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为什么说人人都是产品家


  如下是程苓峰在&lt;产品家&gt;沙龙第一期上的发言。<!--产品家-->
  最近几天连续听到几个人在不同场合说了一些神似的话。微信的当家人张小龙接受采访时说:经过多年的工作,越发感觉对人性的把握是最重要的。一个西方学者点评道琼斯指数的变化:决定这条曲线走向的是两个因素,一个是人性的贪婪,另一个是人性的恐惧。奇虎360创始人周鸿祎也是在谈论如何做好互联网产品时说:最难的是克服产品经理自己的贪婪。
  虽然所谈的事情不同,但三位出发的角度都一致:人性。这就是我想说的话题:不论你来自多么不同的领域,只要站到足够的高度,就能相互交流,产生共鸣。所以有句话叫一通百通,有一种体验叫一览众山小。但除了人性这个层面,不同产品、不同职业间还有那些层面可以相互交流?
  我做了8年记者。记者这一行,如果单从功能说,跟律师、跟老师、跟产品经理差别大了。不过做到第四年时,我就强烈感觉"人人都是记者"。记者是干什么的?抽象出来说:发问,分享,仅此而已。那么我们每一个人,哪一个不是每天在通过发问和分享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展开自己的工作呢?也就是,如果把一个职业从形式这个层面抽象出来,是跟其他职业、跟每天的生活相通的。
  再后来有年轻记者来向我取经。我就说,你们学习我不需要去看我的文章,那个一点用都没有。你们学习我要去看我的简历。如果你想成为下一个程苓峰,你是不是有7年的时间系统学习经济和管理学知识;3年的时间国外留学,1年半做产品经理,3年的中层管理,1年半空降到创业公司,1年的个体户,一次惨痛的创业。如果这些都没有,你凭什么有学习我的资格?你凭什么能真正听懂海归、CEO、创业者、管理者、产品经理说的话?这就是冰山理论。一般人都看冰山露出睡眠的一角,但冰山下面的基座才有决定权。
  这个层面,比形式更高,是哲学层面。这个层面的道理,在任何产品任何职业上都通。
  再到后来,我感觉最深刻的,做记者最重要的是要真诚。第一,真诚对人,别人才会真诚对你。否则,哪来的对话哪来的信息?相互提防,绝对失败。对于真诚的人,别人天然就愿意帮助他,跟他分享。第二,真诚对己,才会知道自己的不足,才会发现各种的疑问。新闻线索,往往都是从自己不知道的地方开始的。最自己不真诚,晕晕乎乎,怎么可能发现未知的悬疑?一个真诚的人,铁定能成好记者。
  这就是人性层面,我感觉就是一开头张小龙那三个人说的层面。所以我总结,任何一个产品或者职业,都可以从下到上分为功能、形式、哲学、人性四个层面。不同产品和职业在功能层面是难以交流的,但形式以上,都是可以交流的。越往上需要的功力越高,交流起来越容易。上面是根基,简简单单,下面是枝叶,繁茂复杂多样。
  下面举举雷军的例子。
  雷军在金山做CEO的时候,被傅盛后来概括成二维动物。看见用友赚钱就去做财务软件,看见瑞星赚钱就去做杀毒软件,看见网易挣钱就去做游戏。指哪打哪,像一只蚂蚁,只看见眼前两寸宽。苦命。这个时候,就是在功能这个层面。只看见财务、杀毒、游戏这个功能本身的不同。
  后来雷军离开金山,做天使投资,据说是"大考"三年。后来果然不一样,成为傅盛形容的三维动物。看看他这几年说的话。第一句,做最肥的市场,不充分竞争的市场,需要新能力破局的市场。这是在说形式。第二句,专注、极致、口碑、快。这是在说哲学。这几个词,放到哪里都能用。到最近搞小米,反反复复的饥饿营销,反反复复的被媒体和人群"雷布斯"化。虽然明面上不说话,但实际上玩的是心理,利用的是人性。
  话说到这里,摆明了两个道理:第一,人人都是记者,人人也都是产品经理,因为背后的哲学和人性是想通的。天人合一,都合到这里来了。第二,不同职业不同产品之间可以交流。在哲学和人性层面交流。但你会问:so what?那有什么用呢?
  这里引入最核心的观点,创新即来自于不同产品不同职业不同范畴的交流。用一个互联网的术语,叫"链接"。
  iPod席卷全世界的2005年采访陈天桥,他说iPod让我们领教了什么叫创新。组成iPod的芯片、MP3技术、硬盘、音乐等等都是已经存在的,但乔布斯第一次把这些本没有关联的东西整合到一起,这就是创新。陈天桥当时强调的是整合的思路,而这个思路,一定是脱胎于对不同东西的了解和给它们建立链接的尝试。
  TED论坛上一位学者曾经说:一个新的想法,在大脑里就具体表现为两个之间没有直接建立关联的细胞或者组织之间第一次建立的链接,有一个新的结构。为什么是咖啡馆而不是实验室成为西方科学上很多创新的发生地点,因为在实验室你总是在跟熟悉的人谈论熟悉的话题,只有在咖啡馆里你才会懒散的倒在那里跟不熟悉的人胡扯不熟悉的话题。链接才有创新。
  互联网是一场百年不遇的伟大创新。但这场创新是怎么发生的呢?完全是链接的结果。从链接计算机,到链接网页,再到链接人,再从facebook的双向链接到twitter的单向链接。一旦链接上,就会信息的流动,就会有思维的自组织,创新就会勃发。放开去。宇宙间的能量的流动也依赖于链接,就好像&lt;阿凡达&gt;跟神树、跟马、跟大鸟通过辫子的链接以相互感应一样。<!--阿凡达-->
  是的,为不同产品、不同职业、不同背景之间建立链接,能够激活创新,这就是我们信奉的逻辑。这就是&lt;产品家&gt;沙龙的使命。这就是我们的slogan所体现的:人人都是产品家。如果还能再一句就是:链接感应你我他。<!--产品家-->
  在这个框架下,第一期的题目是谈论&lt;三体&gt;。为什么呢?不是因为&lt;三体&gt;大热,大热的很多,而是以为这是一本同时引起了媒体人、互联网人、投资人等等不同职业的人强烈兴趣的一本书,一个产品。它为什么有此魅力?因为这些不同背景的人都在其中看到的不是纠结与技术、科幻本身的功能或者细节,而是看到了形式、哲学、人性等等形而上的东西。我第一次见KPCB的管理合伙人周炜,他的第一句就是:科幻小说首先必须是哲学小说,必须关心人性,必须回答人类何处去的问题,必须格局宏大没有边界。<!--三体--><!--三体-->
  期望这是一个开头,让互联网人跨出界去,与不同的产品不同的产业不同的种族交流,让互联网的思维冲击他们,也让他们的思维夯实我们。这里面会出更大更多的创新,互联网人会更加强壮,谦逊。
  本文来自 云科技。
网站目录投稿:巧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