何会对《星战》痴迷。 无论《哈利·波特》还是《星球大战》,他们都创造了一个会自我生长的世界。 卢卡斯在《星球大战:新希望》上映的时候,专门在片头加了一段字幕,告诉你,接下来你看到的故事只是一个更加庞大故事背景下的小浪花,《星球大战》叙述的只是银河共和国悠久历史长河中一个短暂的瞬间。他在很多台词里也会加入一些信息,暗示一些电影里没演但在这个世界里发生的事情。 这种"冰山一角"的设定在很多此类"创造一个完整世界"的艺术作品里被广泛运用。比如《魔戒》,在弗罗多遇到魔戒之前,中土世界早已存在了很多很多年,那里发生过无数可歌可泣的人和事,但你们看到的只是弗罗多这一段。《星球大战》也是这样,银河共和国早已存在,死星也不是刚开始建造,你所看到的银幕上展现的一切都只是这个庞大世界的一角和时间长河中的点滴。 这种开放式的设定有一个好处,它可以最大限度的打开观众的脑洞,让观众尽情想象、自动脑补冰山在水面之下的部分。大家会被这个虚幻的世界所吸引,不停地探讨、争论、分享,就像真的生活在这个世界里。《星球大战》的粉丝文化就是这样形成的,它可能也是最早的同人文化聚集地。 北美和南美上空形似千年隼的飞行器 聊完历史,最近还有一个关于《星战》的有趣新闻:相似于星球大战千年隼号(Millennium Falcon)奇特造形的UFO近日在北美和中美洲被单独拍到! 根据10月15日的每日快报报导,第一个目击这一系列长达180公尺宽的奇怪光体,据说类似于科幻电影反叛军联盟的飞行器。 它在邻近纽约的康妮岛(Cony Island)被4个民众看到,目击者并且将目击资料提报到UFO互动网络MUFON官方的数据资料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