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的25封来信》是一本由杨猛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24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伦敦的25封来信》读后感(一):即使身处英国,仍然追逐精英教育的中国人家庭们 在秋日的一个午后,一口气读完杨猛《伦敦的25封来信》。作者从一个中国人的视角,记录了英国的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等方方面面,从一战华工、华人群体、中国家庭到社会事件,一步步深入探究英国社会如何与历史和解,华人群体如何克服艰难面向未来。 其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在英国追逐精英教育的中国人家庭,他们即使身处英国,也无法停止对精英教育的追逐。他们仍然使用许多中国式的教育方法,勤奋和忙碌是他们的常态。这彰显着竞争激烈的中国社会的焦虑情绪的延续,正如书中说的,"择校这件事情,本质上属于教育范畴,最终背后又衍生出检验你阶级成分的功能,也挺令人无奈"。 这一情绪,从中国妈妈心目中好学校排序可见一斑:最理想的是需要考试才能入学的私立学校,其次是需要考试入学的公立学校,然后是不需要考试的私立学校,最后才是免试的公立学校,印证着"便宜无好货"这一典型的中国思维。 中国人家庭们习惯了艰苦的工作,和为获得想要的东西而奋斗的过程,所以即便身处自由宽松的英国他们的思维方式并没有太大变化,他们仍然无法停止追逐精英教育。 如果是这样,那移民的意义在于什么呢? 《伦敦的25封来信》读后感(二):端详相似,审视自我 提起英国,大家第一印象会是什么?作为一个还未出过国的人,我对英国及英国人的形象多来自我看的电影和电视剧。比如《哈利波特》《唐顿庄园》,觉得英国人绅士而优雅,英音的腔调也很美,但影视作品中的人物和实际生活中的英国人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的。可能因为我看的影视作品的滤镜,对英国这个国家印象相对而言还是好的。其实哪怕在中国,不同的省评价不同的省的人,往往也带有很浓重的偏见。而一个国家的人看待另一个国家的人,这种偏见会更深一些。因为交流太少,使得绝大多数中国人,对外国根本不了解,而绝大多数外国人,对中国根本不了解。不了解会带来误解,不了解会带来傲慢,而傲慢又会带来偏见。一旦有了偏见,就会有许多别有用心的人,编写一个又一个谣言,来加深我们的偏见。当然,外国人因为不了解,也会用同样的方式,来歧视我们。 这本《伦敦的25封来信》,作者旅居伦敦三年,深入英国现场,以中国人的视角观察英国的方方面面,消除了我对英国的不少刻板印象。也不知道是不是我看的新闻方向有限,我记忆里的华人可能会有媚外的想法,各种抬高国外踩低国内。但作者没有,站在一个很公正的角度记录下这些故事,在读这些故事的时候,你会产生自己的思考,而不是被引领着看这些人,这些事。可能就像他说的他父亲是书画修复家,而他作为华人,骨子里有着来自灵魂深处对家乡的认同感。 作者坦然的说出了英国人很会赚中国人的钱,比如剑桥学院特地摆着一块刻着中国字的石头,文字正好是徐志摩那篇著名的《再别康桥》里的经典诗句。为徐志摩立碑石的主要原因就是考虑到可以吸引中国游客,给学校挣点钱。正好精准抓住了中国人的自尊心和好奇心。 小时候曾特别羡慕外国找朋友素质教育,而我们苦苦坚持应试教育,每天都被学习折磨。一直到后来我开始发现学习的乐趣,这种想法才改变。但其实外国的精英教育也是一种应试教育,只是可能和我们的不太一样。他们重视学业,但更重要的宗旨和工作是帮助孩子发现"自己是谁"以及"想要做什么",不强迫学习,重视和尊重不同的个性。 相信很多朋友和我读书的时候一样,老师会拿粉笔扔走神的朋友,罚站罚跑,成绩好的坐前排,成绩不好的永远坐后排。这种方式除了羞辱孩子的自尊心,什么都带不来。很少有人在这种方式下会逆风翻盘,让老师另眼相看,更多的是破锅破摔。我不排斥精英教育,但希望更多老师是鼓励学生勇敢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不要只用成绩来衡量所有人,生命应该是具有多样性的。 25封信,25个主题,有一战华工,有英国精英教育,有天才儿童与虎妈,有"人妻先生",有"中国游客挤爆剑桥"的真相...每一封来信,除了记录发生的故事,更多的是通过观察到的这些故事来反思我们自己。 如今社会生活水平的大幅提升,但同时也面临着很多的挑战。全球化时代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而我们依旧沉默隐忍。作者的这本《伦敦的25封来信》中的异乡故事,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他们,认识自我;端详相似,审视自我。 《伦敦的25封来信》读后感(三):世界在看中国,中国也在看世界:专栏作家杨猛眼中的英国 中国人现在遍布世界各地,他们的所见是带领我们观看世界的一双眼睛,现实中的世界可能不是我们心中想象的世界。专栏作家杨猛居住英国三年,把他在英国的所见所闻所想化成《伦敦的25封来信》,寄给国内的我们,让我们在他的带领下去更多的了解英国和在英国的中国人。 中国有这如此庞大的人口基数,在世界各地都能看到很多中国人的身影,在英国也不例外,杨猛就从在英国的中国人讲起。中国去过英国最出名的就是徐志摩了吧?那首《再别康桥》,让多少人对剑桥心生向往。现在无论是因为徐志摩还是因为剑桥大学的名望,剑桥都成为中国游客的必去之地。徐志摩反而成为英国人赚中国人钱的一道工具,想想也是忍俊不禁了。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旅游市场中最重要的一环,相信没有哪个国家会不重视了。 虽然徐志摩在英国已成为名人了,但现实中在英国的中国人命运却并不特别美好。中国人隐忍的性格,在英国这种需要自己争取利益的大环境中是吃亏的。中国人默默的做着底层的工作,而又不能得到应有的重视。中国人在世界都是吃亏的,隐忍在现代社会并不是优良品质。中国现在已经在世界舞台表达自己的声音,中国人也不需要那么的隐忍,是时候表达自己的诉求了。当然,也有一部分在外国的中国人是缺少素质的,书中写了一段免税店风波,中国代购的存在确影响到了其他国家的正常生活,引起社会反感也是合情合理的。 最为成年人,孩子的教育问题是一个绕不过去的槛。杨猛三岁的女儿也要开始上学了,他正好把为女儿报名的整个过程记录下来,让我们直观的体会到了英国教育的全貌。为大众服务的公办学校,为培养精英而存在的私立学校,拼爹的父母,为上学而搬家的家庭。感觉和在中国也没什么两样,可能全世界对孩子的期许都是一样的,望子成龙的心情都有吧。唯一的差别就是中国父母更急功近利一些,对孩子也更严格一些,在多民族比较的舞台上,中国家长的表现更能说明这些。杨猛的女儿已经去了她心仪的学校,也祝愿她可以快乐成长吧! 我们关注在英国的中国人,当然也关注英国人本身是怎么生活的,他们形形色色的人生,他们和我们文化的差异,会给两个民族之间带来什么不一样呢?英国人会更开放,更自由,很多作者在英国看到的人或事在国内是很少见或不能公之于众的。为库尔德而战的英国人,当然他在英国也是特例,也违反了英国人的法律,但他也是一种特殊的存在,值得我们了解。同性恋在英国是合法的,他们可以结婚,可以收到法律保护,虽然这几年中国对同性恋已经宽容很多,但以家庭为单位的中国人,接受一个同性恋家庭的程度还没有到来。环保志愿者,用罢工罢课的方式来请愿,也不太适合我们这样隐忍的民族。网络管制与言论自由之争,网络信息的运用,这差不多已经是全世界的问题。在网络可以看到、可以查到你要想的一切,这即给我们带来了方便,但也有很大隐患。莫莉的自杀事件在中国也在发生着,网络暴力无处不在;Bellingcat 调查网站可以查到国家安全部门人员的全部资料,如果我们自己,在网络上可以说是毫无隐私可言了。 中国和英国作为两个国家是不同的,两个民族也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但随着全球化的进步,交流不可避免。无论辛普森一家争夺抚养权的官司所体现出来的文化和思维的差异,还是致力于让中国文学在英国发扬光大的吴芳思,好的坏的,进步的落后的,思想在碰撞,文明在交流。世界在以各种方式认识中国,中国也想着办法融入世界。相信中国和世界在未来的交流合作中关系会越来越融洽。杨猛的这本书将成为我们认识时间环节中的一部分。 《伦敦的25封来信》读后感(四):【2020/11/13】『中国记者眼中的伦敦观察日记』 【2020/11/13】 #做手不离卷的阅读者# 杨猛 伦敦的25封来信:英国现场观察 『中国记者眼中的伦敦观察日记』 2020年阅读之367 资深记者兼职非虚构类作家的尊严,就是在我看来的作为一本非虚构的纪实类书籍应该要达到的标准就是必须真实,要科普和记录到真正的生活,但是,又要有趣。所以在这样的定义下这一封作家在伦敦旅居三年期间写下的观察来信,实在是相当有意思。 无论是对于华人在英国所遭遇到的问题、自己在英的生活、英国所见新闻的记录感想等,都有了一个比较客观、公正的体现。尤其是给自己女儿选择私立学校那一部分,为了体现自己当下的记录是尽可能没有失掉天平的左右平衡,每个学校的优点、缺点甚至是历史和发展前景都有稍稍提到。这也是我喜欢的几封信。对于教育以及教育对孩子未来发展所起到作用的探讨。晚上也和一个学生家长谈这件事情,其实我真的觉得考试考太差了问题的解决就要从根本去处理,心里紧张是没有用的。我们教育、抚养孩子的最终目的,不是说以把孩子送进应试教育的学校然后像工厂似的流水线一样变成做作业机器就是唯一的途径。这个世间因为人的多样性、大家的性格不同才变得更加多姿多彩,用一套成绩的标准来统一孩子所拥有的价值,蛮无聊的。 其他的几封信也好。更好的是并没有在书中看到作者媚外的态度。也许就像他说的"中文才是永远的乡愁",无论身处在什么地方,那种对于自己最根本的认同感一直都在。就好像高街书店的老人在时代的发展洪流中依然保持初心做最单纯的书店然后以极其慷慨的价格转让,那是最真的纯粹; 就好像人妻先生在异国重新发现了爱情,那是摆脱掉狭隘束缚的直男癌作者,发现世界原来就丰富和美好的惊喜; 就好像作者寻找翁美玲之墓,寻找年轻记忆里的那位矮个子歌手,为自己职业所守护的最后的荣光,年轻过、中二过、疯狂过,更加热爱着—— 还是爱着祖国~