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唐代妙法莲华经卷的修护与研究


  《妙法莲华经》卷1963年入藏河南博物院,经鉴定,为唐代经卷,且是敦煌莫高窟失散经卷,属敦煌遗书之一,为国家二级珍贵文物。
  《妙法莲华经》,简称《法华经》,是后秦鸠摩罗什翻译的一部影响十分广泛的大乘佛教经典。该经经名的梵文译音为"萨达摩奔荼利迦素袒揽",意思是"像白莲花一样的正确说教",故经名被翻译为《妙法莲华经》,此经共7卷28品。河南博物院收藏的这一经卷因内容残缺,只保留了《妙法莲华经》之"妙音菩萨品"第二十四品的一部分、"观世音菩萨门品"第二十五品以及"陀罗尼品"第二十六品。经文现存字数4894字,以小楷竖写,从右到左排列,前六张纸书写24行,每行17个字,个别有18个字;从第七张纸到第九张纸每行20个字。
  《妙法莲华经》总长5.2米,宽0.25米,厚0.17毫米,由12张黄麻纸粘接连成长条的卷子形式。文字用中同传统墨料以典型的唐小楷书写,布局严谨规整,字迹墨色清晰,书体遒劲古朴,笔法精妙洗练,具有唐代写经书体的规范风格。
  经卷入藏前未做过修复保护,修复前已是残头断尾。本体布满灰尘,首尾残缺断裂,边缘磨损较为严重,经卷多处有大片水迹污染,还有若干个大小不等的破洞,保存状况很不乐观。河南博物院十分重视这件文物的保护,及时组建项目组,以最先进的理念和手段对其开展保护研究工作。
  修护研究的前期准备和具体实施
  课题小组首先对经卷进行了调查、评估,无损采集标本,做好前期准备。
  修护方案遵循最少干预的原则,保证修护后的经卷维持本来面貌,突出文物的真实性;遵循材料可逆性原则,所选用的修护材料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不会对文物本体造成二次伤害;遵循修旧如旧原则,保持修护材料与经卷既有统一协调又有区分的程度。
  具体修护的实施步骤如下:
  第一步,对经卷修护前的现状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文字记录和影像记录,以保存原始资料。
  第二步,为研究经卷纸质的成分无损提取标本,借助国内外研究机构对经卷纸张进行分析化验。
  第三步,修护经卷。首先,在经卷正反两面用软毛排笔轻轻地排扫,初步清理浮尘,再用细软棉布轻轻掸擦,然后,审视经卷的破损、断裂处进行传统修补技术处理。为了了解经卷酸碱度数值,以确定是否需要实施脱酸处理,对经卷表面多处部位进行了PH值测试,得出PH值为6.1,酸性不高,无需实施脱酸处理。根据经卷纸的质地、纹理和PH值,我们经过认真筛选对比,遴选出日本麻料纸作为修护用纸。这种纸的纹理、厚度与经卷纸接近,PH值和拉力强度也合适,只是颜色需要加染做旧,达到与经卷色度协调。用玛利牌国画颜料和中药黄柏作染料,进行配比调试,制作出染纸色液进行纸色加工。所需纸料一次性染好晾干,再用熬制的黄柏水均匀地刷染表层,使修护用纸与经卷色度基本一致,达到理想目标。接着对经卷的破洞、折痕、断裂、磨损、残缺处以传统书画修补技术实施修护。为保持经卷原貌和背面信息,经卷背面不加复背纸,而采用重物压平的方法:先在案上铺垫两层厚宣纸,将经卷背面向上展平喷水、排刷、衬垫宣纸,用压板加石块重压两周,使经卷干燥平整。而后,量线裁边。为了便于舒卷、保存和陈展,需要安装卷轴。我们选用楠木做卷轴,安装在经卷尾端,又在经卷天头加包首双重保护。最后,我们选择具有防虫避蠹和防霉作用的樟木匣存放经卷。
  为了给今后的修护工作积累经验,我们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经卷修护档案,内容包括经卷基本信息、修护方案、修护过程记录及图片、录像和修护全面总结等。
  经卷纸张研究
  在《妙法莲华经》卷的修护过程中,我们针对经卷纸张开展了研究。
  数据对照研究纸张规格
  由于历史的原因,敦煌遗书分别藏于英国、法国、俄罗斯和中国,总数约5万件,大部分为卷轴装(也称卷子装)。中国国家图书馆所藏敦煌遗书有16000佘件。该馆研究人员在修护经卷过程中,从数百件敦煌遗书中提取了纸张纤维标本进行研究,并建立了经卷纸张数据库,这为我们研究经卷纸张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我们将《妙法莲华经》卷的纸张规格与中国国家图书馆纸张数据库进行对照。通过数据库对照分析,敦煌遗书用纸的长度、宽度、厚度数据并不整齐划一:长度最小数值25厘米左右,最大数值70厘米以上,其中以46-50厘米的最为常见;宽度最小的仅20厘米左右,最宽的32厘米,其中以25-26厘米的最多;厚度数值最小的为0.1毫米,最大的0.34毫米,其中以0.1-0.18毫米的居多,0.2毫米以上的较少。《妙法莲华经》卷纸张的长、宽、厚度都属最多见的。
  纸张的结构纤维分析
  我们分别在经卷背面和经卷破损处采集了一束约1厘米长的纤维和0.2厘米见方的碎块作为标本。通过仪器测定和专家具体分析,认为标本的纤维结构特点具备麻纤维的特点,但不能确定麻的种类。麻纤维特点是纤维细长,韧性很好,纤维丰富且纤维素的聚合度高。标本中还明显观察到纸表面的一些填充和重压处理现象。
  我们在经卷第一页上边缘破损处采集了大约0.8厘米见方的碎块为标本进行表面成分分析。标本中发现的N元素应来自染色所用的黄柏和明矾。
  通过透光观察经卷用纸,发现其厚度和纤维分布不均匀,所以可以断定,经卷用纸属普通质量的产品,不是上等纸。
  我们观察到经卷纸张上有造纸所用模子的痕迹,从同一张纸上出现不规则的帘纹推测,所用模子制作得不规则,其帘纹间距也有差异,似乎模子有修补的痕迹。第8-11张纸帘纹的间距弯曲形状一致,我们认为应是出自同一模子。而帘纹的弯曲是由于纸浆重力作用所致。弯曲的位置在模子竹条的边缘处,可能是边缘处的竹条强度弱,加上抄纸时的晃动操作,纸浆重力使竹条变弯曲。
  经卷纸张年代分析
  通过与法国国家图书馆中国经卷研究数据库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经卷纸张的年代。
  我们从数据库中遴选出与《妙法莲华经》卷年代较接近的6-9世纪的数据进行对比,其结果显示:宽度为25厘米的,包括6世纪的3个,7世纪的5个,8世纪的4个,9世纪的1个,10世纪以后的经卷宽度比较高。长度上,7世纪的2个手稿各项长度都与《妙法莲华经》卷符合,8世纪的1个、9世纪的12个、10世纪的3个手稿长度都与《妙法莲华经》卷相符合。厚度上,5世纪的2个、6世纪的8个、7世纪的4个、8世纪的27个、9世纪的36个,10世纪的60个数据与《妙法莲华经》卷相符合。我们又通过资料与法国国家图书馆7世纪的《法华经》相比较,结果显示,《妙法莲华经》卷用纸比较厚。我们了解到,较厚的麻纸从8世纪开始使用,之前使用的纸厚度约为80-90微米;在西藏吐蕃王朝占领敦煌时期,当地所造纸的厚度一般为130微米。这些信息帮助我们分析《妙法莲华经》卷纸张可能生产于8世纪中期左右。在水平帘纹的对比上,《妙法莲华经》卷纸张帘纹与7个6世纪的、1个7世纪的、2个8世纪的数据相符合。经过数据库对比,未发现各项特征完全与《妙法莲华经》卷吻合的,各项特征最相似的是8-10世纪的手稿。敦煌遗书用纸的帘纹大致分为三种:无帘纹、细帘纹、粗帘纹。通过透视观察,《妙法莲华经》卷的纸张有明显较宽的纸帘纹,应属粗帘纹。
  经卷"染黄"研究
  经研究,唐代经卷有习惯性用纸。僧人在抄写经卷时,用黄柏熬制过滤的水加入一定比例的木灰调配成米黄色,刷染在原色的白麻纸上,使之变为黄麻纸,这一过程称为"染黄"。染黄的纸不仅具有防虫、防霉的功能,同时还有减轻视力疲劳的作用。经观察,《妙法莲华经》卷纸张表面经过"染黄"。
  结论
  综合上述研究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一、确认《妙法莲华经》经卷纸张为麻纤维无疑,符合唐代宗教习惯用纸,但品质一般。纸张表面未加抛光,纤维结构显示造纸过程不完美。
  二、经卷纸张属较厚麻纸,厚度不均匀,应是技术缺陷。
  三、水平帘纹很宽,平均每厘米5条,帘纹之间距离不规则且不很直,因此判断所用模子不规整,可能是生产工具简陋。
  四、经卷纸张渗透性能好,字体整洁,边缘没有晕墨,说明纸张原始施胶技术上乘。
  五、各页纸张宽度规则,判断应是在书写前进行裁切工序以便卷收的方便和美观。
  六、经卷纸张表面有"染黄",但不太均匀细致,根据接纸开缝处的颜色判断,应是书写完成后实施的"染黄"。
  七、分析结果显示,纸张表面成分未有老化所导致的问题,纸张表面显示有压平的处理。
  八、在唐代,手稿文献入选图书馆后,要进行装裱,并记录挑选人和装裱人的姓名。此经卷未曾装裱,可能为图书馆落选之物。
  九、经卷符合敦煌遗书所用纸张的特点,其造纸技术、纸张规格、纸张原材料等均一致。
  (
网站目录投稿:凝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